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胃脹、反酸、燒心、腹痛……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生活,讓各種各樣的“腸胃不舒服”成了很多人甩不掉的“影子”。
但面對痛苦,多數人習慣了“忍一忍”,或者吃點藥緩解一下就過去了。殊不知,一時的放鬆警惕,很可能給胃腸道乃至全身埋下禍根。據統計,我國胃癌發病率居消化道惡性腫瘤之首,死亡率佔全身惡性腫瘤的第三位。而研究發現,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大、飲食無規律等生活習慣的改變,使年輕胃癌患者增加,有的人甚至二十幾歲就得了癌症。這些人很多因為忽略檢查,就診時已經是中晚期,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肚子”不舒服的原因五花八門,有良性的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結腸息肉,也可能是惡性的胃癌、食道癌、結腸癌等。要想杜絕隱患,胃鏡和結腸鏡是最準確、可靠的檢查手段。目前在歐美等西方國家,胃鏡、腸鏡已經成為健康體檢、門診或住院病人的常規檢查。但在中國,很多人一聽到胃鏡、腸鏡就覺得非常痛苦,一拖再拖,能不做就不做。這種過於誇張的恐懼心理,導致不少人疾病發展到不可逆轉的時候才來檢查。與日本相比,我國早期胃癌的診斷比例平均不超過10%,而日本雖然也是胃癌高發,但廣泛的胃鏡篩查使早期胃癌的診斷比例可達到50%~70%。
因此,建議有腸胃不適的人,最好儘早進行胃鏡和/或結腸鏡檢查。事實上,隨著內鏡技術的進步,無痛胃鏡及結腸鏡操作時間都已經明顯縮短,患者根本感覺不到太多的痛苦。此外,利用超聲胃鏡判斷病變的深度,對於侷限在黏膜層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變,還可以同時進行胃黏膜切除術或黏膜下剝離術的微創治療,免受手術之苦。通過結腸鏡檢查早期發現結腸息肉,判斷息肉性質、有無癌變,並及時進行電凝切除,也可以避免將來“開腹”。
需要注意的是,“不良嗜好+工作壓力+遺傳因素”的三聯危險因素,已明確列入胃癌高危險誘因,包括感染過幽門螺桿菌、吸菸喝酒、喜好鹽醃煙燻食物、家族胃癌史、惡性貧血等,長期的胃息肉、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等也可能惡變。因此,生活中要注意規律作息、調整壓力、健康飲食、遠離菸酒等。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脹、腹瀉、燒心、便血、大便不規律、體重消瘦等症狀時更要引起重視,40歲以上的人也最好定期進行胃鏡和結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