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急性支氣管炎病因中最重要的是病毒感染,包括腺病毒、冠狀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和百日咳桿菌,也可以是本病的病原體,常見於年輕成人。早年認為百日咳為兒童疾病,但20世紀80年代以來年長兒童和年輕人中本病增加,美國某權威研究機構表明咳嗽≥2周的153例成人中有12%證明為百日咳桿菌感染。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菌如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卡他莫拉菌亦常懷疑為本病的致病菌,但除非在新生兒、人工氣道或免疫抑制患者,至今沒有“細菌性支氣管炎”的確切證據。
從中醫角度描述百日咳,又叫做頓咳、鷺鷥咳、疫咳、日哮嗆等,以陣發性頓咳、伴有吼聲為特徵,發病過程比較長,不容易速愈,祖國醫學認為:該病是因為感受時疫之邪,從口鼻而入,侵襲肺衛,肺失清肅,或者痰涎內阻,氣機不暢所導致。按頓咳的發病過程,分成3期進行辨證分型。
二.發病機制
病理改變主要為氣管-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加。黏膜下層水腫,有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病變一般僅限於氣管、總支氣管和肺葉支氣管黏膜,嚴重者可蔓延至細支氣管和肺泡,引起微血管壞死和出血。損害嚴重者黏膜纖毛功能降低,纖毛上皮細胞損傷、脫落。炎症消退後,氣管-支氣管黏膜的結構和功能多能恢復正常。
近年來有人注意到急性支氣管炎與氣道高反應性之間的關係。在複發性急性支氣管炎的病人輕度支氣管哮喘發作較正常人群為多。反之,急性支氣管炎病人既往亦多有支氣管哮喘或特異質病史,提示支氣管痙攣可能是急性支氣管炎病人咳嗽遷延不愈的原因之一。
找到病因,便可對症下藥,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急性支氣管炎,中醫與西醫治療各有哥的優勢,即可結合,也可自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