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穴:穴取風池、頸、背部夾脊穴、腎俞。
(2)方法:針刺時行針,留針時間為20—30分鐘,溫灸時間為5分鐘。每天針灸2次,15天為1個療程,連續6個療程。
(3)手法:患者取俯臥位,脊柱後凸、變形者在其胸部墊一軟枕,或作扶椅背。風池向對側眼球方向刺1—1.5寸,捻轉瀉法1分鐘;華佗夾脊直刺1~1.5寸,上下反覆3次;腎俞直刺1~1.5寸捻轉平補平瀉後加灸。
2、示例二(1)取穴主穴:肝俞、膈俞、夾脊穴、腎俞、血海、足三里。
配穴:合谷、委中、阿是穴、豐隆、陽陵泉、曲池、風池、風府、大楗、三陰交、懸鐘、環跳、太沖、承山。
(2)方法:每次取主配穴中的3~5個輪流使用,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結束後休息2~3天,再進行下一療程治療。
(3)手法:用毫針刺法根據辨證選用補瀉手法。根據病變脊柱選用相應夾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其餘穴位均直刺,用G-6805治療儀連接阿是穴、夾脊、陽陵泉、環跳、懸鐘、足三里、承山等穴,連續波刺激半小時,再配腰背穴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