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表明,大多數幽門螺桿菌感染髮生在童年時期。這種情況常見於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居住環境擁擠和不衛生的地區更容易發生感染。科學家認為,受汙染的食物和水是造成這種感染的主要原因。通常情況下,可以通過接觸嘔吐物和糞便導致傳染和蔓延。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引起胃十二指腸粘膜層的炎症,而這反過來會降低胃酸處理分泌的能力。因此,感染患者往往會存在明顯的消化問題。一些明顯的症狀包括腹部疼痛 ,脹氣, 胃炎和消化性潰瘍。兒童患者的症狀可能包括噁心,嘔吐,嘔吐物中帶血和腹痛。在空腹的情況下,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痛會更糟糕。由於這些症狀往往與其它健康問題很相似,因此採取正確的診斷是實施適當治療方案的關鍵。有時,慢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導致胃癌。
1.幽門螺桿菌是經口腔進入人體的,因為這種細菌常存在於病人和帶菌者的牙垢與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就是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預防胃病與胃癌的重要措施。中國有不少嬰幼兒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與大人口對口餵食有關。南京曾有1歲多的孩子得胃病住院的事,後來查明是奶奶餵食時習慣用嘴吹涼食物,甚至先將食物放在嘴裡嚼碎後再喂孩子,從而把自己的胃病傳給了孫輩。非洲小孩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也是母親習慣先咀嚼再餵食的緣故。
2.亞洲人使用筷子在一個大碗裡吃菜的習俗,使唾液裡的細菌有機會通過筷子傳播到食物上並在相互傳染。當然,這種用餐方式還可傳播其他疾病,所以我國醫學家早就呼籲:要改變用餐方式,宜選擇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3.科學家在一些拉美國家的飲水中發現了幽門螺桿菌,研究還發現這些細菌可在河水中存活3年。專家也證實幽門螺桿菌可在自來水中存活4-10天。因此,要做到喝開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則要在消毒後再飲用。
4.實驗證明,潰瘍病患者與人接吻,也有傳播此病的危險,應加警惕。
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除了配合醫生予以的藥物治療外,你在生活飲食中還必須注意:注意環境衛生,飯前洗手,與人同桌吃飯最好注意公快的使用。家中若有嬰幼兒的更要注意洗手與餵食的衛生問題,因為幼兒時期也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高危險群。有胃炎傾向者或有胃炎家族史者,避免服用阿司匹林或是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