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1-15 05:24

  中耳炎是兒童多見的一種耳部疾病,由於小兒的中耳炎嚴重的危害到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給孩子做好中耳炎的預防工作,儘量的避免中耳炎的病發,中耳炎的出現帶給患者很多的痛苦,而且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耳邊會經常出現一些聲響,帶來患者的侵害也是相當嚴重的,有很多的朋友在認識中耳炎的時候就會陷入到誤區當中,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中耳炎的相關誤區有哪些呢。

  1.沒有耳痛、耳道溢膿就不是中耳炎,目前臨床上已將中耳炎分成急性、慢性細菌性(化膿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膽脂瘤型中耳炎幾大類,化膿性中耳炎耳道溢膿是其主要症狀,急性期有耳痛是符合我們傳統的中耳炎概念的。但分泌性中耳炎則無耳道流膿症狀,也較少出現耳痛,可僅有耳悶、聽力下降症狀,主要是由咽鼓管阻塞中耳鼓室出現負壓造成滲出而引起的,由於滲出液是非細菌性的一般不出現耳痛和化膿,所以本病易被漏診、誤診。

  2.耳道“出水”流膿就是中耳炎,現在知道其他耳科疾病也會有“出水”流膿的症狀,如外耳道炎有時就表現耳道“出水”,伴有細菌感染時會有流膿的症狀,與中耳炎的主要區別就是前者鼓膜完整無穿孔的表現。外耳道炎原因很多,如反覆挖耳、糖尿病真菌感染、耳道狹窄進水等,尤以挖耳比較多見。外耳道毛囊炎形成癤腫破潰也可引起耳道流膿,耳道檢查及追問既往病史多能鑑別。

  3.中耳炎手術容易造成面癱,能不做盡量不做,由於耳科醫生的操作水平有差異,間或有手術後面癱的報道,且面癱影響面容易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由於面神經就走行在中耳鼓室和乳突腔,手術中從面神經表面剝離病灶難免會刺激神經引起水腫,只要及時處理一般不會發生面癱。

  4.耳道流膿時,不宜手術,以前由於受醫療技術水平的限制,大多數慢性中耳炎和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採取藥物保守治療,若手術需在停止流膿3月到半年以上,但往往由於中耳乳突炎性病灶沒有徹底根除很容易復發流膿鼓膜再次穿孔。.

  5.治療中耳炎,只要吃吃抗生素就可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是要治療其誘因,如鼻炎、鼻竇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可用滴鼻劑中成藥抗生素等藥物,有鼻息肉、鼻腔鼻咽腫瘤、鼻咽重度增殖體肥大等要進行手術。

  6.中耳炎手術可以完全恢復聽力並消除耳鳴,由於中耳炎病程多較漫長,長期炎性或膽脂瘤病灶的刺激和破壞可以影響內耳系統出現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害,並出現耳鳴,中耳炎鼓室成形手術雖可完全清除病灶達到停止流膿的效果,甚至可以聽骨重建,但也僅能部分或大部分恢復因聽骨損害鼓膜穿孔引起的聽力下降,對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害的部分卻不能提高,也不會直接減輕耳鳴症狀。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則大多可能轉為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按患病時間、病情輕重不同分為三種:單純性,膿瘍性和膽脂瘤性。它們共同的表現是均有耳流膿,反覆不止,有時膿液中還混有血性分泌物;另外,有耳鳴及聽力下降,如果出現併發症,會有眩暈和頭痛。所以患上中耳炎一定要及時治療。

  關於中耳炎的相關誤區先給大家介紹到這裡了,此病是可怕的,生活中我們應當清楚的瞭解中耳炎的知識,注意保護自己的聽力,一定要遠離病因,而且在生活當中大家應當正確認識該病,還要注意進行一些中耳炎的預防工作。

中耳炎的認識誤區有哪些相關文章
 誤區1:“老掉牙”是正常現象,不可避免的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目標是“8020”,即80歲的老人至少應有20顆功能牙(即能夠正常咀嚼食物,不鬆動的牙)。可見,老掉牙並不是正常現象.事實上也是可以避免的。西方人有個好習慣:定期到牙診所,牙齒沒病也看醫生。儘可能地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這其實是一筆比較划算的經濟賬,因為即使你三個月看一次牙醫,但在牙齒上花錢的總量,加起來也會比得
發布於 2023-01-29 04:20
0評論
進入冬季,氣壓較低,空氣乾冷,不少人開始吃辣、喝酒、吃肉,於是很多人的痔瘡又犯了。痔是常見病、多發病,俗話說“十人九痔”。一半以上的人都有肛門直腸疾病,其中以痔瘡的發病率最高。辣椒和酒對直腸黏膜有直接的刺激作用,過度吃辣或過量飲酒都會引起直腸黏膜充血、擴張而形成痔瘡。另外,痔瘡還與起居不定時、溼熱、久忍大便、久洩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吃油膩的肉類易引起便秘,長期便秘也是導致肛腸病的重要原因。所以一
發布於 2024-10-15 17:13
0評論
初起,胞瞼微癢痛,近瞼弦部皮膚微紅腫,繼之形成侷限性硬結,並有壓痛,硬結與皮膚相連。若病變發生於靠小眥部者,紅腫鍁痛較劇,並可引起小眥部白睛赤腫。部分患者可伴有耳前或頜下淋巴結腫大及有壓痛,甚至伴有惡寒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   本病輕者可於數日內自行消散,重者3—5日後,於瞼弦近睫毛處出現黃白色膿頭,形如麥粒。待腫瘍潰破,膿出則痛減腫消。發於瞼內面者,赤痛較重,常見瞼內局部充血,並露出黃色膿點
發布於 2022-12-10 11:28
0評論
雞眼認識誤區 初起,胞瞼微癢痛,近瞼弦部皮膚微紅腫,繼之形成侷限性硬結,並有壓痛,硬結與皮膚相連。若病變發生於靠小眥部者,紅腫鍁痛較劇,並可引起小眥部白睛赤腫。部分患者可伴有耳前或頜下淋巴結腫大及有壓痛,甚至伴有惡寒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 本病輕者可於數日內自行消散,重者3—5日後,於瞼弦近睫毛處出現黃白色膿頭,形如麥粒。待腫瘍潰破,膿出則痛減腫消。發於瞼內面者,赤痛較重,常見瞼內局部充血,並露
發布於 2023-05-01 08:35
0評論
概述 牛皮癬是非常常見一種皮膚性疾病,也是頑固性的皮膚性疾病,短時間內治療是非常困難的,牛皮癬這個疾病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症也可能會導致局部發炎感染的現象,所以應該及時進行檢查和治療,出現了牛皮癬最好應該在發病早期進行檢查和治療,避免出現治療疾病的誤區,可能會導致疾病更加嚴重現象,牛皮癬並不是頭皮方面的問題,所以應該及時進行調理和治療。 步驟/方法: 1、 牛皮癬該患者應該有一個好的治療疾病
發布於 2024-06-29 22:35
0評論
一提起前列腺癌,就有關於它的諸多疑問:如何預防?如何做到及早發現?是否存在最有效的方法來治癒它?以及是否需要治療?以下是來自Fred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以研究提供的信息關於前列腺癌的六大常見認識誤區,以幫助人們分清事實和傳言。認識誤區之―:吃番茄醬和紅粉意醬番茄類食品可以預防前列腺癌。Hutchinson中心癌症預防計劃兼一個全國性的前列腺癌預防專家組副主任AlanKris
發布於 2023-01-08 18:46
0評論
誤區一:有甚麼藥方可以戒酒 對於早中期酒精肝,戒酒是惟一的治療方法。一般輕度酒精肝戒酒三四周後就可改善症狀,有肝功能異常者可配合用些保肝解毒藥,如還原型谷胱甘肽、硫普諾寧等,半年後轉氨酶會慢慢下降。 但喝酒容易戒酒難。楊國紅說,醫學界目前還沒研究出一種立竿見影的戒酒藥,想靠藥物、偏方戒酒其實是一種誤區。當然,長期喝酒的人你讓他突然停下來,他會很難受,出現戒斷症狀。如失眠、煩躁、吃不下飯,甚至震顫
發布於 2023-01-14 21:59
0評論
1.把婚後初期幾次性生活失敗當作陽痿。這種情況頗為多見,尤其新婚之夜,過於興奮、勞累,甚至酒醉;或因新婚階段夫婦之間配合欠缺,引起一時勃起功能不佳,於是在腦海中留下自己性能力不濟的陰影。這種情況很容易引起以後的真性陽痿。 2.把不能引起女方情慾高潮及快感視為陽痿。這是更大的錯誤,只要男方陰莖能勃起,順利通過性交動作完成射精及達到情慾高潮,便不是陽痿。男女性功能特點之一即是“男快女慢”,所以男方如
發布於 2022-12-05 22:47
0評論
隨著近幾年骨質疏鬆疾病知識的普及,公眾對於骨質疏鬆症的知曉率有明顯的提升,但是如何正確治療,仍存在不少認知誤區。許多人認為“腎結石病人要限制鈣的攝入,因為腎結石的成分80%是鈣”。實際上,近年來的研究證實,這完全是一個誤解,而真相卻剛好相反,補鈣不僅不會增加結石的可能,反而會減少患腎結石的風險。誤區一:長期補鈣易患結石美國一項對於45510名男性歷時四年的追蹤研究顯示,每天平均攝入1326毫克鈣
發布於 2022-10-09 18:23
0評論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本病主要侵犯皮膚和神經,出現皮膚丘皰疹,成簇單側發生,常伴明顯刺痛。民間常稱為“蛇串瘡、纏腰火丹”。本病在解放以前沒有特效的辦法,治療非常困難,療效也不佳,遺留後遺症的機會也非常多。所以民間流傳著很多現在看來不合時宜的方法或認識誤區。下面就這些誤區逐一介紹。 一、“蛇串瘡在醫院裡看不好,一定要“斬”才能好” 帶狀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皮膚病。以前經
發布於 2024-10-19 09:4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