近日全國大範圍的陰雨天氣讓人感覺悶熱煩躁,無精打采,食慾不振、心情煩躁、感冒發燒,總之就是不太舒服。有人為了給身體“排溼”,反而吃得上吐下瀉。專家提醒,不要盲目刺激腸胃,要想祛除溼氣,關鍵還是要動起來。
“溼邪”可能引起身體沉重、疼痛,尤其是關節伸縮不順,引發腰背病或關節痛;內溼則表現為脾胃不佳,尤其是本身脾胃就不好的人,口淡、食慾下降,胸腹感到很悶,容易發生拉肚子、功能性胃腸炎發作的情況。這時,很多人就會想到用辛辣刺激“排溼”;還有不少人感覺腹瀉,就認為是吃壞肚子了,找幾顆抗生素吃一下,往往卻不能起到止瀉的作用。脾溼導致腹瀉並不一定是因為病菌,而是脾胃失和造成的,使用抗生素並沒有效果,需要根據中醫辨證施治、運脾化溼、調理脾胃,改善症狀。
陰雨天氣給身體排溼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多吃健脾胃、去溼食物,如薏米、山藥、紅棗、扁豆等,適當溫補,讓溼氣隨大小便外排。平時容易出現多汗、反覆感冒的氣虛患者,為提高免疫力,可以吃些山藥和大棗。
其實現代人“溼氣重”,容易腹瀉,除了天氣原因以外,還和懶有關,也就是嚴重缺乏運動。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溼度的能力變差,這時,除溼的根源在於動起來。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溼氣的方法,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可以試試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