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療法
忌酒、辛辣飲食,糾正便秘。避免熱水燙洗、搔抓、摩擦止癢及使用鹼性肥皂。
2.手術療法
(1)瘙癢皮膚注射術:又稱肛周文身術。將長效麻醉藥(亞甲藍製劑)於肛周皮下和皮內點狀注射後,破壞皮膚淺表感覺神經末梢,皮膚神經末梢發生可逆性壞死修復過程,達到止癢目的。適於原發性肛門瘙癢症,若局部有炎症不宜注射。
操作方法:肛周皮膚常規消毒後,以長效麻醉藥(利布合劑)在距肛緣1cm外肛周皮膚瘙癢區皮內、皮下,均勻、點狀注射3~4
圈或局部浸潤注射,使注射後皮膚呈皮丘狀隆起並呈藍色,各皮丘互相連接,不遺留,總藥量可達20~30ml。若合併內痔、外痔、混合痔、肛裂等疾病,應一併手術處理。注射完後用幹紗布按壓肛周片刻,防止出血或藥液外滲。覆蓋無菌敷料,包紮固定。
(2)瘙癢皮膚切除術
操作方法:
①肛周及肛管內常規消毒,鋪無菌巾。於患者自覺最癢處皮膚,如右前、右後、左前、左後位分別做四個梭形切口,切口上自肛管皮膚下至瘙癢末梢皮膚。
②用剪刀剪除切口內皮膚及皮下組織,各切除區之間保留足夠正常的皮膚橋,切除深度以不損傷括約肌為度,切除皮瓣使呈丁香葉形。
③經切口用止血鉗從保留的皮膚與皮下組織之間做鈍性分離,離斷皮下神經末梢。
④充分止血,噴灑腎上腺素少許,外敷無菌紗布,加壓包紮固定。
(3)瘙癢皮膚切除縫合術:適於較小範圍、兩側對稱的原發性肛門瘙癢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