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由於竇房結激動異常或激動產生於竇房結以外,激動的傳導緩慢、阻滯或經異常通道傳導,即心臟活動的起源和(或)傳導障礙導致心臟搏動的頻率和(或)節律異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組疾病。它可單獨發病亦可與心血管病伴發。可突然發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續累及心臟而致其衰竭。
病因
心律失常可見於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其中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風溼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為多見,尤其在發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時,發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見,其他病因尚有電解質或內分泌失調,麻醉,低溫,胸腔或心臟手術,藥物作用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臨床表現
心律失常的血流動力學改變的臨床表現主要取決於心律失常的性質,類型,心功能及對血流動力學影響的程度,如輕度的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偶發的房性期前收縮,一度房室傳導阻滯等對血流動力學影響甚小,故無明顯的臨床表現,較嚴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竇綜合徵,快速心房顫動,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等,可引起心悸,胸悶,頭暈,低血壓,出汗,嚴重者可出現暈厥,阿-斯綜合徵,甚至猝死,由於心律失常的類型不同,臨床表現各異,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1.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各種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各種心律失常雖然可以引起冠狀動脈血流降低,但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對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種心律失常都可以誘發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現為心絞痛,氣短,周圍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腦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不同的心律失常對腦血流量的影響也不同。
腦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動力學的障礙不致造成嚴重後果,倘若腦血管發生病變時,則足以導致腦供血不足,其表現為頭暈,乏力,視物模糊,暫時性全盲,甚至於失語、癱瘓、抽搐、昏迷等一過性或永久性的腦損害表現。
3.腎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心律失常發生後,腎血流量也發生不同的減少,臨床表現有少尿,蛋白尿,氮質血癥等。
4.腸繫膜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快速心律失常時,血流量降低,腸繫膜動脈痙攣,可產生胃腸道缺血的臨床表現,如腹脹,腹痛,腹瀉,甚至發生出血,潰瘍或麻痺。
5.心功能不全的表現
主要為咳嗽,呼吸困難,倦怠,乏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