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流感是由豬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傳染性的呼吸道傳染病。
流行特點: 豬流感多發於寒冷的冬春季節,特別是當寒潮突然降臨,陰冷潮溼的養殖環境常使生豬突然發病,疫病傳播迅速,一般多呈良性經過,死亡率低。各種年齡的豬均易感。病豬和帶毒豬是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
臨床症狀: 病豬體溫突然升高達40~43℃,精神不振,不願活動,食慾減退或不食,眼結膜潮紅,流淚,咳嗽,打噴嚏 ,鼻黏膜充血,鼻內有分泌物,呼吸急促,並呈明顯的腹式呼吸。若無併發感染,一般可在7~10天痊癒。如果生豬抵抗力降低時,常可感染巴氏桿菌、嗜血桿菌、鏈球菌等其他疾病,造成繼發肺炎、胸膜炎等疾病,如不及時對症治療,常常導致死亡。
剖檢症狀: 剖檢可見從鼻腔到細支氣管有嚴重的滲出性炎症。咽喉充血、水腫,氣管內有大量泡沫狀粘液,有時混有血液。肺呈紫紅色,膨脹不全,有血樣浸潤病灶。因繼發感染死亡的豬,可見化膿性支氣管炎、纖維素性肺炎、胸膜炎或心包炎等症狀。
防治措施: 目前尚無預防本病的有效疫苗和治療方法,主要靠平時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豬舍清潔、乾燥。一旦發病,常採取對症療法。
1. 加強飼養管理。密切注意天氣變化,注意防寒保暖,為生豬創造良好的條件。在寒潮降臨天氣驟冷時,可在豬舍鋪墊乾草,做到勤換墊草,保持圈舍清潔乾燥。
2、強化預防消毒。定期用2%~4%的燒鹼水對生豬圈舍及用具進行消毒。
3、加強自我封鎖隔離措施,防止健康豬與病豬接觸。凡新引進生豬必須隔離飼養,一般隔離觀察二週,確認無病後方可併入原豬群。
4一旦發生該病,應立即隔離治療,同時對豬舍、用具用5%的燒鹼液消毒,並將豬糞進行堆積發酵。
對症療法:對病豬採取解熱鎮痛、抑菌消炎的辦法進行治療。可肌注安乃近或複方氨基比林或黃芪多糖或複方柴胡注射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