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6-15 22:22

  自閉

  家庭的破裂,彷彿是“天降橫禍”,對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因而他們遭受的打擊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們還不具備自我調整心理的能力,一時還難以面對家庭破損的嚴酷現實,因而會感到無所適從、悶悶不樂。孩子也懂得比較,他們會拿自己的現在與過去比,感到自己處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與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別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變得膽怯,缺乏自信,缺乏進取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而且因為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這些孩子由於被父母所疏遠而產生抑鬱,不願與人接觸,對周圍的人常有戒備、厭煩的心理表現出神經過敏的症狀。他們總懷疑別人會在背後議論自己家庭的缺損和父母的離異,認為別人都瞧不起自己,不願向他人敞開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閉,不願外出活動,不願與人打交道,表現出孤獨、內向的性格特徵。

  自卑

  由於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裡,面對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無法接受眼前的現實,無法適應無父或無母的環境。孩子的心理沒有成熟,他無法去體會父母們的生活,無法理解父母們的苦衷,幼小的心靈脆弱、敏感,沒有自我調適的能力,一旦受到衝擊,就會不知所措,無所適從。

  特別是看到同伴們與父母親親熱熱、幸福美滿地玩耍、嬉戲的時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過去的生活。而現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傷、失落使得他們產生憂鬱和自卑的心理,孩子們找不到自己的快樂,看不到自己的快樂在那裡,於是拒絕快樂,沉浸在憂慮、悲傷中。

  同時孩子這時最敏感,面對同伴們和社會的關懷,他們會過於在意,甚至發生誤解,長而久之,他們將從人群之中脫離出來,進入自我封閉和孤獨的空間,從而導致性格交流的極大障礙,長此以往,他們就會產生心理疾病。

  自責

  自責表現為對個人能力和品質作出偏低的評價,從而自我責備、自我鄙視、自我輕蔑,將一切的不如意歸因於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傾向。單親家庭的子女有較為強烈的自卑感,他們感到自己不如別人,悲觀失望。

  由於對自己的評價偏低,因此他們把工作和學習的失敗歸因於自己的無能,產生不安、內疚、失望等消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導致自己的整個心理失去平衡。

  久而久之,他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對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務,也往往因自嘆無能而輕易放棄。許多單親家庭子女受到批評後,總認為是自己不好,在別人笑自己的時候,總認為是自己做錯了甚麼事。

  焦慮

  對人焦慮是調查與他人接觸時,對困難和失敗的預感程度的指標。單親家庭子女在他們父母親離婚的過程中看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攻擊,學習到的是討價還價、相互敵視,因此,他們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缺乏信心,他們的監護人由於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緒失調,極易把這種情緒帶到與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膽中,要花大量的時間來應付家庭破碎後的家庭關係,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感到焦慮,缺乏安全感。

  所以,他們在眾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結交夥伴時總怕別人說自己的壞話,被人說了甚麼總是不開心,在對人關係上具有退縮、焦慮的特點。

  因為父母的分裂,必然帶來家庭的硝煙或冷戰,孩子長期生活在壓抑的空間,時時為父母的關係而擔憂,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氣、洩憤的出氣筒,孩子成天處在恐懼和擔憂中,沒有安全感,時刻擔心、害怕家庭戰爭的爆發,會使自己體無完膚。這樣長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和敵對情緒,對同伴永遠保持距離,自我保護意識過強,敵對情緒很大,單親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壓抑、鬱悶、煩躁,心理困擾無處排解。

  由於壓抑太久,一旦爆發出來,能量也就越大,極易產生極端行為。這種傾向在女孩身上表現為想痛哭或離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則表現為攻擊行為。

  妒忌

  單親家庭的孩子,無論在物質上還是精神上,所能獲得的享受,一般來說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這些正足每個孩子所渴望的。由於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單親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們的心理就容易從最初的羨慕演變成妒忌、僧恨。在心理上他們會表現出對父母一方特別依戀,希望能從父母一方獲得雙倍的回報,在物質享受上,如果他們不能正確對待這種差距,認為別人能得到的,自己也應該能夠擁有,就容易導致偷竊等犯罪行為的發生。

  逆反

  由於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為別的孩子奚落和欺負的對象。然而他們也渴望車嚴,渴望被人欣賞,於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現出與眾不同,有時甚至喜歡“頂牛角,對著幹”,以顯示自身的存在價值。

單親家庭女孩7大心理問題相關文章
單親家庭的女孩心理主要表現出以下這些特點: 1、缺乏安全感女孩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她缺乏安全感。原本對女孩子來說,最真實的安全感,來自於她父親的雙臂,和寬闊的胸懷。而她的父母離異,通常情況下,是她的父親沒能肩負起家庭的責任,這不但讓一個家庭破碎,也讓她失去了父親最有力的保護。從此,她很難再有安全感。從此,她對她的父親又愛又恨。 2、更加堅強單親家庭的女孩一般都會比較堅強,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強,不容易
發布於 2024-06-15 22:02
0評論
心理健康的孩子一般來說,符合這麼幾個標準:內心有愛、能較好的接納環境、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客觀、積極的生活態度。這幾條評分下來,能打高分的孩子還是很少。 我起初從事青少年心理諮詢的時候,心理學學得還不夠好,背書本知識背的比較多一些,因此我也曾理論上的以為父母和孩子組成穩固的家庭關係才是良好的關係。改變我想法的是這幾年來累積的經驗,我接收的青少年個案中單親家庭的孩子佔極少的分量。這就是事實,雖然我們
發布於 2024-06-15 22:29
0評論
一、超越她的父親 對女孩子來說,最真實的安全感,來自於父親的雙臂和寬闊的胸懷,而父母離異,不僅讓一個家庭破碎,也讓她失去了父親最有力的保護。從此,她很難再有安全感,對她的父親又愛又恨。 男孩,可能只有你才會知道,做一個好父親的不易,所以,請不要再讓她繼續怪自己的父親。當她怨恨自己的父親時,緊緊的擁抱她;當她對父親表露出留戀時,請你帶著她,和她父親一起吃頓飯。 二、和她的母親一起生活 單親家庭的女
發布於 2024-06-15 22:16
0評論
對於當今社會都普遍關心的單親孩子的教育問題,相信很多朋友對此非常關注。尤其對於一些沒有父愛的家庭的女孩子,在其性格塑造上如果不能妥善引導,如果不能對其心理的變化有及時的瞭解和分析的話,很容易讓其在歧途中越滑越遠。面對這些單親孩子的種種表現很多家長很是頭疼,為了更好的幫助家長們解決這些問題,小編特意請這方面的權威為大家做詳細的分析。 單親家庭女孩的性格走向 把握孩子在每個時期的心理特點,進行適當的
發布於 2024-06-15 22:09
0評論
單親媽媽是指孩子只由媽媽獨立撫養。導致這情況的可以是離異或丈夫離世和未婚生育。無論是那種情形而導致變成單親媽媽。對單親媽媽來說都是艱難的。不但要獨立承擔撫養孩子的責任,而且還要承受外界所給的壓力。 而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也同樣面對著許多問題。有調查顯示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多表現出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傾向,犯罪率更是高達40%。所以媽媽們要注意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重視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
發布於 2023-07-25 17:29
0評論
子的童年本應是快樂的,無憂無慮的。但是對於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不是說單親媽媽不可以給予孩子快樂,而身處在單親家庭裡的孩子就註定是有一個不一樣的童年。 單親家庭,一般人直覺為離異家庭。但隨著家庭、社會結構的多元,家庭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造成單親,如離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兩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而且中國的單親家庭多由母親與孩子組成,具調查這類家庭佔單親家庭總數的85%以上
發布於 2023-07-25 17:49
0評論
未婚生育的單親媽媽是辦不到準生證的,因為辦準生證必須有結婚證才能夠辦的。 雖然未婚生育辦不到準生證,但是準媽媽們不用擔心,沒有準生證,醫院仍然會幫助產檢和分娩的。而且是不影響領取寶寶的出生證明。只是沒有準生證是辦不到社保,所以費用只有獨立承擔。 作為一個單親媽媽不容易,但作為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寶寶更加不容易。所以單親媽媽們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還必須好好想一想。
發布於 2023-07-25 17:36
0評論
單親媽媽給孩子落戶,對於是離異或者亡夫的情況來說,問題不大的,只要帶齊寶寶的出生證,自己的戶口薄和身份證,到所屬的派出所寫證明,就可以給孩子落戶了。 而對於是未婚生育的單親媽媽想給孩子落戶,就比較麻煩。無合法婚姻關係的生育是國家所不允許的,根據相關法律條文,你需要交納的不是罰款,而是社會撫養費,一般依地區而定,有的2到3萬,有的4到5.6萬,有的7到10萬。具體的金額要諮詢所在地的派出所。而且還
發布於 2023-07-25 17:42
0評論
和諧社會從和諧家庭開始,和諧家庭從合格父母做起,合格父母造就合格孩子。家庭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形式,治療對象不只是患者本人,而是通過在家庭成員內部促進諒解,增進情感交流和相互關心的作法,使每個家庭成員瞭解家庭中病態情感結構,以糾正其共有的心理病態,改善家庭功能,產生治療性的影響,達到和睦相處,向正常發展的目的。由於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功能單位,它與每個家庭成員的關係最為密切。家庭中每個成員的個性、價
發布於 2022-12-03 18:56
0評論
甚麼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指的是你從童年開始成長的家庭,是相對於成年後組成的婚姻家庭而言的――即你和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或祖父祖母、繼父繼母等成員共同生活的家庭。原生家庭中的親屬及其他關係對我們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你在甚麼樣的家庭出生、成長,直接決定著你成年後會成為甚麼樣的人。原生家庭中可能有哪些問題?我們的很多技能、習慣、處事方式都是在原生家庭中習得的,包括如何與人溝通、互動,處理我們的情緒和需
發布於 2022-10-05 09:0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