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瘡就是我們俗稱的口腔潰瘍,可以說每個人都有過口腔潰瘍的經歷,口腔潰瘍不是甚麼大病,但是卻很煩人,它會給人帶來疼痛感,而且容易反反覆覆的發作,經常口腔潰瘍怎麼辦?看看中醫的介紹。
複發性口瘡又稱為複發性口腔潰瘍,指的是反覆發作的疼痛而原因不明的潰瘍,在口腔粘膜病中複發性口瘡是發病率最高的。它常常在年齡20~45歲的人群中發生,而50歲以上則很少發生。在複發性口瘡患者中女性多於男性。由於最早是位叫阿弗他的醫生報道的,所以也叫“複發性阿弗他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多伴有其他全身疾病同時存在,中醫稱為“狐惑病”,多伴有生殖器、皮膚、眼病與全身症狀。辨證一般分為實證與虛證。“心脾有熱,常患口瘡……”(《外臺秘要》,“口瘡者心脾有熱,氣衝上焦燻發口舌故作瘡也”,“中氣弱,谷氣少,虛陽上發而為口瘡……)。《聖濟總錄》在臨床病例中以心火旺、肝膽火旺及脾胃實熱多見。
口腔潰瘍在臨床是一個複雜的疾病,牽連著其他臟腑,目前西藥一般是對症和免疫藥物治療,複發率高沒有特效的方法,筆者同其他醫生配合分析以中醫中藥為主,從心肝脾論治效果可佳。“諸痛癢瘡,皆屬於心……”,這裡“心”一般是指高級神經系統功能活動。口腔粘膜病的發生常和思慮過多、精神緊張、勞累等有一定關係。又如“心主血脈”說明“心”與口腔器官的微血管功能活動有關。“心開竅於舌”, “舌為心之苗”。故舌部發生的疾病亦與“心”有關。肝 藏血說明“肝”具有貯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認為一些乾燥性或脫屑性口腔損傷與肝血虛而生風有關。有如“肝性條達,肝主疏瀉”。所以一些精神抑鬱,情志失調,氣機不暢所致的口腔粘膜病均與“肝”有關。“脾開竅於口”,一些口腔潰瘍,唇部損害除了與心、肝有關外常與脾亦有關,又如“脾虛生溼”,“諸溼腫滿皆屬於脾”,故一些水腫性或滲出性口腔粘膜病均與“脾”有關。
複發性口腔潰瘍古方中醫疑難病研究所中醫臨床辯證:
外感時毒型口瘡多發於外感後1~2天,伴有外感症狀。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紅腫,微痛,舌尖或唇內出現慄粒樣小紅點或小皰疹,12小時內皰疹潰破,呈表淺潰瘍,邊界清楚。
1、治宜補中益氣,健脾化溼。
心腎陰虛型症見潰瘍顏色鮮紅,數量多,形狀不一,大小不等,疼痛晝輕夜重,伴心悸心煩,失眠多夢,健忘,眩暈耳鳴,腰膝痠痛,咽乾口燥,小便短黃,舌紅苔薄,脈細數。
2、治宜清熱解毒,健脾化溼。
脾胃積熱型症見口舌多處糜爛生瘡,瘡面紅腫,灼熱疼痛,甚則口臭牙齦腫痛,伴口渴多飲,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滑數。
3、治宜滋陰清火,養心安神。
血虛陰虧型症見口舌潰爛多發生於月經前後,伴月經先期量多,五心煩熱,口乾喜飲,舌淡苔薄白,脈細數無力。
4、治宜清熱瀉火,盪滌胃熱。
脾腎陽虛型症見口舌生瘡,潰瘍面色白,周圍不紅,數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溫,口乾喜熱飲,腰背痠痛,尿頻清長,大便溏,舌淡苔白膩,脈沉弱。
5、治宜溫補脾腎,引火歸源。
脾胃虛弱型症見口舌生瘡反覆發作,瘡面色淡凹陷,伴神疲氣短,不思飲食,四肢不溫,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脈細弱。
6、治宜養血益陰,潛降虛火。
食療:鮮雞蛋1個,綠豆適量。將雞蛋打入碗內,攪勻備用。取蛋殼內半透明薄膜一塊貼在潰瘍面。綠豆放沙鍋內用溫水浸泡1小時,煮沸3~5分鐘後,用綠豆濾液攪均雞蛋,待涼後空腹服。
口腔潰瘍治療偏方
1、吃栗子:常食栗子,生的更好,可治療口腔潰瘍。
2、冰糖:長“口瘡”時,在口裡含幾塊冰糖,對口腔潰瘍有一定療效。
3、苦瓜:取鮮苦瓜160克(幹品8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1日1劑。一般連用3~5日可顯效。
4、核桃殼:每天取核桃殼10只左右,用水煎湯口服,一日3次,連續3天,就可治癒口腔潰瘍。
5、維生素C片:取維生素C藥片適量,用一紙對摺,把藥片夾其中,用硬物對外擠壓成面,把藥面塗在潰瘍患處,閉口片刻,每日2次。
6、蜂蜜:每日晚飯後用溫開水漱淨口腔,取一勺蜂蜜,原汁的最好,敷在潰瘍表面,含1~2分鐘,然後嚥下,重複2~3次,連續治療2~3天可痊癒。
7、蔥白皮:從蔥白外用刀子削下一層薄皮,把有汁液的一面向裡,粘於患處,一日2~3次,三四天後可治癒。
8、全脂奶粉:每次一湯匙,加少許白糖,開水沖服,每日2~3次,。晚間休息前沖服效果更佳。一般2天潰瘍症狀即可消失。
9、二鍋頭酒:在口中含一口二鍋頭酒,用氣將酒頂向“口瘡”的部位,兩三分鐘後,嚥下或吐掉都可以,一天2~3次,第二天疼痛消失,再治一兩天口腔潰瘍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