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03 19:56

  脾胃溼熱與肝膽溼熱的同點:

  1、病因雷同脾胃溼熱與肝膽溼熱多由感受溼熱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膩,釀溼生熱所致;

  2、都有納呆、嘔惡、腹脹等脾胃症狀;

  3、二者可有黃疸的症狀。黃疸是由溼熱燻蒸,膽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膚所致。二證如呈現黃疸,皆為陽黃;

  4、看舌苔均為舌紅苔黃膩溼熱之象。

  二者的不同可從以下方面來斟酌:

  1、溼熱著重不同。固然脾胃溼熱與肝膽溼熱之病因均為溼熱,但溼熱著重不同。脾胃溼熱溼重於熱,溼的表現如肢體困重、納呆、腹脹、大便溏瀉表現顯明,在電腦旁放香蕉眼不幹澀。熱的表現相對較輕。肝膽溼熱熱重於溼。熱的表現如身熱、口乾、口苦、大便乾結。小便短赤的表現顯著,而溼的表示相對較輕;

  2、脾胃溼熱與肝膽溼熱都有脾胃功效失調的症狀,如腹脹、納呆、嘔惡。肝膽溼熱發生上述症狀是由於肝氣橫逆犯胃。脾胃受病,運化失健則腹脹、納呆、嘔惡。故脾胃症狀相對較輕。而脾胃溼熱是因溼熱之邪蘊結脾胃,受納運化瀆職、升降變態,致腹脹、納呆、嘔惡。故脾胃症狀相對顯明。肝膽溼熱多兼有脾胃症狀。而脾胃溼熱則不兼脅痛、口苦等肝膽症狀;

  3、肝膽溼熱因溼熱鬱結肝膽、疏洩瀆職、肝氣鬱滯、不通則痛,故脅肋部脹痛不適,而脾胃溼熱為脘悶腹痛症狀,無脅肋脹痛的症狀。且肝膽溼熱有溼熱下注的症狀,如陰囊溼疹、溼潤、睪丸腫脹、墜痛或帶下黃臭、外陰瘙癢等症狀。脾胃溼熱則無這些溼熱下注的症狀。

脾胃溼熱和肝膽溼熱的區別相關文章
脾胃溼熱是溼熱內蘊中焦所表現的證候。臨床表現為脘腹痞悶、嘔惡、厭食、肢體困重、大便溏瀉、小便短赤不清;或面目肌膚髮黃、色鮮明如橘子、皮膚髮癢或身熱起伏、汗出而熱不解。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肝膽溼熱是溼熱鬱結肝膽所表示的證候,臨床表示為脅肋脹痛、口苦納呆、嘔惡、腹脹、大便不調、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或身目發黃或冷熱往來或陰囊溼疹或睪丸腫脹、熱痛或帶下黃臭、外陰瘙癢等。 脾胃溼熱與肝膽溼熱的
發布於 2024-03-28 13:55
0評論
一、脾胃溼熱與肝膽溼熱的同點 1、病因雷同脾胃溼熱與肝膽溼熱多由感受溼熱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膩,釀溼生熱所致; 2、都有納呆、嘔惡、腹脹等脾胃症狀; 3、二者可有黃疸的症狀。黃疸是由溼熱燻蒸,膽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膚所致。二證如呈現黃疸,皆為陽黃; 4、看舌苔均為舌紅苔黃膩溼熱之象。 二、二者的不同   1、溼熱著重不同。固然脾胃溼熱與肝膽溼熱之病因均為溼熱,但溼熱著重不同。脾胃溼熱溼重於熱,溼的表現
發布於 2023-04-03 08:58
0評論
1、精神調養 溼熱體質的人情緒長於陰虛者相近。性情較急躁,外向好動活潑,常心煩易怒。截至七情過極,舒緩情志,心態穩定。 2、飲食調養 應多食用具有清熱利溼的食物,如薏苡仁、蓮子、茯苓、紫菜、紅小豆、綠豆、扁豆、鴨肉、鯽魚、冬瓜。 葫蘆、苦瓜、黃瓜、系掛、芹菜、白菜、空心菜、捲心菜、蓮藕等。禁忌辛辣燥烈,大熱大補的食物和飲品。 3、起居調理 溼熱體質以溼熱內蘊為主特徵,平常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
發布於 2024-01-22 14:34
0評論
1、蓮子30克(不去蓮心),桅子15克(用紗布包紮),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 2、豬肝1付,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湯。 3、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後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4、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梨2個,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服。 5、豬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子熟,吃豬腰子
發布於 2024-01-22 14:47
0評論
1、很多人是受到溼熱之氣或者脾臟虛水而產生,或長期過食甘肥厚味生溼助熱,影響肝膽功能所致。 2、主要是以溼熱為主,比如肋疼或脹痛、眼睛黃、尿黃、身體黃、發熱。口苦、噁心、嘔吐、腹脹、便秘、舌尖紅、舌苔黃。 3、另外女性肝膽溼熱有的會出現白帶黃、臭、外陰瘙癢等症狀。而男性肝膽溼熱會出現陰囊溼疹、睪丸腫脹熱痛。 4、長期飲食不當或者情緒較差,乙肝、丙肝、酒精肝也是出現肝膽溼熱症狀的原因之一。 5、肝
發布於 2024-01-22 14:27
0評論
【泥鰍燉豆腐】 配方:泥鰍500克,豆腐250克。 製法:將泥鰍加食鹽、黃酒、水適量,燉至五成熟,加入豆腐,再燉至魚熟爛即可。 功效:清熱利溼和中。 用法:喝湯,食豆腐及泥鰍。 【黃瓜薏米粥】 配方:黃瓜1條,薏米50克,粳米100克。 製法:先將薏米、粳米煮成粥,加入黃瓜片煮2~3分鐘即可。 功效:健脾清熱利溼。 用法:可作早晚餐食用。 【溪黃草泥鰍湯】 配方:溪黃草30克,泥鰍250克;生薑
發布於 2024-12-03 20:10
0評論
既然我們通過上面的介紹瞭解了脾胃溼熱是由甚麼原因造成的,那我們現在就來了解一下脾胃溼熱的症狀,瞭解這些內容後,我們就要做好預防和治療的準備。 脾胃溼熱的症狀1、脘灼熱疼痛,嘈雜泛酸。 脾胃溼熱的症狀2、口乾口苦,渴不欲飲,口甜粘濁,食甜食則冒酸水,納呆噁心,身重肢倦。 脾胃溼熱的症狀3、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象滑數。 臨床表現慢性脾胃病的臨床表現多為本虛標實,溼熱是標實的表現之一。“急
發布於 2024-03-28 13:29
0評論
所謂溼,即通常所說的水溼,它有外溼和內溼的區分。外溼是由於氣候潮溼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溼,使外來水溼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溼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溼”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則脾就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水溼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溼的入侵,外溼也常因阻脾胃使溼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所謂熱,則是一種熱象。而溼熱中的熱是與溼同時存在
發布於 2022-12-11 06:53
0評論
現在去看中醫很多醫生會說你是肝膽溼熱,那肝膽溼熱到底是甚麼呢?肝膽溼熱指溼熱之邪蘊結肝膽的病證。多由外感溼熱之邪,或溼邪內生,鬱久化熱所致,嗜酒肥甘,化生溼熱;或脾胃運化失常溼濁內生,溼鬱化熱。溼熱蘊結肝膽所致主要臨床表現:脅助灼痛脹痛,或脅下有痞塊按之疼痛,目黃,小便黃,身黃肝膽溼熱以溼熱內蘊,肝膽功能異常為特徵。 肝膽溼熱中醫治療方法治法:利溼清熱,清肝利膽肝膽溼熱治療前的注意事項:少做過量
發布於 2023-04-03 08:32
0評論
佐以芳香化濁,藥用可以使用龍膽草、黃芩、金銀花、野菊花、梔子、茵陳、赤芍藥、生地黃、北柴胡、生甘草、車前子、生大黃。這些藥物可以中氣、調和諸藥,防苦寒之性傷胃耗氣,另外柴胡、生地、赤芍疏具有肝養血至功效,對於肝膽溼熱患者是有很好的療效的。 對於溼重於肝膽溼熱者,可用白豆蔻、清半夏、木通、黃芩、石菖蒲、連翹、赤芍藥、生薏苡仁、茵陳、鬱金、甘露消毒丹化裁。藥用藿香葉進行調理。這些藥物史利膽退黃、方中
發布於 2024-12-03 19:4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