鈹針治療頸椎病性頸痛
目的:探討頸椎病性頸痛的鈹針治療機制及有效性。方法:採用鈹針治療61例頸椎病性頸痛的患者,根據治療前後患者頸肩部疼痛的改變判定療效。結果:臨床痊癒35例(57.38%);顯效16例(26.23%);有效9例(14.75%); 無效1例(1.64%)。總有效率98.36%。結論:鈹針治療通過對皮下組織、筋膜和肌肉的切割鬆解粘連、減壓減張,緩解頸椎病性頸痛,效果滿意。
“頸椎病”為臨床上多發病、常見病。而頸部疼痛是頸椎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在各型頸椎病中均可出現。我科自2006年7月-2008年9月運用“鈹針”治療頸椎病性頸痛97例,療效滿意,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61例中男29例,女32例;年齡25歲~67歲,平均48歲;病程1個月~3年,平均7個月。其中頸型9例、神經根型31例、椎動脈型18例、脊髓型(早期輕症)3例;病變為單節段28例、兩節段23例、三節段10例,涉及C3、48例、C4、528例、C5、645例、C6、723例。
1.2、鈹針的設計與構造 鈹針為鈦合金材料,直徑0.5~0.75 mm,全長5~8 cm,針頭長1 cm,針體長4~7 cm,末端扁平帶刃,刀口為斜口,刀口線為0.5~0.75 mm。針柄是用鋼絲纏繞的普通針柄,長約3~5cm。治療時要使刀口線和手柄的平面標記在同一平面上,以辨別刀口線在體內的方向。
1.3、診斷依據 本組61例患者均符合根據第二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紀要[1]所制定的頸椎病診斷標準。並排除由其它疾病引起類似頸椎病臨床表現的患者, 如頸橫皮神經卡壓綜合徵、頸背肌筋膜炎等。具體診斷標準如下:1.頸型:(1)主訴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2)X線片上頸椎顯示曲度改變、或椎間關節不穩等表現;(3)應除外頸部其疾患(落枕、肩周炎、風溼性肌纖維組織炎、神經衰弱及其它非椎間盤退行性變所致的肩頸部疼痛。2.神經根型(1)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症狀(麻木、疼痛)。且範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2)壓頸試驗或臂叢牽拉試驗陽性。(3)影像學所見與臨床表現相符合 (4)痛點封閉無顯效(診斷明確者可不作此試驗)。(5)除外頸椎外病變(胸廓出口綜臺徵、網球肘、腕管綜合徵、肘管綜合徵、肩周炎、肱二頭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為主的疾患。3.椎動脈型: (1)曾有猝倒發作、並伴有頸性眩暈 (2)旋頸試驗陽性。(3)x線片顯示節段性不穩定或鉤椎關節骨質增生。(4)多伴有交感症狀。(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暈。(6)除外椎動脈Ⅰ段和椎動脈Ⅲ段受壓所引起的基底動脈供血不全。(7)手術前需行椎動脈造影或數字減影椎動脈造影(DSA)。4.脊髓型:(1)臨床上出現頸脊髓損害的表現。(2)x線片上顯示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椎管狹窄。影像學證實存在脊髓壓迫。(3)除外肌萎縮側索硬化、脊髓腫瘤、脊髓損傷、繼發性粘連性蛛網膜炎、多發性末梢神經炎。
2、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採用鈹針療法進行治療,選取頸部壓痛點及肌緊張明顯處為進針點。患者取坐位,頭伏於桌面或椅背,定位準確後用龍膽紫做好皮膚標記。常規消毒皮膚, 醫者左手拇指按壓在標記點的旁邊,右手用腕力將鈹針直接垂直刺入標記點,進針深度以通過深筋膜為度。進針深度要視病人的胖瘦及進針部位,因人因病而異,靈活應用。在進針後尋找沉緊澀滯的針感,並在針感層進行鬆解疏通,即鬆解壓痛點及肌緊張明顯處的軟組織,行線式或多點式鬆解4~5針。完成鬆解後,以無菌棉球或紗布按壓進針點,迅速出針,按壓局部2~3min,無菌敷料覆蓋進針點,結束治療。保持局部乾燥清潔24h。鈹針鬆解每週1次,根據病情輕重不同,一般需治療1~3次。本組患者平均治療2.3次。
3、療效評估:
3.1、觀察項目及方法 以患者頸部疼痛指數為主,按VAS疼痛指數標記法,在無任何暗示和啟發下,患者面對標尺將遊標置於最能代表當時疼痛程度的位置,醫師則按標尺另一側有刻度的一面記錄疼痛的程度。標尺將疼痛由輕到重分為0~10。我們對頸部的疼痛按不同程度分為正常、輕度、中度、重度四級,並分別給予0、1、2、3不同分值。每級劃分如下:正常,無疼痛,0分; 輕度,1~3,1分;中度,4~6,2分;重度,7~10,3分。
3.2、療效評定標準(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診斷治療標準制定如下療效評定標準) 療效判定是以頸部的疼痛變化作為主要依據,按臨床痊癒、顯效、有效、無效四級評定。臨床痊癒:疼痛消失或積分≤1分;顯效:積分下降≥2/3,且>1分,疼痛基本消失;有效:積分下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