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較常見的關節炎有兩種,一種叫老年性關節炎,另一種是風溼性關節炎。兩種關節炎的致病原理有所不同,但發病幾率和程度均與天氣變化有一定的關係。臨床發現,當前後兩天的日平均氣溫變化超過3℃ 、氣壓變化超過5 毫巴、相對溼度變化超過10% 時,關節炎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在冬季,這種天氣變化常常表現為一次伴有降水的冷空氣入境。
老年性關節炎,一般多發生在5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其特徵為關節軟骨變性和唇樣骨質增生。預防老年性關節炎,要注意在天氣變化後進行適當的活動;急性發作(表現為劇烈疼痛)時,應限制活動,多休息。
風溼性關節炎是風溼病的一種表現,主要症狀是周身關節(尤其是膝、肘、腕、肩等)出現紅腫疼痛,這種疼痛不是固定的,而是遊移的。氣象條件對風溼性關節炎的影響更大。預防第一要儘可能地避免“ 冷”和“ 潮”;第二,宜穿吸溼性低的內衣(如氯綸布料的衣服),床單、被子也要經常晾曬;第三,要控制高脂肪飲食,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第四,要積極預防和治療感冒、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