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過敏用藥需注意三點
近年來,隨著社會壓力、環境、氣候等變化,患過敏性疾病的患者多了,隨之而來,市場上的抗過敏的藥多了,選擇的餘地也大了。
於是,患者常自行購買抗過敏藥治療,有時,的確能夠起到一定治療效果。但有時則藥不對症,不僅無法治癒疾病,反而會引起不良反應。要謹慎使用抗過敏藥,並關注以下三方面。
1、病程不同,用藥不同
不同種類的抗過敏藥有其自身的抗過敏機制和特性,治療的側重點各不相同。比如,急性發作的過敏性疾病應選擇起效快的抗過敏藥,如異丙嗪。慢性、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疾病,因治療時間相對較長,應選用無嗜睡作用,其他副作用也相對較小的藥物,如氯雷他定、咪唑斯汀或地氯雷他定等。
在治療慢性、頑固性或病情較重的急性過敏性疾病時,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抗過敏藥可以提高治療效果,但一定要諮詢醫生,合理用藥。值得一提的是,需要長期聯合用藥的患者,在病情穩定、症狀控制後不宜立即停用所有藥物,否則容易復發。這時,應該依次停用一種藥物,間斷用藥,直至全部停用,或用清熱解毒中藥,也能起到一定抗過敏作用,並逐漸停藥,這樣也可以減少疾病復發。
2、用了抗過敏藥,仍須警惕過敏反應
引起過敏反應的不僅有種類繁多的化學活性介質,而且其過程也極為複雜,受到如抗原性質、抗體和環境等各種因素影響,但抗過敏藥只能阻斷過敏反應中的某一環節,或只能阻止某些化學介質的釋放,而不能阻止所有化學介質的釋放。有時服用抗過敏藥如撲爾敏、異丙嗪、苯海拉明等後,過敏反應仍然可以發生。
因此,服用抗過敏藥前,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尤其要注意不良反應和禁忌證。服藥後,仔細觀察自己的症狀有無變化,一旦發現藥物無效,甚至症狀加重,立刻停藥,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換用其他抗過敏藥治療。以後,須禁用曾引起過敏反應的抗過敏藥。
3、抗過敏藥的“耐藥性”
如果患者長時間服用某一種抗過敏藥,會致藥效下降,或不能起到抗過敏作用,則說明即該藥產生了“耐藥性”。因此,不要長期使用同一種抗過敏藥,一般在服藥三個月後,要換一種抗過敏藥繼續治療。也可以採用中醫藥療法,如中草藥、針灸等配合治療,也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