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餵養)過敏寶寶的媽媽們常呈現過度焦慮和糾結,就此我需要強調以下幾點:
一、嬰幼兒是食物過敏的易發人群
初生嬰兒的腸道免疫系統尚未成熟,腸道粘膜屏障功能不完善 容易對外來食物(如蛋白質等)產生過敏反應。據資料顯示,有一半就診的過敏兒童並沒有家族史。所以某種程度上說,這些就診的小兒是很大部分是生長髮育過程問題。當然,也需警惕存在某些感染、過敏性病或合併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謝遺傳性或先天解剖結構異常。
二、小兒食物過敏/不耐受的原因常是多因素的
即環境(如季節因素)、機體免疫狀態(如預防接種,其他內因:如正常腸道菌叢)、過敏原暴露(餵養)、遺傳因素(過敏體質和其他疾病基因多態性)。但每個就診患兒有不同的主要因素和主要矛盾方面。
不要把餵養奶粉種類作為唯一因素考慮更不要把皮疹(溼疹、急/慢性蕁麻疹)或大便外觀(粘便、血絲便、便秘)、便常規檢查(白細胞紅細胞或潛血)結果作為選擇餵養方式、奶粉品種的主要依據,甚至把正常大便作為追求目標,而忽視母乳優點和母親養育寶寶“成功生養教”目標(心身健康發育:體格生長、心理、智能和行為的完善發育)。
三、小兒食物過敏和不耐受的種類
1、速髮型:<1h,IgE介導;小計量即觸發,過敏反應較重,皮膚症狀、血絲便常見。
2、遲髮型:>24h-數天,T細胞介導(IgG)能夠耐受正常劑量,常見皮膚,胃腸道或呼吸道症狀。
3、混合或交替型:機制,典型症狀可在6-8小時後出現,胃腸道症狀常見。
四、食物過敏/不耐受表現
1、腹瀉/血絲便或直腸出血/嘔吐/拒食:生長髮育遲緩/便秘/腹痛;口腔過敏綜合徵如咽/唇/舌水腫;喘息/哮喘/咳嗽/鼻炎;溼疹/搔癢/皮疹/水腫/乾燥;急性過敏綜合包括休克狀態。
2、局部機制引發的症狀:如胃食管返流、反流性食管炎、直腸結腸炎 肛周炎或肛裂(因果關係有爭論)。(16%- 42%胃食管返流病史的患兒會出現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症狀包括:吞嚥不協調 嗆奶,嘔血,黑便、打嗝、噁心/噯氣,心動過緩、吸入,喉炎/喘鳴、聲啞等。
3、混合或繼發性機制誘發症狀:如長期過敏狀態,長期用藥(抗生素 益生菌 中成藥過度應用、疫苗相關性腹瀉),長期單一氨基酸奶粉餵養等。導致內源性或自身感染、自身炎症和自身過敏;菌叢紊亂 相對的酶(如乳糖酶)活性不足,腸蠕動紊亂、發育遲緩。症狀包括:易激惹、腹痛 睡眠不安 拒食 生長髮育障礙 缺鐵性貧血 喘息 呼吸暫停/嬰兒猝死綜合徵(國外報道) 。
五、目前認識偏移或誤區
1、家長和醫生對就診小兒的整體、動態狀態判斷不清。健康、亞健康(或生長髮育過程中問題)抑或疾病狀態判斷不清。急於下結論,以至過度就診、過度診斷、過度治療。
2、缺乏整合醫學、系統醫學的疾病觀。心急亂投醫 追求權威確診、過分關注實驗室檢查(反覆大便常規培養、追求結腸鏡、過敏原、分子生物系指標的西醫疾病確診),只注重藥物治療,奶粉製品選擇、媽媽如何避食。
六、思考和建議
1、提倡現代醫學的疾病觀(不是單一的西醫或中醫疾病觀)。
2、家長們觀念的更新:樹立對食物過敏整體表現和實驗室動態觀察記錄整理,(如同發達國家的媽媽們那樣,仔細寫好寶寶成長日誌、食譜;對動態的實驗,檢查結果整理記錄;慎重選擇處理母乳與奶粉餵養、預防接種和各種抗生素、益生菌等選用。須知:如何具體的餵養方式方法,如何轉化餵養方法等,這些細節是非常個體化的,媽媽們可以相互交流,但最終需“與寶寶同時成長”、“聽自己的!”。
3、專業和全科的接診醫生需要遵循疾病的規範化和個體化診斷治療疾病的原則(既要遵循當前的“指南”又要對具體就診的患兒作針對性具體分析)從“時代”角度,當前,不論是西醫、中醫都處於向“現代醫學”發展的時期,對疾病、感染、過敏、免疫等基本概念正在修正更新。另外,面對我國悠久的中華文化和眾多人口,走中西醫融合道路,才能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疾病診治越來越複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