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產後出汗,很多時候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調節現象,它其實是產婦體內的新陳代謝活動引起的。
我們知道,孕婦在懷孕之後,循環血容量較孕前有所增加,這主要是為了滿足胎兒的生長髮育需要,與此同時,伴隨著激素水平的升高、物質能量代謝的增快,使得大量的水分和鈉鹽滯留下來,以適應妊娠後的母體需要。待孩子出生後,產婦的新陳代謝活動和內分泌活動顯著降低,機體也不再需要如此多的循環血容量了,而這些血容量將會在產後2-3周才恢復至未孕狀態,瀦留的水分也顯得多餘了。因此,人體便會啟動調節機制,將多餘的東西排出去。而人體排洩水分的途徑可以通過泌尿系統從尿道排出,也可以由皮膚表面以出汗的方式排出體外。所以,產婦產褥期的時候不僅尿量增多,而且皮膚汗腺的分泌也比較旺盛,出汗較多,尤其是睡眠和初醒時更明顯。但是過一段時間,待體內多餘的水分被排洩完後,這種多汗的現象便會逐漸減輕了,一般產後1周左右會自行慢慢好轉。
但是民間有一些說法認為,產後多汗是由於生完後身體虛弱造成的,因此要給產婦吃大量的補品。產婦在分娩時由於大量液體排出,是應該要補充一些高熱量且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而且產婦在產褥早期多喝湯水也是有利於乳汁分泌的。但是,需要提醒注意的是,進補時最好要根據自身的體質,循序漸進,進補的量也要適當,特別是產褥早期,在均衡膳食的同時,也要注意清淡飲食,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子宮的收縮和惡露的排出,減少產後併發症。否則,新媽媽由於剛生完後消化系統還比較弱,一下子進補得太快,容易造成腹痛腹瀉,或是導致乳房過度充盈而引起脹痛甚至併發乳腺炎,而且需要餵奶的新媽媽如果進食的食物一下子太過於豐富油膩,還可能會讓寶寶吃了這些奶水後出現胃腸不適等。
還有一些人受到傳統舊觀念的影響,認為產婦不能見風,故月子裡常穿得嚴嚴實實的,不能洗澡、洗頭,房間窗戶也緊閉,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房間也不敢採取降溫措施,致使褥汗大量蒸發。其實這也是不科學的,如果產婦大汗後皮膚不能得到及時清理的話,特別是在炎熱夏季,很容易因此而長痱子,甚至因皮膚感染而引發膿皰疹等。而且產婦如果在高溫環境下穿戴嚴密,出汗散熱又受到影響的話,有可能會導致體溫中樞調節失常,從而引起水電解質平衡紊亂,甚至是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等一系列中暑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