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1 17:01

  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以預防嗎?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預防,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飲食管理的預防:進食以清淡、易消化飲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為主,定時定量,忌飲酒,慎吃帶刺食物。如有腹部不舒服,儘可能避免生、冷、硬、燙食物,以半流食為主,適當減少進食量,達到8~9成飽即可,當症狀緩解時再正常進食。

  (2)環境適應的預防:瞭解所在工作和生活環境的潛在危險因素,針對風險採取有效的規避手段。隨著氣溫冷熱的變化相應增減衣物。

  (3)改善睡眠質量的預防:規律作息制度,可適當運動,但應避免劇烈活動和勞累。充分利用值班、訓練和執行任務間隙保證睡眠。按時就寢,或者提前按海事訓練時間模擬睡眠時間,儘可能調整使自己睡眠規律符合訓練和任務的要求。

  (4)精神、心理調整的預防:注意生活規律,保持精神愉悅,避免動怒及過分激動,對於工作和生活中的負性事件(如親人病故等事件)正確對待,善於調節自己。

  (5)藥物應用的預防:對出現上腹不適症狀等需要遵醫囑服藥,對胃粘膜刺激藥物應飯後服用。如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解熱鎮痛藥、感冒藥者,應儘可能停服,如有腹部不舒服,應及時找醫生根據症狀合理服用藥物,力圖迅速緩解症狀,不使疾病發生,達到預防的目的。慎重選擇活血藥。

  (6)規範診療,按診療規範及時就診、治療。當發現噁心、頭暈、心慌、黑便等出血先兆時及時就醫。

  2、甚麼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係指屈氏韌帶以上消化道疾患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急症,病情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都有哪些症狀和表現或者身體有哪些不舒服?

  消化道出血在臨床表現為嘔出咖啡色液體或暗紅色血液,或大便呈柏油樣黑色,大量出血時可出現暗紅色血便,出血量大時通常伴有血容量減少引起的急性周圍循環障礙,如心慌、頭暈等症狀。消化道出血常有基礎疾病的症狀,如消化性潰瘍有慢性反覆發作上腹痛史;應激性潰瘍患者多有明確的應激源;惡性腫瘤患者多有乏力、食慾不振、消瘦等表現;有黃疸、右上腹絞痛症狀應考慮膽道出血。

  4、哪些因素可以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系列疾病,臨床上食道、胃、十二指腸、膽胰的損傷都可造成出血,最為常見的疾病包括其中以消化性潰瘍、應激性潰瘍、急慢性上消化道黏膜炎症最為常見。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

  5、為甚麼會發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各種上消化道疾病造成的損傷如果波及到粘膜下血管就可能造成出血,如果出血量大或凝血機制存在障礙就會出現臨床上明顯的消化道出血表現。

  6、如何診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如何自我判斷是否存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從臨床嘔血或便血的症狀就可以診斷存在消化道出血,明確出血部位則需要行內鏡檢查。自我判斷方法為嘔吐物中存在咖啡色樣液體或暗紅色血液,或大便呈柏油樣黑色,大量出血時可出現暗紅色血便。

  7、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和哪些疾病易混淆或者說和哪些疾病需要鑑別?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判別容易,不易混淆,但需要與下消化道出血鑑別,但兩者處理方案類似,對患者來說都需要急診就診。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變出血被吞入食管,服某些藥物(如鐵劑、鉍劑等)和食物(如動物血等)引起糞便發黑。對可疑患者可行胃液、嘔吐物或糞便隱血試驗。

  8、哪些檢查有助於確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胃液、嘔吐物或糞便隱血試驗可以明確是否有出血,血常規可以間接反映是否有出血及出血的嚴重程度,確診則需要進行內鏡檢查才能明確病因。

  9、如何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後果一般來說比較嚴重,因此必須在專業機構入院治療,首選在及時補液心肺情況穩定時進行內鏡檢查明確造成出血的疾病,然後根據情況對症治療。

  1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藥物治療和預防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出血期間以臥床靜養為主,避免活動後造成出血情況加重,出血停止後可逐步恢復活動,但短期內仍需避免過勞及大運動量活動。通常在出血停止後還需要繼續治療原發病,如在消化性潰瘍出血停止後,抗潰瘍的治療仍需要進行約1月時間,需要按時服藥,並在停藥後複查胃鏡以明確是否原發疾病治癒。

  1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預防和治療時飲食管理應該怎樣?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期間通常禁食水,在出血停止後可考慮恢復飲食,從流食過渡到正常飲食,以易消化清淡飲食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禁菸酒。

關於預防和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相關文章
概述 消化道出血可分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可出現頭昏、心慌、噁心、口渴、嘔吐、頭暈等症狀。但是出血量多的患者會出現昏睡,意識模糊,休克等症狀。而下消化道出血是則表現出反覆出血,便血,鮮血(血的顏色根據出血的位置而定)等症狀。但是下消化道出血主要以便血為主,但是痔與肛裂也會出血,所以要注意兩則的區別。 步驟/方法: 1、 但是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死亡率很高,如果不能即時瞭解病情
發布於 2023-07-07 17:40
0評論
概述 消化道出血分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其中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有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的潰瘍和黏膜糜爛導致的出血。也分為急性出血和慢性出血,一般急性大量出血多數表現為嘔血,慢性小量出血則以糞便中出現血為表現。 步驟/方法: 1、 在突發性消化道出血時,首先要迅速建立兩條靜脈通道,補充血液,搶救時,開始的滴速要快,但也要避免低俗過快導致數學的不流通、引起水腫等現象, 2、 要讓病人絕對臥
發布於 2022-10-22 01:27
0評論
一、飲食的種類及適應症 飲食分為禁食、流質1號、流質2號、流質3號、半流質飲食和普食等6種。 (一)禁食:食道和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嚴重的上消化道出血伴噁心和嘔吐者應禁食1~3天,但應給病人補充足夠的液體及電解質,必要時需輸新鮮血。 (二)流質1號飲食:對少量出血無嘔吐、臨床表現無明顯活動出血者採用流質1號,但仍需給病人補充足夠液體及電解質,貧血者應補充新鮮血,此期約需2~3天。此期飲食可減少
發布於 2025-01-07 11:39
0評論
2.1嚴密觀察生命體徵對血壓的觀察:消化道大出血可導致休克,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表現為血壓下降和脈壓差縮小;對脈搏的觀察:脈搏的改變是觀察休克的主要標誌,休克早期脈搏加速,休克晚期脈搏細而慢;對體溫的觀察:失血者體溫多低於正常或不升。一般休克糾正後可有低熱或中度熱,一般≤38.5℃,持續數日或數週,原因系出血後分解產物吸收,血容量減少,體溫調節中樞失調而引起發熱,若體溫≥38.5℃
發布於 2025-01-07 11:26
0評論
很多人都不是很瞭解腦出血這種疾病,但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就是應該隨時的總結腦出血這種疾病的相關的知識,再者對於腦出血這種腦部的疾病來說,如果想要護理和治療的話,還需要我們不斷地總結臨床上的治療經驗,具體的應該怎麼做看看專家的總結。 是指腦內小動脈,毛細血管破裂等原因所引起的腦實質內出血。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是腦出血的最常見原因。患者多在情緒激動,用力排便,勞累等情況下發病。前驅症狀:高血壓引起的腦出血發
發布於 2024-10-03 23:36
0評論
概述 消化道出血是一種沒有徵兆就會突然發病的消化疾病,然後出血量也是比較大的,所以許多人在面臨消化道出血的時候都會措手不及,這樣很容易危及病人的生病安全的,我們要知道如何預防消化道出血以及發生病情時的一些應急方法。 步驟/方法: 1、 發生消化道出血,大家不要驚慌亂了陣腳,首先要打120急救中心請求支援,然後要讓病人保持側臥,讓病人的頭低足高位,這樣可以防止病人因為劇烈嘔吐時引起窒息。如果病
發布於 2024-04-14 15:21
0評論
概述 消化道出血是發病比較快的一種疾病,因為它來的快,沒有任何徵兆,所以許多人面臨的時候措手不及。耽誤好的時間治療就會危及到病人的生命,會造成很嚴重的危險。所以儘早知道如何預防消化道出血是許多人時刻關注的。 步驟/方法: 1、 首先消化道出血不可小視,必須到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遵照醫生的指導,儘快發現病原,儘早治療,這樣不僅可以減輕病人的痛苦也可以儘快控制病情的發展。不要亂用藥,必要
發布於 2024-04-14 15:29
0評論
概述 據有效的臨床調查研究發現,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的相關性疾病有關,造成這個原因的誘因很多主要是粗糙的食物刺激,化學物質的刺激,腹腔內壓力的增高等等。由於引起的原因的不同,所以在治療上的方案也會有很大的區別。所以現在在臨床上的治療方案的確定主要是根據患者的嘔血,便血的量與速度以及患者生命體徵和一些實驗室的檢查來做出綜合的判斷和選擇。 步驟/方法: 1、 對
發布於 2024-04-14 14:09
0評論
概述 患者,男,林先生,今年50歲,最近經常上廁所時發現自己有黑便出現,並且還隨時會有噁心嘔吐,嘔吐物裡發現有血跡,呈鮮紅色,而且經常性的感覺自己在發低燒,測量體溫都在38攝氏度左右。最近一次,林先生在家裡突發暈厥,被家人緊急於送往了醫院進行檢查,醫生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說到這個病例,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健康經驗,如果在家中發現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我們應該如何搶救。 步驟/方法: 1、 首
發布於 2024-04-15 02:09
0評論
搶救處理在搶救患者時,護士必須保持冷靜,頭腦清醒,動作敏捷、熟練,為挽救患者的生命爭分奪秒。2.1迅速補充血容量:快速建立1~2條靜脈通道,選擇大號針頭,血管宜避開關節,不易滑動,以利快速補液輸血。遵醫囑立即為患者作血型鑑定和交叉配血試驗,做好輸血準備。同時監測中心靜脈壓和尿量,血細胞比容;吸氧以改善組織缺血缺氧,適當用鎮靜劑,以免因患者緊張,引起更大量的出血。 2.2積極止血:根據醫囑應用止血
發布於 2025-01-07 11:5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