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年骨質疏鬆疾病知識的普及,公眾對於骨質疏鬆症的知曉率有明顯的提升,但是如何正確治療,仍存在不少認知誤區。許多人認為“腎結石病人要限制鈣的攝入,因為腎結石的成分80%是鈣”。實際上,近年來的研究證實,這完全是一個誤解,而真相卻剛好相反,補鈣不僅不會增加結石的可能,反而會減少患腎結石的風險。
誤區一:長期補鈣易患結石
美國一項對於45510名男性歷時四年的追蹤研究顯示,每天平均攝入1326毫克鈣的人比每年攝入516毫克鈣的人患結石的機會減少三分之一。而一項對9173名女性連續12年的調查也表明,高鈣飲食者比低鈣飲食者患腎結石的可能性減少了35%。
在醫學上,引發腎結石的原因有很多,不是體內含鈣多了就容易患腎結石,發生腎結石的原因是人體中鈣代謝發生了紊亂,造成不正常的“鈣搬運”所致。當鈣代謝紊亂時,隨著骨鈣減少,而血鈣和軟組織的鈣卻增加了,軟組織中鈣過多會造成結石、高血壓、動脈硬化和老年性痴呆。然而,長期適當補鈣的話,可幫助血鈣穩定,改善鈣代謝,避免造成不正常的“鈣搬運”,最終降低血鈣和軟組織中鈣的含量,反而減少結石的發生。
誤區二:治骨質疏鬆,最好辦法是補鈣
有些人害怕結石而不敢補鈣,卻有另外一些人走向另一極端,覺得出現骨質疏鬆後,每天補鈣、多曬太陽是最好的辦法。然而,人體的骨骼是一個不斷新陳代謝的東西,骨骼的生長就像是建房子,負責建房子的叫成骨細胞,他專門是用來建房子的,另外一個是破骨細胞,就想城管一樣,是來拆房子的,不過大家也不要恨他,雖說他破壞骨頭引起骨質疏鬆,但是如果沒有他破壞骨頭,那麼骨頭就會像腫瘤一樣無限制生長了,所以說人體永遠都是一個平衡的機體。鈣的代謝是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起作用的結果,單純補鈣效果並不好。骨質疏鬆患者體內破骨細胞的作用超過了成骨細胞的作用,此時補鈣,就像獲得了修補牆壁用的水泥,而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就像是泥瓦匠,將鈣“砌到牆壁”裡,因此只有將抗骨質疏鬆藥物與補鈣相結合,才能取得良好療效。
誤區三:女性治骨質疏鬆只能靠雌激素
雌激素對破骨細胞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女性採用雌激素治療骨質疏鬆,效果很好。然而有些女性誤以為,對抗骨質疏鬆只能靠雌激素,自己曾患乳腺癌或乳腺癌潛在高危人群,無法採用雌激素替代療法,只能聽天由命。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雌激素只是治療骨質疏鬆的一種方法,不適合雌激素替代療法的骨質疏鬆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性地應用活性維生素D、雙磷酸鹽製劑、降鈣素等,同樣可以治療骨質疏鬆症。
誤區四:年輕人不會有骨質疏鬆風險
年輕人不會患骨質疏鬆?NO!有些年輕人也會出現骨質疏鬆,尤其是年輕女性。如果年輕時期忽視運動,常常挑食、偏食、節食,導致飲食鈣的攝入少、身體瘦,如果同時有抽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就會造成自身骨量峰值和骨質質量較差。因此,骨質疏鬆要從早預防,別等年老後悔。
簡而言之,人體就像一個儲存鈣的銀行,想遠離骨質疏鬆,就得好好注意自己鈣銀行的收支平衡,做到“40歲前多存點”,讓峰值骨量儘可能高;“ 40歲後少花點”,讓骨質流失得儘可能慢些。若你正當盛年,留給你“勇攀骨量高峰”的時間已所剩無幾。若你已到更年期,亟需爭分奪秒開始預防。
誤區五:補鈣要多喝骨頭湯
骨頭裡面的鈣不會輕易溶解出來。實驗證明,在高壓鍋蒸煮兩小時之後,骨髓裡面的脂肪紛紛浮出水面,但湯裡面的鈣仍是微乎其微。當你大量的喝骨頭湯後,增加的不是骨頭裡的鈣,而是身上的肉肉。有一種辦法可以試試:先加上半碗醋,再慢慢地燉上一兩小時。醋可以有效地幫助骨鈣溶出。需要注意的是:這時一定不要用高壓鍋,最好用砂鍋燉,避免骨頭湯中含過多的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