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0-16 20:42

  當蚊子叮咬病人或隱性感染者後,病毒進入蚊體內,隨後在蚊體內複製8~14天后即具有傳染性。具有傳染性的蚊子叮咬人體時,即將病毒傳播給人,造成感染患病。蚊子可終生攜帶和傳播病毒。

  在我國,傳播登革熱的主要媒介蚊蟲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伊蚊體色為黑色,頭部、胸部、腹部和足有銀白色或白色花斑,俗稱“花斑蚊”。

  人們對登革熱普遍易感。在流行季節,從非流行地區進入流行地區的人容易受到感染,如到東南亞等地旅遊、探親、勞務、經商者。登革熱病毒分為4型(Ⅰ、Ⅱ、Ⅲ、Ⅳ)。感染登革熱後對同型病毒有免疫力,並可維持多年;但患過由某一型病毒引起的登革熱,還可以感染另一型病毒。

登革熱如何傳播相關文章
登革熱是一種傳染性疾病,早期症狀較為明顯,需要仔細觀察和辨別。登革熱潛伏期有多久呢? 登革熱的潛伏期通常為2~15日,平均為6日左右。 登革熱可分為典型、輕型與重型登革熱。類型不同,在早期症狀表現上也有區別。 典型登革熱 1、發熱成人病例通常起病急驟,頭痛、發熱和眼球后痛,24h內體溫可達40℃。同時伴有背痛,周身骨、肌肉及關節痛,胃納減退、噁心、嘔吐,偶有腹痛、腹瀉或便秘等。伴面部、頸部、胸部
發布於 2024-10-16 20:22
0評論
登革熱(denguefever)是由伊蚊傳播登革病毒(denguevirus)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特點為急性起病,發熱,全身肌肉、骨、關節痛,極度疲乏,皮疹,淋巴結腫大及血液白細胞,血小板減少。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患者在發病1日至發病後3日內傳染性最強。少數患者在熱退後第3日還可從血液中分離到病毒。此外蝙蝠、猴、鳥類和狗等動物體內可檢測到登革病毒抗體,可能為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從而有可
發布於 2023-08-19 04:05
0評論
臨床表現 潛伏期2~15日,平均為6日左右。 (1)發熱 起病大多突然,體溫迅速達39℃以上,一般持續2~7日,熱型多不規則,部分病例於第3~5日體溫降至正常,1日後又再升高,呈雙峰熱或鞍型熱。兒童病例起病較緩、熱度也較低。發病時伴有頭痛、背痛和肌肉關節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狀。可有感覺過敏、噁心、嘔吐、腹痛、食慾差、腹瀉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狀。顏面和眼結膜充血,頸及上胸皮膚潮紅。發熱期可出
發布於 2024-02-22 12:37
0評論
登革熱患者宜食 1、急性期臥床休息,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湯,菜湯,藕粉,蛋花湯,面片等。 2、宜吃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如瘦肉、魚蝦、動物血、動物肝腎、蛋黃、豆製品以及大棗、綠葉菜、芝麻醬等。 3、給予高維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新鮮蔬菜、牛奶、肉湯、雞湯等。 登革熱患者忌食 1、忌辛辣刺激調味品,如辣椒、花椒粉、咖哩粉等。 2、忌菸、酒、咖啡, 3、產氣的食物如牛奶、豆漿以及含粗纖維多的食
發布於 2024-04-10 04:01
0評論
1、晚上睡覺時需要點上蚊香或者掛好蚊帳,避免夜間熟睡時候,被外面飛進來的蚊蟲叮咬,從物理層面上防止蚊蟲。 2、如果被蚊蟲叮咬之後,發覺有些頭暈、發熱症狀,應該馬上到醫院或者社區專門診所進行就診,不可拖延,避免炎症的加重而導致併發症。 3、平時應該注意飲食習慣,保證每日三餐的營養均衡,工作學習之餘,更應該多參加一些戶外體育運動項目,鍛鍊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從本質上預防登革熱的發生。 4、室內室外
發布於 2024-04-10 03:47
0評論
登革熱患者宜食 1、急性期臥床休息,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湯,菜湯,藕粉,蛋花湯,面片等。 2、宜吃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如瘦肉、魚蝦、動物血、動物肝腎、蛋黃、豆製品以及大棗、綠葉菜、芝麻醬等。 3、給予高維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新鮮蔬菜、牛奶、肉湯、雞湯等。 登革熱患者忌食 1、忌辛辣刺激調味品,如辣椒、花椒粉、咖哩粉等。 2、忌菸、酒、咖啡。 3、產氣的食物如牛奶、豆漿以及含粗纖維多的食
發布於 2024-10-16 20:36
0評論
1.典型(普通型)登革熱 (1)發熱:通常起病急驟,畏寒或寒戰,高熱,24~36h內體溫升高達39~40℃,多數患者表現為稽留熱或弛張熱,大部分患者經治療5~7天后,體溫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少數患者於發熱3~5天后體溫降至正常,1天后再度上升,稱為雙峰熱或馬鞍熱(saddlefever),發熱時常伴較劇烈頭痛,眼眶痛,肌肉,骨及關節疼痛,極度乏力,可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便秘等胃腸道症狀,患
發布於 2024-12-23 12:15
0評論
1.甚麼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通過蚊蟲叮咬在人群中傳播。主要傳播媒介是伊蚊(俗稱花斑蚊)。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經過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觸等傳播。夏秋季節由於高溫多雨,蚊蟲容易孳生,因此是登革熱的高發季節。 2.登革熱主要症狀和體徵? 起病急,高熱(39攝氏度以上),發熱時伴有較劇烈的頭痛、眼眶痛、骨關節肌肉痛,早期臉、頸、胸皮膚潮紅,極度乏力,可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發布於 2024-12-23 11:54
0評論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道,登革熱廣泛流行於熱帶和亞熱帶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東南亞、西太平洋地區、美洲、地中海東部和非洲等),其中以南美洲、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的國家如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緬甸、印度、不丹、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孟加拉等較為嚴重。 目前,輸入性病例是我國登革熱發生的主要原因。我國大陸近些年來不少地區都發現了來自國外流行區的輸入性病例,個別地方還引發了當地病例的發生
發布於 2023-08-19 03:45
0評論
滅蚊是切斷傳播途徑的最主要的一塊。首先保證屋子裡沒有積水,蚊子一般都在水裡產卵繁殖,有時候半個玻璃瓶就夠它產一窩的。 特殊時機注意屋內盛水容器的管理像花盆底座,閒置的盛水容器等。此外低層住戶還要注意房前屋後溝渠積水的處理。檢查紗窗是否破裂,紗窗是物理防蚊最好的措施,平時注意不要隨便打開紗窗,特別是在傍晚和晚上。在臥室也可以選擇掛上蚊帳,綠色環保。 使用蚊香或者噴霧劑對蚊蟲進行滅殺,懶人自有懶人的
發布於 2023-08-19 03:5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