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腫瘤的治療仍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目前主要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治療、放療、化療、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腫瘤細胞凋亡”治療技術是通過體內分泌表達相關生物活性肽,啟動腫瘤凋亡過程,靶向治療惡性腫瘤的基因工程治療技術,給腫瘤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在一些傳統治療手段放棄的病人身上也取得了確切的療效。具有腫瘤調亡作用的多種分泌肽的組合的實際使用研究結果顯示,其對惡性腫瘤治療具有顯著效果。
1、治療機理。
細胞凋亡是指為維持內環境穩定,由基因控制的細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不同,細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動的過程,而是主動過程,是為更好地適應生存環境而主動爭取的一種死亡過程。
細胞凋亡是細胞的一種基本生物學現象,在多細胞生物去除不需要的或異常的細胞中起著必要的作用。它在生物體的進化、內環境的穩定以及多個系統的發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細胞凋亡不僅是一種特殊的細胞死亡類型,而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及複雜的分子生物學機制。人體正常細胞的增殖與衰老嚴格受控,大約分裂56-60次。
細胞凋亡是多基因嚴格控制的過程,雖然迄今為止凋亡過程確切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凋亡過程的紊亂可能與許多疾病的發生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如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惡性腫瘤患者區別於正常人體的特點在於,其細胞可不受控制,無限分裂,具有擴散性,成為“不死”細胞。正常情況下,體內會產生各種生物活性功能肽來調節異常細胞使其恢復正常,或者直接凋亡清除異常細胞,達到保護人體的作用。但在腫瘤患者中,往往出現這種能力的缺失或者下降。細胞凋亡機制不能對腫瘤細胞產生作用。
活性肽是是調控細胞核的主要活性物質,由氨基酸組成,是蛋白質的基本功能單位,肽的種類繁多,可以調節所有細胞的幾乎所有功能。不同的活性肽作用位點具有特異性,定位精準。根據活性肽的上述特點,其已被用於目前生物活性肽的科研成果已進入應用階段,並取得顯著療效。
活性肽治療,如果採用傳統的體外合成後輸入體內的外源性輸入途徑,有許多不能克服的技術障礙和成本障礙,不能應用於實際的臨床治療中。不同於外源輸入方法,體內分泌表達技術是實現肽類藥物應用和生產的難點,是提高肽類藥物療效的關鍵,具有國內和國際的原創性與先進性。該方法是將生物活性功能肽基因導入人體細胞,使宿主細胞產生大量腫瘤殺傷生物活性肽-腫瘤特異凋亡肽,並通過各種分泌機制進入靶細胞,發揮全身性的腫瘤細胞殺傷的作用(如圖1所示)。通過該方法,患者自身就可以產生活性肽。體內分泌表達技術在安全性及有效性上有明顯優勢,而且達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效果。這種獨特的治療機理,讓很多傳統治療無效的終末期腫瘤患者,又有了一個全新的治療選擇。
體內分泌表達技術流程圖
2、治療對象。
本技術可用於一般狀況不是非常差的實體瘤患者,或者手術後不能化療以及不耐受化療的患者,具體狀況需要醫生具體判斷。
3、療效。
本治療起效快,一般在治療後第一週,身體一般狀況即可明顯好轉,腫瘤相關壓迫症狀減輕,部分患者可見瘤體變軟和減小。隨治療時間延長,也可觀察到影像學的變化,部分患者生存期延長,甚至有些患者達到帶瘤長期生存的結果,目前,利用本治療技術,最長存活期已超過10年。
4、治療途徑。
主要採用注射治療。除了注射產生的輕微疼痛外,治療本身不會產生其它的痛苦,根據不同病情,為了達到不同治療目的,不同階段會採用以下注射方式或者組合。
(1)腫瘤局部注射:主要針對巨大實體瘤,起效迅速。
(2)靜脈點滴:增加分泌肽產量,維持時間較長。
(3)肌肉注射:維持長時間作用。
5、治療療程。
衝擊治療:第一個月,使用30或60組分泌肽(分為常規治療和維持治療,由醫生根據腫瘤大小和範圍確定組數);鞏固治療:第二個月,根據衝擊治療的效果,推薦肌肉注射(1組/天,治療30天;維持治療:根據鞏固治療的效果和細胞代謝週期,個性化制定。
腫瘤具有不斷變異的特點,其靶點是變化著的。為此我們根據現代腫瘤分子生物對於常見靶點,變異靶點的認識設計了系列治療不同腫瘤和不同階段的腫瘤的短肽藥物。使用特異專一靶點短肽治療時,雖然能夠治療腫瘤見到療效,但依然不能保證腫瘤不復發及轉移。
6、治療費用。
為了儘快顯現療效,衝擊治療期費用最高,隨著療效的出現,後續治療費用,會有顯著的降低這樣的規律,具體費用,需要與醫生制定的具體方案結合確定。
7、安全性評價。
首先,本技術所用的腺相關病毒載體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最安全的載體,廣泛用於體外基因治療研究,國外已有以腺相關病毒為載體的基因藥物在做藥物臨床研究。
其次,所產生的生物活性肽來源是人體正常蛋白質,對腫瘤細胞具有靶向作用,靶點精確,對正常細胞沒有作用,可在體內自然降解,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8、不良反應。
在治療過程中,部分病人可能出現發熱的反應,醫生可進行對症處理。
比起傳統的放化療,本技術的不良反應可以說是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