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1-28 06:06

  黃芪紅棗太子參湯

  【材料】:黃芪15克、紅棗7枚、太子參10克。

  【做法】:將黃芪、紅棗、太子參加適量水煮30分鐘,每晚臨睡前或清晨空腹時代茶給孩子喝。

  【功效提示】:這款湯有補肺健脾的功效,適宜反覆感冒的孩子吃

  銀耳太子參燉鹿肉

  【材料】:銀耳50克,太子參15克,鹿肉300克,姜10克,清湯1200克。

  【調味料】:鹽5克,雞精3克,糖1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銀耳、太子參分別用溫水漲發好,鹿肉切蠶豆丁大小汆水,薑切片待用。

  2.將淨鍋上火,放入清湯、太子參、銀耳、鹿肉、薑片,大火燒開轉小火燉50分鐘調味即成。

  【功效】:鹿肉營養豐富,長期食用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對面黃體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銀耳可養陰生精,潤肺健脾,對陰液虧虛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太子參燉柴雞

  【功效】:滋陰補虛,溫中益氣。特別適於秋冬女性進補,調養產後虛弱等。

  【原料】:太子參8克,柴雞250克

  【調料】:鹽、蔥、姜、料酒適量

  【做法】:

  1.將柴雞切塊,在沸水中焯後,將水倒掉。

  2.將柴雞與太子參一起,放入蔥、姜、料酒,加清水燉約2個小時,至熟透後加入鹽稍煮幾分鐘即可。   禁忌:高血壓及腎炎、胃炎患者不宜多食。

  適合人群:體虛或產後虛弱的女性。

  太子參燉田雞

  【材料】:田雞350克,瘦肉50克,太子參50克,枸杞子10克,姜10克,清湯700克。

  【調味料】:鹽5克,雞精3克,糖1克。

  【做法】:

  1.田雞宰殺斬塊汆水,瘦肉切豆丁大小汆水,太子參用清水泡發好,薑切片待用。

  2.將淨鍋上火,放入清湯丶薑片丶太子參丶枸杞子丶瘦肉丶田雞,大火燒開轉用小火燉30分鐘調味即成。

  【功效】:太子參含多種氨基酸丶果酸丶澱粉丶維生素丶皂苷等成分,能消水腫丶化痰止咳,對心悸自汗丶病後體虛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太子參的吃法相關文章
現介紹幾則食療藥膳方,供選用:銀耳太子參銀耳15g,太子參25g,冰糖適量。將銀耳泡開,洗淨,太子參布包,同冰糖加水適量燉至銀耳熟,去藥包飲用,每日1劑。可益氣養陰、寧心安神,適用於心慌、氣短。 百合雙參湯百合、太子參各25g,北沙參20g,飴糖50g。將二參布包,同百合水煎取汁,去藥包,調入飴糖,拌勻服食。可補氣止汗,適用於氣虛所致的自汗、體虛、氣短、口渴等。 茭白太子參炒鱔絲茭白、鱔魚絲各2
發布於 2024-04-21 00:35
0評論
性味歸經 性味:甘,微苦,微溫。 《本草再新》:“味甘,性溫,無毒。” 《飲片新參》:“甘潤,微苦平。” 《中藥志》:“甘苦,微寒。” 歸經:入肺、脾經 《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經。” 功效主治 補益脾肺;益氣生津。主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倦怠無力;氣陰兩傷;乾咳痰少;自汗氣短;以及溫病後期氣虛津傷;內熱口渴;或神經衰弱,心悸失眠,頭昏健忘,小兒夏季熱 用於脾氣虛弱、胃陰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
發布於 2024-04-21 00:48
0評論
太子參具有氣陰雙補的作用,用於治療少氣懶言、精神疲憊、稍有活動就汗出較多,面色較紅、夜間汗出較多,心煩、口乾咽燥等症狀。一般用量每天10-30g,大劑量用到60g即可。本品尚未見到明顯的副作用,但沒必要超過60g,避免浪費藥材。 看完了上面關於太子參的副作用這個問題的詳細答案,相信很多朋友對於太子參已經大致有認識和了解了。其實太子參的副作用是相對比較小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一般來說每天的用法用量
發布於 2024-04-21 00:28
0評論
所謂凡藥三分毒,大家都覺得凡是藥材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雖然太子參的功效和作用都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它的副作用問題也是很多朋友所擔心的。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太子參的副作用問題。 太子參,又名孩兒參、童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高15-20釐米,塊根長紡錘形,白色,稍帶灰黃。莖直立,單生,被2列短毛。莖下部葉常1-2對,葉片倒披針形,頂端鈍尖,基部漸狹呈長柄狀,上部葉2-3對,葉片寬卵
發布於 2024-11-28 06:27
0評論
1、用於脾氣虛弱、胃陰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氣,養胃陰。常配山藥、石斛等同用。但其補益脾氣之力不及黨參。 2、用於氣虛津傷的肺虛燥咳及心悸不眠、虛熱汗多。能益氣生津。治氣虛肺燥咳嗽,配北沙參、麥冬等,治氣陰兩虛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棗仁、五味子等。但其補氣益陰生津之力,均弱、於西洋參。太子參為石竹科植物,與人參不同科屬,功效雖似人參,但藥力薄弱,須大劑量持續服用,才能見效。 太子參雖補力平和,但
發布於 2024-04-21 00:42
0評論
太子參為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縷,以塊根入藥。太子參又稱為孩兒參、童參,是人參的一種。太子參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那麼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有哪些呢? 太子參藥性平和、味甘,有補氣生津的作用。現代研究:出自《中國藥用植物誌》,本品含太子參多糖及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常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食慾不振、乾咳少痰、病後體虛、盜汗、夜間驚哭、小兒夏季熱等。實驗研究證實,太子參可以提高免
發布於 2024-11-28 06:13
0評論
太子參是人參的一種。藥性平和、味甘,有補氣生津的作用。常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食慾不振、乾咳少痰、病後體虛、盜汗、夜間驚哭、小兒夏季熱等。實驗研究證實,太子參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常服用太子參可以增強寶寶體質,長期服用未見有副作用。 因寶寶的個體差異給寶寶服用須慎重,具體的用法和用量請向醫生諮詢)具有補氣生津作用的人參、黨參、西洋參相比,太子參滋補的藥力要差一些,但它的長處在於藥性十分
發布於 2024-11-28 06:34
0評論
太子參性平、味甘、微苦,有補氣生津的作用,在中醫臨床上使用非常廣泛。一般素有口乾、煩躁、心悸、失眠、乏力、食少、手足心熱等氣陰兩虛症狀的病人均可使用,它既可與其他藥物配伍,又能單味煎水溫服,常用劑量為10~30克,可根據病情適量加減。那些久病、體弱之人脾胃被傷,出現飲食減少、乏力、自汗等症狀時,可用其配伍山藥、扁豆、谷芽等有健脾、消食作用的藥物,或取太子參15克、蓮子20克,加水上鍋煮至蓮肉爛熟
發布於 2024-04-21 00:55
0評論
太子參有補氣生津的作用,在中醫臨床上使用非常廣泛目前已被衛生部確定列入“可用於保健食品的中藥材名單”。秋冬可以適當用太子參作為食療,滋補身體。太子參還具有補氣斂陰從而達到收斂汗液的效果。一般素有口乾、煩躁、心悸、失眠、乏力、食少、手足心熱等氣陰兩虛症狀的病人均可使用,它既可與其他藥物配伍,又能單味煎水溫服。 太子參泡水喝的功效?太子參味甘、微苦而性平,偏微寒,既能益氣,又可養陰生津,且藥力平和,
發布於 2024-11-28 06:20
0評論
治痛經益母草30~60克、延明索20克、雞蛋2個,加水同煮,雞蛋熟後去殼再煮片刻,去藥渣,吃蛋飲湯。經前,每天一次,連服5~7次。治閉經益母草90克、橙子30克、紅糖50克水煎服。每天一次,連服數次。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益母草50克、香附15克,雞蛋2個,加水適量同煮,熟後去蛋殼再煮片刻,去藥渣,吃蛋飲湯。每天一次,連服4~5天。治產後腹痛益母草50克、生薑30克、大棗20克、紅糖15克,水煎服。每
發布於 2022-10-23 14:1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