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9 11:57

病史。外感發熱後咳嗽一個多月,痰少,流鼻涕,胸悶憋氣,夜間沉重,怕冷,喉部有哮鳴音。患者以前沒有哮喘病史。患者既往無哮喘病史。
診斷。西醫:急性支氣管炎。中醫:咳嗽
配方。
烤枇杷葉 10 杏仁 9 白果 10 冬蟲夏草 10 蟬蛻 10 辛夷 10 蒼耳子 10 烤麻黃 6 穿山龍 15
石韋 15 白芍 15 狐狸精 6 蘇葉 10 甘草 6 厚朴 10 水煎服
二診。藥後咳嗽減輕,咳白痰,胸悶,呼吸困難,出汗,脈細,舌淡苔白

上方以祛除辛夷、蒼耳子、蘇葉為主。
三診:咳嗽不明顯,咳少許白痰,胸悶,萎靡不振,脈細,舌淡苔白。
黃芪20,白朮15,當歸10,茯苓15,熟地15,地黃30,大棗15,厚朴10。陳皮10,白芍10,川芎10,甘草5,鹿茸10
七劑,水煎服
四診。服藥後,精神增強,胸悶氣短好轉,脈細,舌淡苔白。
上方去厚朴,加黃精15
20煎,水煎服。
用藥分析。這是一例外感發熱後的咳嗽,在臨床上經常見到。患者咳嗽月餘,痰少,胸悶氣短,夜間呼吸沉重,為邪氣滯留肺部,影響肺的宣發和下降。伴有流鼻涕,厭惡寒冷,咽喉部有囉音,脈細,舌淡苔白。治以外散表邪,內調肺氣。方中以烤麻黃、烤羅漢果調理肺氣,杏仁、白果、胡蘆巴收斂止咳。
冬花、生地、蟬蛻、白芍、香附止咳。仙鶴草、蒼耳子打開鼻腔。鄧山龍、石韋緩解痙攣和咳嗽。全方辛平,外散表寒,內調氣機,宣肺止咳。藥後咳嗽減輕,但仍有白痰咳出,胸悶,呼吸不暢,汗出,脈細。為加強寬胸化痰、行氣之效,加用厚朴、瓜蔞皮、桔梗,並去掉辛夷、蒼耳子、蘇葉等祛除表寒開竅之品。至三診時,患者咳嗽已不明顯,但氣虛表現突出,胸悶,面容萎縮,脈細,舌淡苔白。生黃芪、黨參、炒白朮、茯苓益氣健脾,當歸、生地黃、大棗、白芍。川芎能養血補虛。厚朴、陳皮行氣化痰。甘草、鹿茸養陰補血。用藥後症狀好轉,到第四診繼續鞏固療效,因厚朴行氣耗氣不宜久用,改用黃精補氣健脾益腎,補氣養陰一起發揮補氣養虛的作用。

對外感後咳嗽病例的用藥分析相關文章
風熱犯肺,肺失清肅,證見咳嗽不爽,痰黃或黃白而稠,伴頭痛鼻塞,口渴咽痛,身熱,汗出不退,微惡風寒,舌苔薄黃,脈浮數。 1.枇杷葉膏《丸散膏丹集腋》 [組成]新鮮枇杷葉2500克,薄荷150克,白蜜2500克。 [製法]先將薄荷焙乾研成細粉備用,取枇杷葉刷去毛,洗淨,加水適量,煎取藥汁,再加水煎取藥汁,共兩次,合併藥汁,小火濃縮至較稠時,加入白蜜繼續煎至稠厚,再加入薄荷粉迅速攪拌均勻,離火。 [服
發布於 2023-11-20 12:21
0評論
孕婦使用中藥,必須考慮到中藥對孕婦本人以及胎兒的影響,以防導致胎兒畸形、流產等,能不用的藥材儘量不用。凡辛散耗氣、大辛大熱、滑利、祛淤、破血、有毒的藥品都應慎用或禁用,詳情如下: 一、禁用的中藥: 辛香通竅藥:麝香。破血逐瘀藥:水蛭、虻蟲、莪術、三稜。峻下逐水藥:巴豆、牽牛、芫花、甘遂、商陸、大戟。大毒藥:水銀、清粉、斑蟊、蟾蜍。 二、慎用藥: 活血祛瘀藥:桃仁、蒲黃、五靈脂、沒藥、蘇木、皂角刺
發布於 2024-12-10 03:05
0評論
兒童冬季咳嗽以外感居多,外感咳嗽不要亂吃川貝母。 中醫咳嗽分為兩種,一種是外感咳嗽,一種是內傷咳嗽,對於成人來說,內傷咳嗽也很多,比如腎虛導致的咳嗽,此時滋補就可以了;肝火導致的咳嗽,瀉去肝火就可以了。這樣的咳嗽,和外邪關係不大,或者是本來身體有問題,外邪是導火索,外邪已經沒有了,本身失調導致的咳嗽還在,這在中醫叫內傷咳嗽。但是,孩子生長正常的,內傷的情況並不多,很多咳嗽都是外感邪氣所致。可是現
發布於 2025-01-25 16:06
0評論
四、神經組織的損傷北京大學國際醫院腹膜後腫瘤中心羅成華 腹膜後腫瘤原發於神經組織的有來自脊神經的神經纖維瘤和神經鞘瘤(惡性的為惡性神經纖維瘤和惡性神經鞘瘤),來自交感神經系統的有副神經節瘤(惡性副神經節瘤)。良性神經纖維瘤比較常見,一般長得比較大才被發現。多數切除並不困難。但腫瘤的基部常位於椎間孔處,想較徹底地切除腫瘤就有可能傷及神經,但只傷及一根神經,一般不遺留甚麼症狀。若傷及多根神經就可出現
發布於 2022-12-20 16:45
0評論
一、常見的兒童止咳藥 1、惠菲寧兒童抗感止咳藥 裡面的止咳成分主要是右美沙芬,屬於中樞鎮咳藥,對因感冒引起的乾咳很有效。如果孩子的咳嗽致使睡眠受到影響,可以在睡前給孩子吃一些。 2、木舒坦 它主要針對有痰的咳嗽,裡面含有黏痰溶解劑,有化痰的作用。 3、念慈庵川貝批把口服液 裡面含有少量蜂蜜和其他化痰成分,在咳嗽後期使用,可以促進化痰,幫助孩子恢復元氣。 二、咳嗽用藥注意事項 先要找出咳嗽的病因。
發布於 2025-01-25 16:13
0評論
肺癌患者用藥三個月腫塊縮小肺癌患者曹先生,男,71歲,北京人患者2009年8月因右肩背部疼痛2個月,右肺尖佔位1個月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診斷為右肺上葉鱗癌,病理檢查示:鱗狀細胞原位癌,可疑間質浸潤;右側第1-2後肋、T1椎體右側、T2椎體及右側橫突骨質破壞,T1右側神經根受累,西醫診斷考慮腫物侵犯或壓迫頸叢神經幹,無手術指徵,建議放療治療。患者家屬考慮到放療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想在放療期間結合中醫藥
發布於 2022-12-05 16:16
0評論
病例一:患者王ⅩⅩ,男,51歲,天津人。因“咳嗽、咳痰、喘息20年”收住我院。患者於20年前無明顯誘因下開始出現咳嗽、咳痰,喘息,表現為陳發性劇烈咳嗽,以夜間和晨起症狀最明顯,每天咳痰量約50至100ml,為白色泡沫狀稀痰,劇烈咳嗽後往往繼發“哮喘”發作,表現為吸氣性呼吸困難,有時伴有三凹徵,日間症狀較輕,有活動後胸悶、氣短,夜間需墊高背部睡覺,每天夜裡咳嗽、憋醒2至3次,憋醒後需咳嗽、咳痰1個
發布於 2022-10-03 20:55
0評論
下面是一個近期的病例,很讓我擔心的一個患者:2014年底前的一個週四下午,在石門路門診我接待了一位看上去一般情況還比較好的老先生,他由兒子陪同前來就診。因為半年前的一次體檢發現甲胎蛋白(AFP)略有升高,全面檢查並未發現任何異常,而老先生既往也沒有肝病病史,於是建議隨訪。誰知半年後再次複查B超,不僅發現了肝內的佔位,還出現了腹水,肝功能改變。於是進一步檢查核磁共振(MRI):佔位有近5cm大小,
發布於 2023-03-26 18:11
0評論
1.HbsAg(表面抗原):(+).說明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急性也可能是慢性;或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 2.HbeAg(e抗原):(+).說明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提示傳染性大,病變活動。 3.抗-HBc:(+).說明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4.抗-HBcIgM:(+).表示近期感染。 5.抗-HBcIgG:(+).表示過去感染。 6.抗-HBe:(+).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傳染性小,病情相對
發布於 2023-11-10 10:55
0評論
中醫認為:肺為嬌髒,是五臟之華蓋,主氣,又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無論外感內傷,只要病邪侵及肺臟均能導致咳嗽,所以咳嗽雖然是一個小毛病,但其中蘊含的中醫哲理是非常深奧的,治療咳嗽的用藥要從肺臟的生理功能上出發,即要祛除病邪,又要順乎其生理特點,無傷其正。在此,就本人對咳嗽的點滴體會介紹於大家。中醫治療咳嗽的用藥法則:宣法:肺氣通於膚表,,又居於上焦,有宣發津液,撒佈五臟的功能。在治療咳嗽時要注意肺
發布於 2023-02-23 01:0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