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活動度受限:骨裂患者往往都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固定”治療,但去除固定後,卻發現關節周圍軟組織發生黏連、攣縮,從而影響關節的活動度。如果踝關節的活動度得不到恢復,走路的姿態就會受影響。因此,去除外固定後,儘早活動踝關節是關鍵。
外踝局部微循環障礙:外踝骨裂時常伴有周圍軟組織及毛細血管不同程度的損傷,會影響軟組織的修復。當人體站立行走時,因重力和局部血液循環受阻的原因,下肢血液迴流常受阻,從而出現局部腫脹、疼痛,但這是創傷後康復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階段,無需緊張。
下肢本體感覺功能下降:人體的關節周圍有很多本體感覺感受器,它們是人體大腦對肢體的“控制系統”。創傷會對這些感受器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這就是為甚麼骨裂癒合後還可能出現走路一瘸一拐的或感覺走不快、不會跑的現象,需要患者在骨裂基本癒合後進行專業的平衡、運動訓練才會逐漸康復。
畏痛心理:每個人在創傷後對疼痛的感覺不一樣,但大家對傷肢做出本能的保護(如不敢或者害怕活動傷肢)卻是一樣的。因此,建議傷者應該接受主治醫生的建議,在獲知可以活動的醫囑時,儘量克服恐懼心理,按醫生的指導方法去鍛鍊。
腳踝骨裂超出一個月以上,治療效果就會差一些,則時間也要稍長一些。骨裂早期忌吃含鈣高的食物,西藥慎用,尤其是含激素的藥物忌用骨裂只是靠在家靜養來讓骨頭自行慢慢生長,時間是漫長的,腳踝骨裂癒合時間一般需要三到六個月才能基本康復,有些腳踝骨裂癒合時間長達一年二年骨裂都難以癒合。要想骨頭快速徹底癒合,局部可以熱敷的,也可以通過療效明顯的外敷膏貼,飲食方面沒有特殊要求,只要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吸收就可以了骨裂
注意事項
早期:鍛鍊的主要形式是肌肉有節奏的收縮和放鬆。上肢可握拳,懸臂,提肩,使整個上肢肌肉收縮,再放鬆。下肢可使踝關節背屈,股四頭肌收縮,使整個下肢用力,然後再放鬆,一下一下地逐漸進行。早期不做關節活動鍛鍊。
中期:此時局部腫痛消失,骨裂端因已有釺維性愈著,骨痂逐漸增加,較穩定.在夾板保護下不易變位.除繼續肌肉收縮鍛鍊外,做一些主動的關節屈伸活動,由一個到多個關節逐漸增加,下肢患者可扶床行走,傷肢逐漸負重。
後期:骨裂已臨床癒合,患者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輕工作,使各個關節得到全面鍛鍊,下肢患者可在扶拐保護下,逐漸負重走路,直至骨裂癒合牢固。 注意應儘量防止不利於骨裂活動。如腳踝骨的外展活動、扭轉活動等,都應予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