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肝炎
當免疫功能正常感染HBV後,其細胞毒性T細胞(Tc細胞)攻擊受染的肝細胞,由破壞的肝細胞釋放入血的HBV,而被特異性抗體所結合,且干擾素生成較多,而致HBV被清除,病情好轉終歸痊癒。
2、慢性活動性肝炎
見於免疫功能有缺陷和免疫調節紊亂者,感染HBV後,由於Tc細胞功能不正常,或特異抗體封閉部分肝細胞靶抗原而制約T細胞毒反應,致部分肝細胞損害,干擾素產生較少,HBV持續複製,特異抗體形成不足,肝細胞反覆被HBV侵入,形成感染慢性化,此外,肝細胞膜特異脂蛋白(Lsp)因HBV感染而形成自身抗原,刺激B細胞產生抗-Lsp(IgG型),在抑制性T細胞(Ts細胞)活性降低情況下,自身免疫性ADCC效應致肝細胞進行性損害。
3、慢性遷延性肝炎和無症狀HBsAg攜帶者
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在感染HBV,不能產生有效的免疫反應,致肝細胞損害輕微或不出現肝細胞損害,尤其無症狀HBeAg攜帶者,缺乏干擾素,不能清除病毒,以致長期攜帶HBV。
4、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的發生,由於機體免疫反應過強,短期內T細胞毒反應迅速破壞大量感染HBV的肝細胞;或短期內形成大量抗原抗體複合物,激活補體,致局部發生超敏反應(Arthus反應),造成大塊肝細胞壞死;腸源性內毒素的吸收,可致Schwartzman反應,使肝細胞發生缺血性壞死;加以α- 腫瘤壞死因子(TNF-α),IL-1和白三烯等細胞因子由單核巨噬細胞釋放,促進肝細胞損傷,亞急性重型肝炎發病機制與急性重型肝炎相似,但進展較緩慢,慢性重型肝炎的發病機制較複雜,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