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後1個月內非進行性腦損傷或發育缺陷所致的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通俗地講,是指從懷孕到新生兒期腦部受到各種損害導致肌肉的神經控制失調,他的肌肉本身沒有病變,病變在腦,所以稱為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不等於傻子、癱子
由於有些家長受到文化水平和醫學知識的限制,並受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他們認為腦癱患兒是怪胎,是上帝對他們的懲罰,一旦得了腦癱,就等於判了死刑,以後也只能成為傻子癱子,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隨著現代康復手段的不斷進步,腦癱患兒經過持續不斷的、全面的綜合性康復,也是可以慢慢恢復正常的功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學習、生活,完全融入社會,迴歸社會的。
小兒腦癱治療是個漫長的過程
有些家長對小兒腦癱的診治認識不夠,認為只要通過吃藥、打針就可以治好。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目前小兒腦癱採取綜合康復治療,運動功能訓練是小兒腦癱康復的核心,即以運動療法和運動功能訓練為主。治療師會根據患兒的情況制定系統的訓練方案,但在治療時間外也還需要得到家長的配合,才能讓患兒長時間保持正確的姿勢。同時,並輔以飲食指導和藥物指導,堅持系統規範的治療。
積極心態戰勝病魔
在患兒被診斷為腦癱初期,家長往往表現得緊張、焦慮,因害怕別人問起孩子的情況,於是總讓孩子呆在家裡,很少讓他到公共場所,也不讓他與其他正常的同齡兒童交流,使患兒失去了與外界的聯繫,造成孤僻內向的性格,與社會脫軌。同時,在治療過程中,小兒腦癱的治療因不像其他急性病一樣在短時間內能很快痊癒,患兒家長要長期面對一個不正常的孩子時,更加陷入了抑鬱情緒中,甚至對患兒的治療缺乏了信心,想放棄對患兒的治療,家長的這種消極心態也影響了患兒,使患兒產生了自卑心理和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造成了惡性循環。因此,家長應該接受事實,從各方面給患兒幸福感和家庭的溫暖感,從腦癱患兒小時候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歧視,不過分照顧,經常鼓勵患兒,讓其以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