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前後激素改變。在孕晚期,孕婦會分泌兩種激素———孕酮和鬆弛肽,它們會讓骨盆韌帶鬆弛,以便胎兒順利娩出,而頸椎、腰椎、胸椎等韌帶也因為激素水平的增加而處於鬆弛狀態,關節的穩定性減弱,而隨著胎兒逐漸增大,胸腰骶椎負荷增加,如果輕微扭傷或姿勢不良,很容易發生脊椎錯位。
再加上女性在分娩時如果順產要消耗大量體力,如果剖宮產,則需接受麻醉,這兩者都可能影響脊柱的穩定性、誘發關節錯位。生產後,母親們要抱孩子、要餵奶,睡姿、坐姿不注意都很容易患上頸椎或腰椎相關疾病。
更年期。年輕人的肌肉、韌帶彈性好,脊椎穩定性好。女性在50歲左右就進入了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身體全面退化,椎間盤水分減少,變扁(引起個子變矮),而韌帶不會變短,由原來的繃緊變得鬆弛,在生活中對脊椎保護不當,就容易發生關節錯位。
家務勞動多。中國傳統女性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後,往往擔負著操持家務的任務,而做家務、拖地、洗碗、搬東西時姿勢不當易誘發脊椎疾病。比如洗碗的時候,脊柱的椎間盤受到的張力大,時間久了,腰就會痛。
穿高跟鞋。穿上高跟鞋後,女人挺胸提臀,優化了身材比例,看起來腿長性感,但是高跟鞋卻會讓女人的身體重心向前移,腰曲加深,若過度必然造成骨盆前傾,腰部力學結構改變,脊柱的受力點發生改變,除加速脊柱的退行性改變外,還會影響周圍的神經、血管和肌肉,易引起脊椎疾患。長期穿高跟鞋的女人,必定會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