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14 14:53

  中醫學中沒有胃下垂病名,據其表現可在“胃緩”“胃下”“虛勞”“胃痛”“腹脹”“等病症中有相關表述。《靈樞·本髒篇》有“肉睏麼者,胃薄。…… 肉睏不稱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約不利”的相似記載。說明全身肌肉健壯者胃厚,肌肉瘦削者胃薄;肌肉瘦薄與形體不相稱者則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夠堅實者胃緩,同時亦說明患胃緩者必然有胃下。山東淄博古方中醫疑難病研究所臨床治癒胃下垂,古方中醫認為胃下垂雖表現在胃,但與肝、脾關係密切。患者素體虛損,食飲不調,暴食暴飲生冷之物,日久損傷脾胃而導致脾胃虛弱,中氣下陷,黏膜不固,胃肌無力;或為勞倦過度,感受寒熱,胃失和降,納化換常,形體虛損,脾虛不運;或為情志內傷,橫逆犯胃,木乘脾土,肝鬱氣滯,疏洩失常,胃失和降;或為常因飽食,食後過度用力,坐車上下顛簸,久而久之損傷脾胃最終誘發胃下垂。

  取百會、合谷、足三里為主穴。伴有胃痛隱隱,喜按喜溫,遇寒痛劇,泛吐清水,倦怠乏力,肢冷,便溏,舌苔白膩,脈沉細者,加神闕;伴有胃痛而脹,痛連脅肋,暖氣,吞酸,飽悶不舒,苔薄膩,脈沉弦者可加內關。

  患者取仰臥位,全身放鬆。所選穴位處常規消毒後醫者持毫針針柄以小於15度內角,針尖向前沿頭皮快速刺入百會穴處帽狀腱膜下層1寸。合谷、足三里毫針直刺 1.2寸。內關毫針直刺0.7寸。百會、合谷、足三里施以快速小幅度捻轉補法約1分鐘後再溫針灸30分鐘。內關施以捻轉平補平瀉手法。醫者一手拇食中三指如持筆寫字狀,拿灸用純艾條使艾條與穴位局部皮膚成45度角,將艾條點燃端對準穴位處(點燃端的艾頭與穴位處皮膚的距離約一寸左右),以患者自覺穴位局部溫熱、術者視之泛紅但不致燙傷為原則。於神闕穴處施灸至患者自感肚腹內溫熱、舒服為度。每天針灸一次,每次針灸後患者需仰臥位休息2小時。

  按 方中神闕穴位居臍中,又名臍中、氣舍、氣合、環谷、維會、命蒂等。為先天元神出入之道,其處凹陷空缺,歷代針灸醫籍均視為人體要穴。此穴屬任脈,通過經絡關係督脈“貫臍”“過臍中央”,故在肚臍眼施術可以激發經絡之氣,通過任督二脈總理人體諸經百脈、五臟六腑,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培元固本、回陽救逆、補益脾胃等功效。近代針灸名家李世珍先生認為針灸補法於百會、合谷、足三里具有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的作用,與補中益氣湯功效相同。內關乃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聯絡上、中、下三焦,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陰維脈,能寬心理氣,寧神和胃。

胃下垂中醫針灸效果好相關文章
取百會、合谷、足三里為主穴。伴有胃痛隱隱,喜按喜溫,遇寒痛劇,泛吐清水,倦怠乏力,肢冷,便溏,舌苔白膩,脈沉細者,加神闕;伴有胃痛而脹,痛連脅肋,暖氣,吞酸,飽悶不舒,苔薄膩,脈沉弦者可加內關。 患者取仰臥位,全身放鬆。所選穴位處常規消毒後醫者持毫針針柄以小於15度內角,針尖向前沿頭皮快速刺入百會穴處帽狀腱膜下層1寸。合谷、足三里毫針直刺1.2寸。內關毫針直刺0.7寸。百會、合谷、足三里施以快速
發布於 2024-04-01 18:40
0評論
最近一些年來,出現了一股中醫治療疾病的熱潮。大家都知道,胃下垂是一種常見的胃病,它給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那麼中醫能否治療胃下垂呢?下面就和大家介紹一下針灸治療胃下垂的方法。 一般的來說,引起胃下垂的原因有很多,通常的認為,該病的發生多是由於膈肌懸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韌帶功能減退而鬆弛,腹內壓下降及腹肌鬆弛等因素,加上體形或體質等因素。如果患了胃下垂而沒有及時的治療,可能會使得病情惡化,甚
發布於 2023-09-17 13:33
0評論
概述 自己懷孕快4個月了,因為自己一直都沒有感覺所以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懷孕了,直到有次自己去做體檢了才發現自己竟然懷孕了,自己整個人都驚呆了,自己現在還單身根本就沒有打算要有小孩的準備,醫生說自己現在懷孕太久了根本就做不了人流的還是準備引產會比較好,自己也被嚇了一跳,我想請問一下一般性的針灸法引產效果好嗎? 步驟/方法: 1、 引產常常是因為很多意外懷孕的女性在錯過最佳人流時間而適用的一種方法
發布於 2023-11-18 07:04
0評論
針灸治失眠效果明顯,這一點,中醫專家和經歷過針灸治療的失眠患者體會頗深。其之所以能夠在不用藥物控制的前提下達到治療目的,是蘊含著深奧的醫學理論在其中的。中醫專家總結說,我們的身體共有幾百個穴位,他們通過經絡和體內的各個臟腑相貫通。當外界刺激到這些穴位時,與其相對應的臟腑的功能狀態就能得到調整,進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療疾病的目的。 具體到針灸治失眠方面,中醫認為,失眠主要的病因在於心、脾、腎的功能失
發布於 2023-09-18 05:04
0評論
1中藥治療: ①脾虛氣陷型:面色萎黃,精神倦怠,語言低微,氣短乏力,食少納呆,脘腹重墜,脹滿,噯氣不舒,食後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脈象緩弱。治以補氣升陷,方用補中益氣湯合枳術丸。少食納呆可加雞內金6g,炒稻芽、麥芽各12g,噁心嘔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湯。 ②虛實夾飲型:脘腹墜脹不適,食後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動,水走腸間漉漉有聲,噁心,嘔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脈象沉細小滑。治
發布於 2022-12-29 08:22
0評論
1、脾虛氣陷型 面色萎黃,精神倦怠,語言低微,氣短乏力,食少納呆,脘腹重墜,脹滿,噯氣不舒,食後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脈象緩弱。治以補氣升陷,方用補中益氣湯合枳術丸。少食納呆可加雞內金6g,炒稻芽、麥芽各12g,噁心嘔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湯。 2、虛實夾飲型 脘腹墜脹不適,食後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動,水走腸間漉漉有聲,噁心,嘔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脈象沉細小滑。治以溫陽化飲
發布於 2024-05-15 23:40
0評論
胃下垂是如今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我們對於這個的治療也是有著不少的經驗。在治療這個問題上,中醫治療和西醫治療都是各有千秋,但下面為大家帶來的,就是屬於我們的源遠流長的中醫文化,中醫治療胃下垂。 (1)中藥治療: ①脾虛氣陷型:面色萎黃,精神倦怠,語言低微,氣短乏力,食少納呆,脘腹重墜,脹滿,噯氣不舒,食後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脈象緩弱。治以補氣升陷,方用補中益氣湯合枳術丸。少食納呆可加雞內金6
發布於 2024-10-15 23:51
0評論
祖國醫學“胃緩”一症與現代醫學胃下垂頗為相似。胃緩,首見於《內經》,《靈樞·本藏篇》有:“脾應肉,肉月國堅大者胃厚,肉月國麼者胃薄。肉月國小而麼者胃不堅,肉月國不稱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約不利,肉月國不堅者,胃緩……”的記載。 胃下垂是指x線胃腸鋇劑造影檢查發現胃的位置低於正常,胃小彎在髂脊連線以下,且伴有臨床一系列症狀如腹脹、上腹疼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臨床上常與腎下垂合併存在,可為內
發布於 2025-01-17 17:55
0評論
概述 我老公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反應異常,但是我們都沒有在意老公的症狀,而老公也不知道自己是甚麼症狀,更不知道這個就是一種疾病,因為剛開始的時候老公的症狀還不是很嚴重,現在給老公做了檢查後卻發現老公是患上了面癱這個疾病,我們都是第一次面對這個疾病,也不知道這個疾病該如何來治療,現在只是感覺老公的嘴巴會有下垂的現象,朋友建議我們採用針灸的方法治療,也有朋友推薦我們採用中藥治療,那麼我想知道面癱針灸效果
發布於 2023-07-13 20:20
0評論
概述 患者的面部肌肉癱瘓就是形成了面談,面部肌肉癱瘓可能是因為面部的神經因為某些疾病或者是某些細菌亦或者是病毒的感染受到損傷而導致的。通常情況下面癱一般單側發作。當患者出現面癱疾病之後,如果在兩年之內還沒有完全康復,這種疾病就可以是早起到面癱,如果面癱已經在兩年以上了就被稱為是中晚期面癱。其實現在大部分醫生都寧願把兩年以上的面癱叫做晚期面癱。 步驟/方法: 1、 對面針灸是否能治好面癱現在還
發布於 2024-04-28 04:1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