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攜帶者”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很多非專業人員都講不清,到底甚麼是所謂的“攜帶者”呢?這個概念十分有必要跟大家講清楚。
我國乙肝過去最常見的感染途徑是母嬰傳播,由於過去對乙肝母嬰傳播沒有科學的認知,更沒有有效的阻斷方法,因此這是一個主要的感染途徑,但絕不是唯一的傳播途徑,乙肝還可以通過輸血、性傳播及其他密切接觸傳播。
5歲以前感染乙肝病毒,絕大多數會成為慢性感染者。5歲以後感染,絕大多數呈急性過程然後自愈。
乙肝病毒長期潛伏體內則成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這其中的一小部分表現為肝臟的損傷,也就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很大一部分並沒有明確的肝臟炎症,則屬於所謂的“攜帶者”。
攜帶者又分為兩種情況:
① “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肝功能正常,影像學檢查(包括B超、CT、核磁等)檢查均正常,但HBV-DNA(乙肝病毒核糖核酸)檢測呈陽性(大於最小可檢測值),這種情況被命名為“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由於攜帶病毒,而且往往水平較高,因此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同時也有一定的潛在危險,病情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進展。
② “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肝功能正常,影像學檢查(包括B超、CT、核磁等)檢查均正常,同時HBV-DNA(乙肝病毒核糖核酸)檢測呈陰性(低於最小可檢測值),這種情況被命名為“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由於乙肝病毒陰性,因此不具有傳染性,同時潛在危險較小,病情相對穩定。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
1.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狀態是動態變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在“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慢性乙型肝炎”這三種狀態下轉換。
因此,患者需要定期複查、檢測,明確自己所處的不同狀態。
2、不同狀態的轉換受到年齡、飲食、生活、情緒等各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造成免疫狀態的不同,從而導致不同的患病狀態。
3、既不可麻痺大意,又不必過分緊張。處於“攜帶者”狀態,不管是哪種“攜帶者”均表示目前肝臟並無炎症活動,也就是疾病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故不必過分緊張,尋求過度的治療。又不可高枕無憂,從而忽視了定期的病情監測。
4、攜帶者原則上不建議採取治療,第一個原因是目前對於攜帶者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尚無有效方法可使“攜帶者”變成“非攜帶者”。第二,攜帶者採用抗病毒等治療方法效果不佳,甚至會造成繼發耐藥等不良後果,所以冒然治療很可能比不治療還要糟糕。
5、對於攜帶者建議每半年至少系統複查一次,複查內容包括:乙肝五項、HBV-DNA定量,甲胎蛋白,肝功能,血常規、B超。強烈建議到專科醫院並採用敏感的試劑進行規範檢查。
本文系楊華升醫生授權發佈,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