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5-01-10 06:50

  誤區1:孩子感覺發熱就是發燒了

  寶寶喊熱,媽媽一摸確實體溫很高。但這就是發燒了嗎?其實孩子感覺身體發熱的原因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剛從溫暖的被窩中出來,或在熱天處於戶外等,但在這些情況下,孩子的皮膚溫度在10—20分鐘內就能恢復正常,所以發熱的孩子不一定是發燒了哦!

  但如果孩子仍是感覺發熱不舒服,媽媽可以先通過孩子手心和頸後的溫度,初步判斷體溫是否正常。當然,使用體溫計測量體溫可以最準確的判斷孩子是否發熱:通常用肛表測量直腸溫度,尤其是對小嬰兒會較為準確(正常體溫為37℃--38℃);也可測量腋下或頸部的溫度(正常體溫為36℃--37℃)。學齡前寶寶最好不要用口表測量體溫,以免發生意外。

  誤區2:發燒對身體有害

  寶寶發燒了,肯定是病毒入侵導致感冒了!這是很多父母第一時間的想法。實際上發燒並不都是對身體有害的。發燒會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身體保護機制之一。普通發燒(37.8—40℃)可以幫助生病兒童抵抗體內感染,通常是對身體有好處的。當然啦,寶寶發燒雖然並不是壞事,但父母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要好好照顧好小寶哦。

  誤區3:發燒會燒壞大腦(發燒超過40℃是危險的)

  寶寶發高燒了,會不會燒壞腦子的。相信很多父母都曾聽說過這樣的說法,所以當寶寶燒到39℃以上時,爸媽都用盡法寶想要把寶寶體溫降下來。事實上,發燒合併感染並不會對大腦造成損傷,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用擔心寶寶會燒壞腦或者落下甚麼後遺症。

  但是當體溫高於42℃時,發熱才會對大腦造成傷害,並且只有當身體處在極端的環境溫度下時,體溫才會高到這種程度(比如在熱天把孩子關在封閉的車裡)。當寶寶發高燒時相信大部分爸媽都已經坐不住要把寶寶往醫院送去了,在醫生的照料下,寶寶體溫肯定不會高到那種程度,所以爸媽不必太過擔心。

  誤區4:孩子很容易因發燒導致驚厥

  寶寶發燒引起驚厥,是3歲以下寶寶常見的急症,因為他們的大腦功能還未發育熟。如果寶寶在家中突然發生驚厥,媽咪一定不要驚慌,也不要拍打、搖晃或大聲呼喚寶寶,更不要把寶寶緊緊摟抱。

  事實上,只有4%的兒童會發生熱性驚厥。專業兒科醫生指出,即便沒有藥物治療,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時間內緩解,所以正確的做法是:父母最好不要隨意搬動孩子,注意保持孩子頭部側向一邊,避免口腔中的黏液吸入氣管造成窒息,同時將寶寶的衣領解開,以免過緊影響呼吸。

小兒發燒4個誤區相關文章
寶寶發燒,媽媽們千萬不要手忙腳亂,可以採取以下的方法先幫孩子降溫退燒。 第一,少穿衣服,給孩子散熱。傳統的觀念就是孩子一發燒,就要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嚴嚴實實的,把汗“逼”出來,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在發燒時,會出現發抖的症狀,父母會以為孩子發冷,其實這是因為他們體溫上升導致的痙攣。 第二,幫孩子物理降溫,有以下常用方法: 1、頭部冷溼敷:用20℃-30℃冷水浸溼軟毛巾後稍擠壓使不滴水,摺好置於
發布於 2023-07-01 18:22
0評論
誤區1、捂汗 很多家長在寶寶發燒時,會採用“捂汗”的方式降溫,給孩子裡三層外三層穿很多衣服,但其實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孩子在發燒的時候,末梢循環變得較差,手腳摸起來可能會有些涼涼的,但這並不是因為孩子穿得不夠多。而且孩子在發燒的時候,包得嚴嚴實實反而會影響到機體的散熱,使體溫上升,甚至處於高熱狀態,在高熱時末梢血管可代償性擴張,使出汗增多,同時機體代謝亢進,耗氧量增加,加之寶寶長期在這種悶熱的高
發布於 2023-07-10 23:45
0評論
誤區一:大補骨頭湯 有些人認為,骨折後應當多吃骨頭,這樣可使骨折早期癒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證明,骨折患者多吃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的時間推遲。因為受損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髓、骨膜的作用,而骨髓、骨膜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主要成分是鈣和磷。 若骨折後過多地吃排骨、喝骨頭湯,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
發布於 2023-03-06 06:14
0評論
第一,不重視步法訓練。打羽毛球最鬱悶的就是夠不到球,其原因就是步法不到位。如果不能在舒服的位置接球,也無法打出足以控制對方的球。因此,腳下功夫一定要到家。對方如果吊球,你應該採取墊步、交叉步迅速進行調整,最後跨出一大步去擊球。很多球友跑步前進或後退去接球,是錯誤的。這樣做,即使打到球回球質量也不高;另外,衝過去之後重心不穩,容易因“剎不住車”而受傷。 第二,用力方法不對。羽毛球拍的彈性極強,輕輕
發布於 2023-07-20 13:59
0評論
概述 皮炎是一種常見的肌膚病。是由於外界一些化學用品、氣候枯燥、還有一些植物的觸碰影響。擺闊飲食比如:海鮮、藥物等形成的肌膚外表赤色小豆豆,又發癢的表現。還有一些遺傳性的肌膚炎。還有嚴峻瘙癢的表現。通常多發生在手臂和一些經常露在外面的肌膚。也有一些是由於溼潤致使的肌膚炎。嬰幼兒和小孩子多多發生在腋下和四肢。通常色彩是赤色和褐色。 步驟/方法: 1、 患有肌膚炎症的患者通常用口服藥品和外用蒲草
發布於 2023-08-17 23:18
0評論
美白祛斑誤區NO.1幻想一夜變作白雪公主 對於求美心切的MM來說,恨不得一夜之間就擁有細嫩白皙的皮膚,可是,美白是個循序漸進的慢性過程,這與遺傳、飲食、身心健康、外界環境、日曬等多種因素有關,想一夜間變成白雪公主是不可能的。 你需要注意的:那些聲稱可以快速美白祛斑的護膚品,很可能含有汞或者苯二酚等成分,千萬要小心,這些成分會大大傷害你的肌膚;如果你實在忍不住,想要嘗試果酸換膚,或是激光祛斑等美
發布於 2024-06-26 16:49
0評論
一、頻繁地更換藥物 很多白癜風患者治病心切,使用一種藥物治療幾天後若沒甚麼效果,就急急忙忙地換藥。還有的白癜風患者一聽說有甚麼治療白癜風的新藥或“特效藥”,就立即買來使用,為此不惜停用正在使用的藥物。殊不知,這樣做反而不利於控制病情。大量的臨床實驗都證實,用藥治療白癜風起效較慢。這是因為大多數治療白癜風的藥物都會與人體的免疫系統發生衝突。治療白癜風的藥物在進入人體後,先要通過改變人體免疫系統的某
發布於 2024-07-25 19:37
0評論
一、頻繁地更換藥物 很多白癜風患者治病心切,使用一種藥物治療幾天後若沒甚麼效果,就急急忙忙地換藥。還有的白癜風患者一聽說有甚麼治療白癜風的新藥或“特效藥”,就立即買來使用,為此不惜停用正在使用的藥物。殊不知,這樣做反而不利於控制病情。大量的臨床實驗都證實,用藥治療白癜風起效較慢。這是因為大多數治療白癜風的藥物都會與人體的免疫系統發生衝突。治療白癜風的藥物在進入人體後,先要通過改變人體免疫系統的某
發布於 2024-11-21 20:09
0評論
一、頻繁地更換藥物 很多白癜風患者治病心切,使用一種藥物治療幾天後若沒甚麼效果,就急急忙忙地換藥。還有的白癜風患者一聽說有甚麼治療白癜風的新藥或“特效藥”,就立即買來使用,為此不惜停用正在使用的藥物。殊不知,這樣做反而不利於控制病情。大量的臨床實驗都證實,用藥治療白癜風起效較慢。這是因為大多數治療白癜風的藥物都會與人體的免疫系統發生衝突。治療白癜風的藥物在進入人體後,先要通過改變人體免疫系統的某
發布於 2024-12-21 11:29
0評論
1、老年人腦腫瘤易誤診為腦血管病膠質瘤 而腦腫瘤與腦血管病臨床表現相似,一旦老年人出現人格行為改變,如反應遲鈍、思維邏輯混亂、隨地大小便、生活懶散、記憶力減退、語言不清,甚至偏癱等,往往被誤診為腦動脈硬化和腦血栓,成為老年人腦腫瘤的診斷誤區。 2、垂體瘤易誤診為眼病或內分泌疾病 僅表現為視力下降的垂體瘤患者一般最初都就治於眼科,相當一部分病人曾按眼底疾病如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等治療,而表現為停經
發布於 2025-01-14 03:4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