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芪粥:
[原料]黃芪10~20 g,粳米30~50 g,紅糖適量。
[製法]黃芪水煎取汁50~100 mL,入粳米,再加清水適量,煮成粥,加入紅糖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益脾胃。適宜脾胃虛寒證。
[服法]1劑/d。早、晚各服1次,7~10日為1個療程,可用1~3個療程。
2,芡實粥:
[原料]生芡實2 g,粳米30~50 g,生薑2片,紅糖適量。
[製法]先將芡實研末,與其餘3味一起水煮成粥,待溫服食。
[功效]補益脾胃。適宜脾胃虛寒證。
[服法]1劑/d,早、晚空腹各服1次,7日為1個療程,可用1~3個療程。
3,羊肉薑桂湯:
[原料]羊肉300~500 g,生薑、肉桂、小茴香、鹽各少許。
[製法]先將羊肉洗淨,切塊,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煮沸後,文火燉1小時,再加入生薑、肉桂、小茴香,共燉20分鐘,放鹽少許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益脾胃。適宜脾胃虛寒證。
[服法]1~3劑/周。每劑分3次服,連服2~3周。
4,烏賊骨散:
[原料]烏賊骨適量。
[製法]將烏賊骨研末即可。
[功效]補益脾胃。適宜胃脘痛,症見嘔吐酸水者。
[服法]5~10 g/次,3次/d,7~10日為1個療程,可用1~3個療程。
5,砂仁肚條:
[原料]砂仁末3~5 g,豬肚100 g。胡椒粉、味精、食鹽各1~3 g,花椒3~5 g,生薑5~10 g。蔥白10~15 g,豬油、紹興酒各30~50 g,生澱粉10~20 g。
[製法]先將豬肚下沸水鍋,焯透,然後撈出,颳去內膜。再將鍋中加入清湯,放入豬肚,下姜、蔥、花椒煮熟。撈起豬肚,待冷後,切成肚條。將原湯500 g燒開,下入肚條、砂仁末、胡椒粉、紹興酒、豬油,加味精調味,用生澱粉炒勻,起鍋裝盤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益脾胃。適宜脾胃虛寒證。
[服法]1劑/d,分3次服,7日為1個療程,可用1~3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