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09 12:07

  一、“血壓達標”更要應時
  氣溫下降時,人體為了保持體溫恆定,減少散熱,毛細血管會收縮,交感神經也隨之興奮,這會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左心室和腦部負荷加重,引起血壓升高。同時,氣溫低,人出汗少,加上秋冷之後,人的食慾會自動增加,人們往往進食過量碳水化合物、脂肪,這些食物會同時增加水分的攝入及保留,致血容量增加,這也是血壓升高的基礎。所以,在天氣變冷時,讓“血壓達標”更顯得有意義。
  “血壓達標”是今年高血壓日的主題,之所以提出這個主題,和我國高血壓病的治療現狀有很大關係。我國1991年的普查顯示,高血壓病患者高血壓的知曉率城市僅為36.3%,農村為13.7%;高血壓的治療率城市為17.4%,農村5.4%;高血壓的控制率(經治療收縮壓<140,舒張壓<90mmHg)僅2.9%(城市4.2%,農村0.9%)。而根據流行病學研究標準判斷,血壓升高是腦卒中和冠心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中國人群的流行病學研究和一些臨床試驗也為此提供了證據。防治高血壓是防治心血管病的關鍵治療,根據我國4項臨床試驗的綜合分析,收縮壓每降低9mmHg和舒張壓每降低4mmHg,腦卒中可減少36%,冠心病減少3%,人群總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可減少34%。因此,為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青年、中年人或糖尿病人應降壓至理想或正常血壓(<130/85mmHg),老年人至少降壓至正常高值(140/90mmHg)最妥。這不僅是"中國高血壓指南“的標準,也是美國、歐洲採用的共同標準。
  二、血壓達標"是為了保護重要器官
  由於高血壓病引發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已經成為重要的死亡原因,但是這個由於不健康生活方式引起的慢性疾病並沒有引起人們的充分重視。其實有個數據非常讓人震驚:慢性心衰的5年內死亡率甚至高於癌症,而心衰就是高血壓病導致的後果之一。但是人們可以談癌色變,但對惡果並不比癌症小的高血壓,卻沒得到應有的“待遇”。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和人們對高血壓病的誤區有關:很多高血壓病患者只有輕微的症狀或者幾乎沒有甚麼症狀,他們覺得自己可以不用降壓,這是絕對錯誤的。血壓是血流對血管的側壓,是通過測量得到的,不能用症狀的有無或者嚴重程度來衡量血壓的高低。有些患者症狀很輕甚至沒有症狀,但是他的血壓升高就必須要接受治療,而且要使血  壓達標。因為無論是有症狀或者是沒有症狀,凡是血壓高,就會對心、腦、腎等器官造成損害,這些關鍵器官的衰竭的後果絕對不在癌症之下。治療高血壓的目的不僅在於降低血壓本身,還在於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治療高血壓病人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殘的總危險。
  三、中醫藥的優勢在於預防高血壓和改善症狀
  必須客觀地說,和療效肯定、劑量準確、指向明確的西藥降壓藥相比,中醫藥的優勢更多的在於高血壓病的預防和改善症狀,以提高高血壓病及其後遺症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醫一向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理論,比如在進入春季傳染病高發季前,服用清熱去瘟的中藥。對於越來越高發,越來越年輕化的高血壓病來說,通過中醫藥改變高血壓病危險人群的體質非常必要也應該是可能的。
  根據目前的調查顯示,高血壓病的發生和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所以西醫的預防已經從控制每日的鹽攝入,控制體重和適度鍛鍊開始了。錯誤的生活方式會導致體質的偏頗,從中醫的角度看,可以出現肝腎陰虛或者肝陽亢盛的體質,這類人可能目前還不是高血壓,但已經有脾氣急躁,頭暈目眩,腰膝痠軟,咽乾口燥,五心煩熱等症狀,按照中醫治療高血壓病的經驗,這種體質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發生高血壓病。所以中醫藥預防高血壓病是從改變體質入手。
  在我們即將開始的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資助的重大科研項目中,將結合北京人的流行病調查,篩查出高血壓病的危險人群,通過給予補益肝腎、平肝潛陽的中藥,輔助針灸及氣功鍛鍊,以期改善高血壓病危險人群的易患體質,減少或者延緩高血壓病的發生。事實上是將防治高血壓病的中醫藥“防線”前移,通過中醫藥的綜合干預,控制高血壓病的發病率。
  有不少高血壓病人在服用西藥降壓藥物之後,血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仍然感到頭暈頭痛,腰痠腿軟,失眠多夢等不適,甚至有些病人血壓高時無明顯不適,相反血壓降至正常後反而感到不適應,這時候如果加用中藥,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自覺症狀,這也是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病的一個優勢。
  四、高血壓患者的常見誤區
  很多高血壓患者都認為西藥降壓藥物副作用很大,因此對長期規律服用降壓藥物有很大的擔心。事實上,因為到目前為止高血壓病還沒有根治的方法,所以高血壓病患者需要終生服用降壓藥物,而如果血壓不能控制在理想範圍內的話,高血壓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將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另一方面,目前臨床常用的降壓藥物都經過了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其療效是非常肯定的,如果能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其副作用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避免的。
  還有些病人希望以中藥代替西藥降壓藥物,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客觀地講,降低血壓水平不是中醫藥的優勢,在這點上無法與西藥降壓藥相比;中醫認為人體之所以發生疾病,是由於失去了內在的平衡,中藥治療的優勢在於全面地調整人體的失衡狀態,使機體能夠在一個新的水平上達到相對的平衡。因此中醫、西醫治療各有優勢,西藥降壓療效肯定,起效迅速,針對性強,中藥改善症狀明顯,中西醫結合治療會起到互補的作用。對於輕、中度高血壓病患者,如果沒有其他的危險因素如糖尿病、冠心病等,可以考慮單獨應用中藥調理;對於重度高血壓病特別是具有較多危險因素的患者,應用西藥降壓藥物之後症狀仍沒有改善,或應用多種降壓藥物後血壓仍較波動的患者,可在應用西藥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改善症狀,穩定血壓。而對於高血壓病的易患人群,如有高血壓病家族史、血壓目前處於臨界水平等,除需要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外,中醫藥的預防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

如何治療高血壓相關文章
糖尿病高血壓是糖尿病多發的常見併發症之一。首先應該特別重視人群中一級綜合預防,尤其是對於具有遺傳傾向的個體,要消除和控制與本病有關的危險因素。養成良好飲食和衛生習慣。提倡“二高三低’飲食,即低鹽、低熱量、低脂肪和高鉀、高纖維素飲食。對糖尿病臨界高血壓和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子女應採取二級預防措施,進行嚴密的隨訪觀察,控制飲食質量,避免精神刺激,加強體育鍛煉,必要時輔以臨床治療。 對已患糖尿病或糖尿病高
發布於 2022-12-25 23:39
0評論
1.頭暈:頭暈為高血壓最多見的症狀。有些是一過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時出現,有些是持續性的。頭暈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其頭部有持續性的沉悶不適感,嚴重的妨礙思考、影響工作,對周圍事物失去興趣,當出現高血壓危象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時,可出現與內耳眩暈症相類似症狀。 2.頭痛:頭痛亦是高血壓常見症狀,多為持續性鈍痛或搏動性脹痛,甚至有炸裂樣劇痛。常在早晨睡醒時發生、起床活動及飯後逐漸減輕。疼痛部
發布於 2023-03-11 11:15
0評論
懷孕期間的高血壓屬於妊娠高血壓,不要隨便吃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治療目的是預防重度子癇前期和子癇的發生,降低母胎圍生期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母嬰預後。建議可以按照醫生的遺囑服用降壓藥和維生素,使血壓儘快降到正常,因長時間高血壓對胎兒的影響較大,容易危及生命,建議最好是服藥期間密切監測血壓,一有不適應立刻就醫。
發布於 2022-11-09 08:30
0評論
1臨街高血壓的血壓範圍為130-139/85-89mmHg,這種臨界的高血壓是不會引起其他方面的疾病的,而且還是屬於正常範圍的高壓,處於這種臨界高血壓的朋友們只需要多注意鍛鍊就好了。 2但是從臨界高血壓轉變成為高血壓I期,情況就要相對來說嚴重一點了,高血壓I期的血壓範圍是140-159/90-99mmHg,這種情況下配合正常的飲食習慣還有可能會完全恢復正常的血壓範圍的呢。 3但是如果變成了高血壓
發布於 2023-04-08 02:03
0評論
1.心臟併發症如左心室肥厚、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2.腦卒中如出血性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高血壓腦病 3.大小動脈如動脈硬化、主動脈夾層 4.高血壓性腎損害如進展緩慢的小動脈性腎硬化症、惡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症、慢性腎功能衰竭 5.眼底如視網膜動脈硬化、眼底改變
發布於 2023-06-20 21:02
0評論
高血壓患者在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的時候,合理安排飲食及生活方式,是能夠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的。這時期,如果高血壓患者採取一些食療方法,對控制病情是大有益處的。那麼高血壓的食療方法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1、海帶。海帶絲可以與草決明一同煎水服用,也可以搭配玉米鬚煎水作茶飲。還可以與綠豆一同熬製成粥,對降血壓都有很好的療效。 2、新鮮葵花葉用水煎服;葵花籽剝殼吃或碾碎沖服,或是配芹菜汁,都能起到治療高血壓的
發布於 2023-06-18 01:24
0評論
臨床上高血壓可分為兩類: 1.原發性高血壓 是一種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而病因尚未明確的獨立疾病。 2.繼發性高血壓 又稱為症狀性高血壓,在這類疾病中病因明確,高血壓僅是該種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血壓可暫時性或持久性升高。
發布於 2023-06-11 00:39
0評論
概述 高血壓是生活中中老年人常見的一個問題,尤其是體型肥胖的人,更易患上高血壓.我老爸就是一個高血壓患者.有六七年時間了,之間曾出現過兩次險情,就是睡到半夜時發覺腦勺後溼溼的,一摸才發現是血,之後趕緊去醫院穩定血壓.現在經過幾年對這個病也摸透了一點,知道怎麼去調節了,所以平時老爸都從生活日常中多加註意,現在血壓一直很正常,再沒出現過意外情況了.下面我把老爸關於怎麼保持血壓正常的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
發布於 2024-01-17 01:48
0評論
1、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 高血壓早期多不明顯,但隨著病情發展而逐漸加重。因頗令人苦惱,故常成為促使病人就診的原因之一,表現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記憶減退,常很難記住近期的事情,而對過去的事如童年時代的事情卻記憶猶新。 2、肢體麻木 常見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膚如蚊行感或項背肌肉緊張、痠痛。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靈活。一般經過適當治療後可以好轉,但若肢體麻木較頑固,持續時間長,而且固定出現於某一肢體,
發布於 2024-04-04 06:05
0評論
原發性高血壓是成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可導致腦卒中、冠心病,病死率高。至今病因不明。70年代以來國內外進行了兒童血壓流行病學的縱向研究,發現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血壓有軌跡現象,即個體血壓在一定期間內持續在相應的百分位數不變的現象,推論原發性高血壓可能從兒童時期開始,同時提出應在兒童時期進行干預,以預防或推遲高血壓的發生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兒童高血壓的評定標準目前傾向於用百分位法。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值超
發布於 2024-07-20 05:4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