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共有100多種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作為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骨關節炎嚴重者可喪失全部活動能力。類風溼關節炎病程達到兩年者,其骨破壞率即為50%,病情嚴重者壽命大約縮短10年到15年。多見於中老年體力勞動者,主要症狀是患處疼痛、紅腫、發熱,嚴重危害患者正常生活。
手術治療
目前,骨關節炎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包括關節鏡手術、截骨術和人工關節置換術。
軟骨碎片脫落到關節腔內,形成遊離體,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關節鼠”,可採用關節鏡手術清除。關節鏡手術可以很好地鑑別和估計關節的病變程度,對關節腔進行灌洗和清理,能清除關節腔內的遊離體,使患者的活動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各種矯形截骨術是用以改善關節力線平衡的。脛骨截骨術主要用於膝關節內外翻畸形(即“O”型或“X”型腿)的患者,通過手術使彎曲的腿儘量恢復到正常狀態。
如果患者病情發展到嚴重階段,關節軟骨丟失嚴重,關節間隙過小,關節功能喪失,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經保守治療無效,應考慮人工關節置換,主要是人工膝關節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通過關節置換能比較好的恢復關節的活動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創傷較大,置換的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也有一定限度,並且手術費用較高。
物理治療
骨關節炎屬於非細菌性炎症,主要發病的病理特點是由於關節組織的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組織細胞的營養供給不良,致使組織細胞發生病變,微波熱療是近些年國內外開展非常成功的理療手段,對細胞功能的康復和致炎物質的清楚,有非常好的療效,很多骨性關節炎得到藥物所實現不了的療效。主要臨床表現:
人體組織吸收由體外穿透的電磁波,組織溫度得到提升,導致血管擴張,打通阻滯的毛細血管的血液循環,從而促進炎症的吸收和受損細胞的修復。
通過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白細胞、巨噬細胞等的免疫作用,實現消炎和消腫的作用。
使人體組織的酶類回覆正常的工作,保證了正常的新陳代謝。
輔助治療
輔助治療是患者的關節疾病處在早、中期時,配合藥物治療使用的一種方法。輔助治療,就是平時我們說的理療和體療,比如烤電、推拿、按摩、針灸等一系列方法。雖然輔助治療對骨關節炎沒有根本性的療效,但可以減輕患者局部的不適,對患者有鎮靜、鬆弛和止痛的作用。
同時病人應當積極自我保健,注意減肥,適當鍛鍊,如進行遊泳、騎自行車等運動。避免不正確的姿勢以及有害關節的動作,如登山、長時間伏案等。保護關節,減少負重,如在膝關節使用護膝,久坐站起時藉助支持物等。在活動時,可利用柺杖、步行器協助活動或行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