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過敏性紫癜的發生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血管炎症反應,致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滲入皮膚或新膜而表現為皮膚青紫(淤點、淤斑)、關節痛、腹痛,甚至累及腎臟。其確切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確,已知細菌、病毒、食物、藥物以及化學中毒等可能是誘發因素,絕大多數病人發病前先有發熱、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狀。
那麼,中醫如何治療過敏性紫癜呢?
專家指出:西醫認為該病屬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於機體對某些過敏物質發生變態反應而引起毛細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增高,導致皮下組織、黏膜及內臟器官出血及水腫。過敏原有細菌(溶血性鏈球菌,結核桿菌),病毒(風疹、水痘),寄生蟲(蛔蟲、鉤蟲)等感染引起。也可由動物性異體蛋白引起,如魚、蝦、蟹 等,亦可由抗生素(青黴素,鏈黴素),磺胺藥,解熱鎮痛藥(水楊酸類,保泰松),鎮靜劑(苯巴比妥類),激素類(雌激素,雄激素),抗結核藥(對氨柳酸、異煙肼)等藥物引起,還可由其他因素如:寒冷,花粉,外傷,昆蟲咬,預防接種等引起。
中醫認為:過敏性紫癜屬於中醫學“血證”、“葡萄疫”、“斑疹”及“肌衄”等範疇。多因風熱毒邪侵淫腠理,深入營血,燔灼營陰;或素體陰虛血分伏熱,復感風熱,風熱與血熱相搏,灼傷經絡,血溢脈外;飲食不節或食入不適之品,導致脾胃雲化失司,溼熱內生,灼傷血絡,溢於肌膚,發為紫斑;或有淤血阻絡,血不循經,氣血阻滯,則周身作痛,所謂“痛則不通”也;久病不愈,失血過多則血虛,血虧日久則元氣不足,終致血虛血少,血虛則經絡失養,氣虛則統攝無權。
因此,中醫治療則以疏風清熱,清利溼熱、涼血止血、活血化瘀、解毒祛風、補氣養血為原則辯證施治,直接針對病灶,效果直接,靶向性強。針對病灶炎性介質阻塞部位和纖維化病灶,進行給藥治療,從而激活免疫系統,降低T細胞活性,使造血負調控因子減少巨噬細胞、淋巴細胞活性提高。然後通過直流離子電導入,在人體局部組織形成“離子堆”,停留時間長,作用較久。從而改善機體造血微環境,修復損傷骨髓造血幹細胞,促進生血造血,最終痊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