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後最初幾個月的嬰兒,大小便完全是無條件反射,訓練孩子控制大小便就是要建立有關的條件反射。培養小便的習慣時,家長要細心觀察嬰兒排尿地的表現、間隔時間,估計嬰兒有尿布時再把,把尿時可發出一種信號“噓、噓”聲,並採取一定姿勢。白天,小兒在睡前或吃奶後讓孩子排尿,使時間、聲音、姿勢這些信號聯繫起來,經過多次重複,形成排尿的條件反射。這樣即使嬰兒膀胱內尿不多,只要一解開尿布,擺出這種姿勢並聽到噓噓聲,小便也會自然解起來。這樣,便可在臨睡前、起床後、吃奶前有目的地把尿。如果把了1~2分鐘不尿,過一會再把。把的時間過長,嬰兒感到不舒服,就會造成拒絕,習慣就不易形成,一般把3~5分鐘為宜。
嬰兒大便習慣的培養也很有講究,家長可注意觀察嬰兒排便的表情,掌握規律,然後逐漸培養固定時間排便。
平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小兒的表情,一旦看到孩子突然停止活動,開始用力屏氣,出現面紅、使勁、發呆等表情,那可能是解大便的信號。這時要立即解開孩子的尿布,握住雙腿,嘴裡還要發出“嗯、嗯”的聲音來幫助他加油用力。這樣的動作、姿勢和聲音可以促使孩子大便。由於進餐後可使腸蠕動加快,因此吃奶後“把”大便,往往比較容易。
只要家長細心培養,3個月的嬰兒也會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3個月的嬰兒每天飲食6次,每次間隔4小時,活動持續時間1.5~2小時。睡眠時間共16~18小時,白天睡眠時間每天3次,每次2~2.5小時,夜間睡眠10小時。
3個月的嬰兒能抬頭、轉頭、聽聲音、會微笑,這說明外界的許多事情已被嬰兒所感知。所以嬰兒的早期教育應從眼、耳、手對事物的感覺入手。
3個月的嬰兒能看到4~7米遠了,可注意引導嬰兒的視覺發音,如母親在餵奶和抱嬰兒時,進行面對面的引逗,讓嬰兒看玩具等,但掛在嬰兒前方的玩具不要偏向一側,以免使嬰兒長時間斜眼觀看,造成永久性斜視病。
3~4個月的嬰兒對聲音有定向反應。此時,父母可在不同方向搖動玩具,或呼叫嬰兒,訓練嬰兒辨別聲音來源的能力。嬰兒還能傾知音樂的聲音,對輕快、柔和的旋律表現出微笑和手腳輕輕晃動等愉快情緒。群眾總給嬰兒精神發育的規律是“一哭、二笑、三認母”,這句話就是說嬰兒出生第一個月會哭,第二個月會微笑,第三個月已認識母親,見到母親臉面會露出笑容。
嬰兒3個月時爬著可以抬起頭,聽到聲音會把頭轉過去,俯臥位可以用肘支起前身,會把身體翻向側面。家長可適當訓練運動的功能。
3個月的嬰兒不再緊緊握拳,而是經常半張著手,當手碰到東西時會緊緊抓住,常在胸前玩手或捏弄玩具,看到東西時全身亂動,並企圖抓桌上或懸掛著的物體。家長應經常訓練嬰兒的手抓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