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風常是其他疾病的初發症狀,有時其他疾病的初期而被當作傷風,此外,傷風還能續發其他疾病。雖然認為不過是傷風,但確能做好傷風的治療,在中醫學上那就是一個相當好的醫生了。
中醫根植於民間上千年,受眾廣泛,許多命題是開放的,行業內外的人均有發言的資本。比如上面說到的傷風,大概任誰都可以說出類似“熬碗姜水驅祛風寒”這樣的話;甚至許多時候,喝杯熱水捂出身汗,往往也就恢復了健康。這個話題似乎小題大做了。然而事實並不如此,我們中間多少都有些“掛急診”的經歷,那裡敷著冰袋、掛著吊瓶的發熱患者,究竟還是要佔到相當的比例呢。筆者這一篇小文,當然無益於減輕急診的負擔;但於讀者,或許也能增多一點知識,減少一分著急。
傷風往往見到惡寒發熱,體溫計測出37.5攝氏度以上,就知道病人在發燒了。但是中醫對於發熱的判定,並不以攝氏度為標準;而是更關注病患自己的感覺:他的熱感高,可能是熱證;熱感不明顯甚或全無熱感,拿一塊涼毛巾敷在額上,病人反覺不適,那麼這種情況,往往不是涼藥可以治療的。正因為如此,筆者不主張攝氏度一高,就弄些清熱解毒的中藥吃下去:用藥不當,或者導致發熱不退,或者搞的病程遷延、咳嗽不愈。
那麼怎樣判斷最常見的風寒還是風熱呢?
扼要的說,受了風寒,往往有比較明顯的身體疼痛;這出自東漢張仲景《傷寒論》中的麻黃湯,麻黃湯是風寒證的主方,其適應的症狀是“頭痛、身痛、骨節痛,無汗而喘”;這時節,溫覆捂汗也好,蔥姜水也好,吃服麻黃湯也好,總之要“發汗”。對於正常體質的人,麻黃湯是安全的,說句玩笑話,其價錢和口味遠勝過感冒沖劑呢。
感受風熱,往往沒有身痛症狀,而可能出現比較明顯的“上火”症狀比如咽喉痛,發病前一段時間,往往有著急、熬夜、喝水少的情況;仔細想想,是否就是這樣呢。這種狀況,可以選擇清熱類中藥。作為患者,處方藥味精練的宜首選。
如果是老人和小孩子,處理要慎重些;前者反應不典型,後者變化比較快,家人就不要輕易處方了,較好的做法是:保證病人充分飲水,排出清淡的尿液,至少提示沒有脫水;同時,也能帶出一部分熱量,達到降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