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刺”“揚刺”最早記載於《內經》, 是古人根據疾病的不同部位和性質而創立起來的“多針刺法”。直到目前仍為針灸臨床上常用而有效的針刺方法之一,並且有了新的發展。
齊刺法出於《靈樞?官針篇》:“齊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氣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痺氣小深者也。” 這種刺法與恢刺相反,恢刺為一穴多刺,或稱多向刺;齊刺為三針集合,故又稱三刺。“齊刺”適宜於病變範圍較小,而病變部位較深的病症,目前亦適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疼痛、痙攣等,偏頭痛、三叉神經痛、顳頜關節紊亂,以及周圍神經疾病的麻痺和疼痛。
揚刺法出於《靈樞?官針篇》:“揚刺者,正內一,傍內四而浮之,以治寒氣之博大者也。”“揚刺”則適宜於病變部位較淺而範圍較大的病症。圍刺法與之相似略有不同,是多針向病變中心刺入,似圍剿敵寇之狀的針刺方法。目前揚刺法常用來治療股外側皮神經炎、臀上皮神經痛、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等疾病。
齊刺、揚刺在臨床上治療神經系統疾病中應用廣泛,我們就偏頭痛、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股外側皮神經炎進行觀察治療。對於疼痛,中醫認為人體臟腑經絡氣血不通是造成疼痛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療時就要疏通經絡、調和臟腑達到氣血通調疼痛可止。
一、齊刺
偏頭痛屬於中醫學的“頭風”範疇,指因風火痰涎或風寒入侵,或惱怒緊張,或肝陽上擾,致使經絡痺阻,陰陽失調,氣血逆亂於頭部而成。以反覆發作、或左或右、來去突然的劇烈頭痛為主要表現的痛病類疾病。臨床常見風寒犯頭證、風熱犯頭證、痰濁犯頭證、瘀血犯頭證、肝火犯頭證,辯證論治取穴治療,在此疼痛取阿是,用齊刺方法直一、傍二,緩解偏頭痛,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止痛作用。
三叉神經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的發作性短暫性劇痛,又稱痛性抽搐。現代醫學將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前者是有臨床症狀,但檢查未發現有明顯的與發病有關的器質性或功能性病變。疼痛部位:三叉神經2、3支分佈區多見,面頰,上下頜及舌部最明顯,單側多見,有扳機點。治療時以局部病變為主,在扳機點上齊刺,以增加針刺的面積與得氣感應,加強刺激,增強針感,從而加強經絡通調氣血的作用,提高療效。尤適用於經絡不敏感、針感差及病程較長的患者。注意如扳機點不能碰時,選擇鄰近點取穴和稍緩循序漸進的方式。
二、揚刺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帶狀皰疹最常見、最易致殘的併發症之一,多指在帶狀皰疹局部皮損修復後,持續90天以上的慢性疼痛。本病的形成多由情志不暢,肝氣鬱結,久而化火;或飲食不節,脾失健運,溼濁內生鬱而化熱,溼熱內蘊,復因外感毒邪,以致溼熱火毒蘊積肌膚而生。年老體弱者,常因血虛肝旺、溼熱毒盛、氣血凝滯以致疼痛劇烈。初期肝膽溼熱(帶狀皰疹),後期氣滯血瘀,溼熱阻滯(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治療早期清熱解毒,後期活血化瘀。在病損部位採用揚刺的方法治療取穴,以達到清解熱毒,活血止疼的目的。梅花針是揚刺、圍刺的一個延伸和推廣,梅花針療法已有一千年的歷史,《內經》對梅花針定義為“淺而疾髮針、無針傷肉、如拔毛狀。” 由於刺得淺,所謂“刺皮不傷肉”,又稱皮膚針。梅花針叩刺是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一個重要步驟,它的特點就是在患者的皮膚表面上進行叩刺,無痛、微創、刺絡放血,起到疏通肌膚經絡、開竅排毒、消炎鎮痛的作用。
股外側皮神經炎又名感覺異常性股痛,表現為一側或雙側大腿外側皮膚出現蟻行感、麻木或疼痛等異常感覺,站立或行走時加重。臨床上大致為風溼痺阻,瘀血寒凝所致。我們採用揚刺的方法取穴,強刺激手法,隨後再用梅花針釦刺,取得較滿意效果。
齊刺、揚刺亦用於穴位的取法,如:肩周炎取肩三針、腰痛取命門兩腎俞、失眠焦慮取百會四神聰等等,由於在患病部位數針同用,加強了病變局部的針刺範圍和針刺刺激量,使針刺的感應直達病所,因而可更有效地激發經氣,振奮陽氣,起到舒經活絡,宣通氣血,祛瘀消腫,散寒止痛等作用,從而加速損傷組織的修復,促進疾病的痊癒。傳統針法的繼承和發展是我們這代人的職責和任務,進一步傳承和發揚光大為之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