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2-17 11:18

  淤膽型肝炎又稱毛細血管性肝炎或膽汁淤積型肝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毛細膽管排泌功能障礙,膽汁不能主動經膽小管排至腸管,卻返流至血液中的一種肝炎。淤膽型肝炎是肝炎的一種分類,那麼,它的臨床症狀有哪些呢?

         一、主要表現為急性黃疸型肝炎較長期(2~4個月或更長)肝內梗阻性黃疸,黃疸具有三分離特徵,即消化道症狀輕,ALT上升幅度低,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或凝血酶原活動度下降不明顯與黃疸重呈分離現象。

  三、黃疸發生前一週左右出現病毒性肝炎特有的黃疸前期症狀,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厭油膩物,全身疲乏,偶見發熱等。淤膽型肝炎有哪些臨床症狀

  四、黃疸出現後,症狀仍繼續存在,但相對較急性黃疸型肝炎輕。有的病人甚至無症狀,僅表現為重度黃疸。病程雖長,但預後良好,多數病人可逐漸自愈,很少轉為慢性。

 

淤膽型肝炎有哪些臨床症狀相關文章
淤膽型肝炎,又稱毛細血管性肝炎或膽汁淤積型肝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毛細膽管排泌功能障礙,膽汁不能主動經膽小管排至腸管,卻返流至血液中的一種肝炎。表現為黃疸長期不退(通常為2~6個月)、皮膚搔癢、大便顏色變淺及肝腫大等。常見的有病毒性淤膽型肝炎。藥物性淤膽型肝炎和原發性膽汁性肝硬變等。病毒性淤膽型肝炎約佔病毒性肝炎病人的3%,甲、乙、戊型肝炎均可引起,多發生於急性肝炎發病數週之後。 淤膽型肝炎的主
發布於 2024-12-17 11:10
0評論
淤膽型肝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在平時我們要怎樣去更好的治療是很多人都比較瞭解的的一種疾病,在平時我們要怎樣去更好的治療是我們都很關心的話題,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淤膽型肝炎的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適當限制體力活動和休息。忌酒。吃低脂、高蛋白和含維生素豐富的膳食。避免使用對淤膽型肝炎有損害的藥物。 2、熊去氧膽酸(UDCA):減輕淤膽型肝炎病人乏力、腹瀉、瘙癢等症狀,可保持細胞膜穩定性,減輕肝細胞炎
發布於 2024-12-17 11:32
0評論
飲食保健 1.玉米鬚茵陳湯 玉米鬚、茵陳、車前草,加水,濃煎去渣,加白糖適量,每次服200ml,每日3-5次。用於淤膽型肝炎。 2.消炎利膽茶 將玉米鬚、蒲公英、茵陳加水1000克,煎後去渣,加白糖適量。溫服。每日3次,每次250克。利尿利膽,清熱消炎,健胃利膽。 3.茵陳粥 茵陳,加水,取汁,入粳米,加水,煮至米爛湯稠,加白糖少許,稍煮一沸即可。每日2-3次,7-10天為1療程。治療出現身目俱
發布於 2024-12-17 11:25
0評論
淤膽型肝炎是一種嚴重的肝臟疾病,它會給人們帶來很嚴重的傷害,甚至死亡,因而它的預防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如何預防淤膽型肝炎呢?有哪些方法呢?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 1、疫苗,淤膽型肝炎。既然是一種病毒性傳染病,就和其他一些病毒性疾病一樣,能通過注射疫苗來預防。目前已經正式使用的肝炎疫苗為甲型肝炎與乙型肝炎的疫苗。 2、戒酒,要保肝就一定要戒酒,如果長期大量飲酒則必定難逃肝病的
發布於 2024-12-17 11:39
0評論
(1)食慾減退,噁心厭油;這是大多數肝炎病人都有的症狀,尤其是黃疽型肝炎病人表現更嚴重。肝臟是入體內最大的“化工廠”,參與人體內的一切代謝過程。其中分泌膽汁是重要功能之一,膽汁中的膽鹽對脂肪的吸收消化起著重要作用。患肝炎後,因肝炎病毒誘發肝細胞大量破壞,分泌膽汁的功能減低,從而影響脂肪的消化,故而厭油食,患肝炎時胃腸道充血、水腫,蠕動減弱,胃腸功能紊亂,也影響食物消化與吸收,加之代謝產物不能由肝
發布於 2024-12-11 09:29
0評論
甲型肝炎症狀1、中國急性肝炎中甲肝的發病率佔病毒性肝炎的首位,約佔40%~50%。 甲型肝炎症狀2、甲肝為自限性疾病,能完全治癒;無慢性化。傳染源是患者和亞臨床型感染者,主要通過糞一口途徑傳播。 甲型肝炎症狀3、甲肝潛伏期(平均30天)。感染HAV後,在潛伏期最後10天的糞便中排出病毒,多數至發病後2周排毒停止。 甲型肝炎症狀4、任何年齡均可患本病,但主要為兒童。成人甲肝的臨床症狀一般較兒童為重
發布於 2024-12-08 18:00
0評論
一、急性黃疸型 1、黃疸前期起病急,急數患者有發熱畏寒,體溫在38~39℃之間。平均熱程3日,少數達5日,全身乏力、食慾不振、厭油、噁心、嘔吐、上腹部飽脹感或輕度腹瀉。少數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為主要表現,尿色逐漸加深呈濃茶色。本期持續5~7日。 2、黃疸期自覺症狀好轉,熱退後黃疸出現,可見鞏膜、皮膚不同程度黃染,肝區痛,肝臟腫大,有壓痛和叩痛,部分患者有脾腫大。本期可有短期大便顏色變淺,皮膚瘙
發布於 2024-01-19 00:39
0評論
1、丙肝的潛伏期為兩週至六個月。最初被感染後,大約80%的人並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可能出現的急性症狀包括髮熱、全身乏力、食慾下降、噁心、嘔吐、腹痛、尿色深、大便顏色變淺、關節痠痛和黃疸(皮膚和眼白髮黃)。 2、大約75-85%的新感染者出現慢性肝病,慢性感染者中60-70%會出現慢性肝病,5-20%會出現肝硬化,1-5%會死於肝硬化或肝癌。丙肝是25%肝癌患者的致癌因素。
發布於 2024-05-23 03:28
0評論
(1)首先是造成肝損傷:由於肝炎病毒侵犯肝臟,並在肝細胞內不斷複製。在機體的免疫反應作用下,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水腫、破壞使肝臟組織發生炎性式侵潤,充血、水腫、滲出、肝細胞變性和壞死等一系列變化。影響了肝組織的正常狀態和結構,損害了肝臟代謝的各種功能醫學|教育網整理。 (2)容易引起的併發症:本病的轉歸與黃疸的性質體質強弱,治療護理等因素有關,陽黃、陰黃、急黃雖性質不同,輕重有別,但在一定條件下
發布於 2024-08-17 10:20
0評論
1.管理傳染源 (1)對於乙型肝炎病人可不定隔離日期,對於住院病例,只要肝功穩定就可以出院,對恢復期HBsAg攜帶者應定期隨訪。 (2)對直接接觸入口食品的人員及保育人員,應每年定期作健康體檢,急性期患者痊癒後半年內持續正常,HBsAg轉陰者,可恢復原工作。 (2)慢性患者應調離直接接觸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 疑似病例未確診前,應暫停原工作。按國家規定要求,嚴格篩選獻血員。 2.切斷傳播途徑加強衛
發布於 2024-08-17 10:1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