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9-05 03:16

  KS是AIDS惡性腫瘤的代表病種,KS的臨床特點:以皮膚特發性,多發性,色素性肉瘤。認為是非洲大陸赤道地區一種地方多發病,在當地地理條件下,主要侵犯中老年男性,在四肢發生多數的大小不同的結節,後人稱此病為Kaposis肉瘤。

  ① 結節型:櫻桃紅色或紫色,表面平滑,突出皮膚表面,境界清楚,質較硬。壓迫可使其體積縮小,放鬆後10秒內恢復原狀。此徵稱為Hayne氏徵,結節可分佈於全身各處,但以雙下肢、腳和前臂等處最常見。典型的病灶易出血,但無疼痛,病人多為年長者。病後存活期10年左右。

  ② 浸潤型,皮損互相融合,潰瘍或疣狀增生,常累及皮下和骨組織,此型多發生於下肢和足部,皮損中有結節存在。該型進展快,存活期不超過3年。

  ③ 泛髮型:是指除皮損外病變廣泛侵及內臟器官組織,如胃腸道、肝、脾、呼吸道和淋巴組織等。淋巴組織被侵犯時,可稱淋巴腺樣Kaposis肉瘤。泛髮型雖然只佔全部病例的5%左右,但病情發展快,預後不良,常因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上面介紹的就是肉瘤的危害了。在知道了肉瘤的這些危害後,平常就要特別的注意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要想有比較好的預防效果,那麼就平常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就要保持好才行。否則的話不光不能有比較好的預防效果,還可能會有加重病情的情況發生。

惡性肉瘤的危害有哪些相關文章
肉瘤沒有明顯症狀可以不作任何處理。對身體是沒有危害的,肉瘤是人體體內多餘脂肪及毒素在外的表現,大多是良性,但已表明體內已有毒素蓄積,還是應該注意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不熬夜、不生悶氣、戒菸限酒、少吃或不吃生冷油膩辛辣油膩醃製之品等,加強鍛鍊,以減輕脂肪肉瘤的危害。 脂肪瘤的危害最嚴重的是它的複發性,本來只有一個小脂肪瘤,由於治療不徹底或者治療方法不恰當,而造成了無法控制的復發,甚至會由一顆復發成幾十
發布於 2024-08-14 10:14
0評論
KS是AIDS惡性腫瘤的代表病種,KS的臨床特點:以皮膚特發性,多發性,色素性肉瘤。認為是非洲大陸赤道地區一種地方多發病,在當地地理條件下,主要侵犯中老年男性,在四肢發生多數的大小不同的結節,後人稱此病為Kaposis肉瘤。 ①結節型:櫻桃紅色或紫色,表面平滑,突出皮膚表面,境界清楚,質較硬。壓迫可使其體積縮小,放鬆後10秒內恢復原狀。此徵稱為Hayne氏徵,結節可分佈於全身各處,但以雙下肢、腳
發布於 2024-08-17 00:13
0評論
一、親屬有腫瘤病史者。研究發現腫瘤有家族聚集性和遺傳易感性,具有腫瘤家族史者比一般人群患癌概率要高一些。 二、具有不良生活習慣者。長期吸菸、長期飲酒者。飲食結構不合理,有偏食習慣者。 三、長期接觸致癌物質者。比如放射線工作人員、化工廠職工、長期接觸石棉、苯類、苯胺類、煤焦油等人員。 四、長期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肝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肝硬化,HPV病毒感染者,慢性胰腺炎,胃潰瘍,腸息肉,慢性肺纖維
發布於 2024-12-16 20:31
0評論
血管瘤是小兒最常見的先天性血管畸形,發病率約為3%-8%。它可以出現在人們各個部位,以皮膚、皮下組織最為多見,其次可見於口腔粘膜,肌肉,也可發生在骨骼、內臟、大腦等組織、器官。血管瘤具有快速生長的特點,特別是在生後第一年。儘管血管瘤是良性的,但它能破壞周圍組織,有些血管瘤呈浸潤性生長,從而造成兒童美容缺陷。另外也可導致功能障礙。在少許情況下,血管瘤又有惡性進程特點,可出現諸多的併發症如:潰爛、出
發布於 2025-01-25 11:41
0評論
一、乳腺纖維肉瘤患者宜吃食物 1、飲食應高蛋白低脂肪:乳腺纖維瘤的女性應多食高蛋白低脂肪的飲食,如奶製品、魚類、豆類、雞蛋等,高蛋白可以多補充體氨基酸,增加患者的營養和抵抗力,低脂飲食是為了避免脂肪攝入過多,堆積在乳房,加重乳房的負擔,加重病情,要少吃油膩食品、如過多的肥肉、豬油等。 2、多食含維生素豐富的食品:患病者應該多補充維生素,新鮮的水果蔬菜裡面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蔔、青菜、芹菜、蘋
發布於 2024-10-04 06:54
0評論
來源於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稱為肉瘤,多發生於皮膚、皮下、骨膜及長骨兩端。骨肉瘤以青年人為多,好發於四肢長骨之兩端,尤以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及肱骨上端最多見。       骨肉瘤發展迅速,病程短,開始在皮質內生長,可逐漸向骨髓腔發展,有時向外突破骨膜,侵入周圍軟組織,易引起病理性骨折。        肉瘤的症狀有:1.局部症狀。局部疼痛和腫脹或伴有局部皮膚紅、熱,關節積液,肢體或關節活動疼痛和受限等。
發布於 2024-08-14 10:00
0評論
1.避免有害物質侵襲(促癌因素)就是能夠幫助我們避免或儘可能少接觸有害物質。 肉瘤發生的一些相關因素在發病前進行預防,很多癌症在它們形成以前是能夠預防的,即大約80%的惡性腫瘤是可以通過簡單的生活方式改變而預防,繼續追溯,醫生所作的研究總結出90%的惡性腫瘤是由環境因素造成的,“環境因素”,“生活方式”即是指我們呼吸的空氣,喝的水,選擇製作的食品,活動的習慣和社會關係等。 2.提高機體抵禦腫瘤的
發布於 2024-12-16 20:51
0評論
1、局部表現 腫塊是瘤細胞異常增生所形成的,可以在體表發現或隱匿在深部,也可以看到器官(如肝臟、甲狀腺)或淋巴結的腫大。良性腫瘤所形成的腫塊生長較慢,表面光滑,界限清楚,活動度好;惡性腫瘤一般生長較快,表面不平,不易推動。 壓迫症狀常見於顱內、頸部、縱隔、腹膜後、椎管內等的腫瘤。如顱內腫瘤壓迫腦實質引起顱內壓增高,可造成頭痛、噁心、嘔吐、視覺障礙。甲狀腺的腫瘤可壓迫喉返神經,出現聲音嘶啞,若壓迫
發布於 2024-12-16 20:37
0評論
許多治療腫瘤的方法,如化學藥物治療、放射治療和手術都可加重性功能障礙。 Weinstein和Roberes報道了44例直腸癌病人術後的性功能狀態。只作直腸上段腫瘤切除,面保存完整肛門的病人,無論男女,性功能都無明顯妨礙。作經腹部會陰手術(包括全直腸廣泛的紉除,周圍淋巴組織和腸繫膜廣泛切除)的病人中,有3例婦女術後仍能進行性交,並可達到性高潮,但是所有的男性病人卻都發生了陽萎。作者認為,其原因是在
發布於 2024-09-05 03:30
0評論
纖維肉瘤系由不同分化程度的纖維組織構成的惡性腫瘤。纖維肉瘤不伴有軟骨、骨樣組織或骨的形成。骨的纖維肉瘤可繼發於畸形性骨炎、骨壞死、慢性骨髓炎或放射線照射。 纖維肉瘤可發生在損傷或燒傷瘢痕,骨髓炎瘻管和竇道,以及放射治療後(在放射治療後至少3年)。 治療 一般主要採用手術治療,依腫瘤範圍和臨床生物行為的不同,可作局部大塊切除,節段切除,截肢或關節解脫術,分化差的腫瘤預後極差,因局部手術治療不能取得
發布於 2024-10-04 06:4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