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1-20 00:37

  (1)藥物坐浴若息肉發生於直腸部位而息內脫出,月糜爛滲流血水的.可用薔參15g、蛇床子20g、地膚子15g、土獲冬30g1黃柏15s、蒼木15g、五倍子15g,包袋後水泡外洗30分鐘,然後將息肉納入肛內。

  (2).中藥灌腸若息肉發生於結腸者,可用烏梅15g、二稜15g、文術15g、白及12g、石榴皮12g、馬齒覓15g、敗醬草12g、紅藤10g、桂枝l0g,每劑濃煎200ml分鐘灌腸,日2次,每次保留40分鐘以L,半月1療程。

  (3). 烏梅、五倍子、五味子、牡蠣、夏枯草、浮海石、紫草各15克,水煎濃汁50毫升,保留灌腸,每日1次。

  (4).理氣活血,化瘀散結。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生黃芪20克,全當歸10克,赤芍15克,地龍六條,川芎10克,桃紅各12克,牛膝10克,穿山甲8克。腹脹、肛門下墜加枳實10克,木香8克。

結腸息肉的中醫辨證治療 相關文章
實熱赤帶 主證:帶下量多,色赤,或似血非血,質粘稠,有臭味,伴有下腹脹痛,煩躁易怒,口乾喜冷飲,便秘尿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 分析:多因下焦溼熱之氣蘊於帶脈之間,損傷胞絡及帶脈,故帶下量多,色赤,或似血非血;溼熱蘊蒸則質粘稠,有臭味;胞脈受損則下腹脹痛;溼熱內蘊,津液不得輸布則口乾喜冷飲。便秘尿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均為溼熱之候。 虛熱赤帶 主證:帶下量多,色赤,或似血非血
發布於 2023-04-14 14:28
0評論
1、苦參煮雞蛋苦參60克,雞蛋3個,紅糖60克。苦參水煎取汁,加入雞蛋、紅糖同煮,待熟後去雞蛋殼,連湯一次飲服,每日1次,連續5—7天。 2、香蕉蒸冰糖香蕉2根,冰糖適量。香蕉去皮和冰糖一起放入大碗,加少許開水,上籠蒸1小時即成。可清肺潤腸。 3、四川王晉祥醫師提供大腸息肉治療驗方【方藥】烏梅、黨參各15g,黃連5g,殭蠶10g,當歸、赤芍、地榆各12g,牡蠣24g,甘草6g。 【適應症】多發性
發布於 2024-11-28 03:28
0評論
結腸息肉的病情演變及轉歸,應根據其病理類別而定,常見幾種病變的轉歸與預後簡述如下:腺瘤,由於可能為多發性或有惡變並存,而且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一定條件下,良性息肉樣惡變都會發生惡變。 1、多發腺瘤直徑大於2.5cm,或手指、器械觸之較硬,或充血明顯,或表面有潰瘍,即應考慮有惡變的可能性,而其惡變的可能性應與腺瘤性質和大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除炎
發布於 2024-03-15 09:26
0評論
1.手術治療 (1)單個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檢同時進行。 (2)多發息肉或息肉較大有惡變徵,可經肛門肛窺腸鏡進行病理活檢,以除外惡變。 (3)低位或長蒂脫出息肉可用肛窺,直乙鏡,套扎或經肛門直接切除。 (4)廣基或多發息肉可經腹、會陰、骶尾部行腸壁腸段部分切除。 (5)高位息肉可行纖維結腸鏡高頻電切。 (6)息肉有癌變應按腫瘤行根治性切除術。 2.藥物治療 (1)一般小量出血,以口服抗生素及止血藥
發布於 2024-11-28 03:14
0評論
氣虛證的治療 主證:月經量多,色淡紅,質清稀,面色白,肢軟無力,氣短懶言,小腹空墜,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益氣固衝攝血。 方藥:舉元煎加減:若出血多,兼有口乾欲飲者,加五味子、烏梅以酸甘化陰,生津止渴,且又能收斂止血。若出血多,兼大汗淋漓,四肢發涼者,加紅參、附子以回陽救逆,益氣固脫。 溼熱證的治療 主證:經血量多,色鮮紅或深紅,質稠,或兼經期延長,帶下量多,有臭味,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發布於 2023-09-08 06:40
0評論
氣虛證的治療 主證:月經量多,色淡紅,質清稀,面色白,肢軟無力,氣短懶言,小腹空墜,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益氣固衝攝血。 方藥:舉元煎加減:若出血多,兼有口乾欲飲者,加五味子、烏梅以酸甘化陰,生津止渴,且又能收斂止血。若出血多,兼大汗淋漓,四肢發涼者,加紅參、附子以回陽救逆,益氣固脫。 溼熱證的治療 主證:經血量多,色鮮紅或深紅,質稠,或兼經期延長,帶下量多,有臭味,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發布於 2023-09-22 14:56
0評論
1.家庭性結腸腺瘤性息肉病又稱家族性結腸息肉病或家族性腺瘤病。 本病屬常染色顯性遺傳性,外顯率為50%,估計每7000—10000新生兒中有1人發病,國內已有多個家系的報告,亦有20%無家族史,可能是基因突變發生的新病例,發病年齡在20歲左右,開始只有少數息肉,以後進行性增加,大小不一,腺瘤無蒂呈半球形,少數有蒂或呈絨毛狀,分佈常密集,排列有時呈串,總數大於100枚,可見於全結腸或直腸,常見症狀
發布於 2024-11-28 03:21
0評論
一、症狀特點:慢性結腸炎有腹瀉和膿血便症狀;而結腸息肉80%無症狀,20%有症狀者其症狀主要是腹瀉和血便(潛血陽性或肉眼血便),一般便中無膿。 二、病變特點:用結腸鏡檢查,慢性結腸炎的病變範圍廣,嚴重併發症多(如穿孔、大出血、巨結腸等),腸道病變主要是充血、水腫、糜爛潰瘍和假息肉形成;結腸病變主要是息肉形成,腸粘膜一般無其它異常。 三、息肉特點:通過結腸鏡對息肉取材活檢,根據其組織結構,結腸息肉
發布於 2024-02-26 21:37
0評論
1、症狀特點:慢性結腸炎有腹瀉和膿血便症狀;而結腸息肉80%無症狀,20%有症狀者其症狀主要是腹瀉和血便(潛血陽性或肉眼血便),一般便中無膿。 2、息肉特點:通過結腸鏡對息肉取材活檢,根據其組織結構,結腸息肉主要可分為三型:結腸腺瘤樣息肉(又稱新生物息肉),炎症性息肉,化生(增生)性息肉。慢性結腸炎的息肉,是炎症水腫的粘膜被周圍下陷的深潰瘍或纖維組織所包圍而形成的隆起物,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息肉,故
發布於 2024-06-23 01:56
0評論
息肉屬於良性腫瘤的一種。不過那些生長在皮下的囊腫、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內的肌瘤等,也可引起體表的隆起,但不屬息肉範疇。醫學上一般按出現的部位給它命名。如長在聲帶上的稱"聲帶息肉",出現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以此類推。若某一部位有兩個以上的息肉,又稱"多發性息肉"。腫瘤是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的刺激下,局部的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形成的細胞和正常的細胞有
發布於 2024-11-20 00:2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