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腫大原因很多,常見的有感染: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急慢性炎症;腫瘤:淋巴瘤、各型急慢性白血病、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腫瘤轉移;反應性增生;細胞增生代謝異常等。
淋巴結病理結果要看總數、陽性數、還有陽性比例。
淋巴結腫大,不一定是轉移。
有轉移的淋巴結,大多數會增大變硬,但出現腫瘤後,局部粘膜屏障出現缺陷,會引發炎症反應,也會刺激淋巴結腫大。即使手術前CT、MRI檢查,或者手術中發現很多腫大淋巴結,也不一定有轉移。
淋巴結總數與手術範圍有關,也和腫瘤性質、術前治療有關。
淋巴結總數:是在病理檢查時,可以被肉眼識別的淋巴結總數。對切除下來的標本要仔細清理,每個淋巴結都要病理檢查,有一定量的淋巴結被檢查,結果才有更好的評估價值。淋巴結增大後會更容易被檢出,當然,腫大不代表腫瘤轉移。
淋巴結總數與手術質量有關,但並不一定是越多越好,越少手術質量越差,胃腸道腫瘤手術需要清掃多大範圍的淋巴結,有公認的標準。超範圍沒必要,還增加手術風險。
有的類型腫瘤,會導致淋巴結增大,清理淋巴結時可以找出來的數量更多,比如右半結腸癌(盲腸、升結腸、橫結腸右半)標本上,淋巴結會多於左半,有微衛星不穩定性特徵(MSI-H)的腫瘤也會更多。
有梗阻時淋巴結會因為炎症性腫大,檢出數目就會多很多。
手術前做了放療、化療的病例,淋巴結可能會比較少。比如低位直腸癌放療後,即使手術切除範圍很標準,可檢出的淋巴結數目可能達不到最佳病理評估需要的12枚。
有淋巴結轉移,一般要術後輔助化療。陽性淋巴結越多,預後越不好。
結腸癌沒有淋巴結轉移,沒發現遠處轉移情況下,一般屬於II期。是否要化療還要看其他因素,比如腫瘤深度、有沒有神經、血管、淋巴管侵犯,還有MSI特徵。
陰性淋巴結數目,或者是陽性比率,也有一定的評估價值。
有轉移的淋巴結位置不同,預後也不同。
遠離病灶的淋巴結有轉移,通常預後相對差一些。超出切除範圍標準外地方的淋巴結轉移,一般認定為遠處轉移。在有條件情況下,可以對切除範圍內的淋巴結進行分組、標記部位再做檢查,這部分工作,需要主刀醫師親自參與才能準確。
淋巴結轉移,不代表不可治了,沒淋巴結轉移,也不是可以高枕無憂。
部分有淋巴結轉移的胃癌,還有較大比例的結直腸癌,經過規範的輔助治療和認真的定期複查,可以獲得比較好的遠期效果。
沒有淋巴結轉移,也可能有遠處的血行途徑轉移,需要定期檢查,根據病情決定輔助治療和複查方案。
胃腸鏡檢查單因為活檢只能取表面粘膜,所以一般沒有淋巴結病理檢查。
近年來超聲內鏡檢查越來越重要,可以對胃腸管壁外的淋巴結或者腫塊進行細針穿刺病理。這樣就有淋巴結病理結果。
病理報告的背後
一份病理報告,需要很多人的參與,包括標本處理、製片染色,病理醫生閱片,還可能追加切片或者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等。高質量的病理評估,要大家共同努力。
為了得到準確的病理檢查結果,外科醫生要重視手術後標本的處理。要及時固定標本,這對術後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特別重要。對標本進行預處理後,比如應用縫線、染料標記切緣、重點檢查部位等。時常與病理科交流,也會相互促進,提高手術質量和病理檢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