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強普查與宣傳,爭取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 我們認為,雖然類風溼的致殘率高,但如能獲得早期診斷及早期合理的治療,仍可完全控制其發展甚至可能治癒。所以,只要臨床醫生對本病保持足夠的警惕性,不斷提高診療水平,控制本病的發展,是能夠減少殘廢率和增加勞動能力的。
(2) 預防感染 預防鏈球菌感染對有風溼中毒症狀、低熱為表現的類風溼與活動度低的病人尤其重要。預防辦法和風溼性關節炎一樣,常用長效青黴素,每月肌肉注射60萬~120萬單位,連用3~5年,至少1年;患上感、扁桃體眼、咽炎時,還要短期肌注青黴素或口服紅黴素7~10天,同時口服阿司匹林7~10天。患急性傳染病時,及時用抗生素治療。
(3) 根治感染 根治病灶性扁桃體炎、鼻附竇炎、慢性膽囊炎、慢性中耳炎、附件炎和齲齒等,以及結核、淋病和腸炎等腸道感染等,尤為重要。
(4) 避免誘因 避免受涼、受凍、受潮、精神緊張、過勞、失眠及性生活過度。避免玩水和用冷水洗衣、游泳等。
(5) 加強身體鍛鍊增強抵抗力 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如做保健操、練氣功,以及散步、打太極拳、用溫水擦身或溫水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