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內發現腫塊是乳腺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雖然現在各種檢查儀器日趨先進,但手法觸診檢查仍是首要的,因為從觸診得出的腫塊的許多不同特徵,是判斷腫塊性質的重要依據,是與儀器檢查相互印證的。在人群普查及醫療條件較差的偏遠地區,難以做到人人都拍片或用儀器檢查的情況下,手法檢查顯得尤為重要,通過篩查可節約醫療資源及群眾負擔。
硬度
一般來說,癌腫的硬度最高,纖維腺瘤及淤乳囊腫雖然也比較硬,但有柔韌性和彈性,似橡皮疙瘩,而癌腫的感覺像木頭塊。至於最常見的乳腺增生的硬度取決於其輕重程度及增生的類型,但多是柔韌的,一般來說,腫物越硬越危險。
活動度
觸到腫物時,用兩個手指分別固定腫塊的邊緣,感知腫塊大小並相對往復推動,即可感知其活動度。纖維腺瘤及部分葉狀肉瘤活動度最大,稍加壓力即可從指下滑脫(甚至手術時的局麻藥都可使其偏離原位)。癌腫和炎症因其浸潤性而與周圍組織粘連,限制了其活動度,越是晚期,固定得越死。但某些原位癌的早期也有相當的活動度。至於增生的活動度取決於其硬度及厚度,薄片塊狀的增生也沒甚麼活動度。某些位於皮下或皮內的良性腫物因與皮膚相連也少活動度。
輪廓的清晰度
良性腫瘤可以較清楚地觸及其邊界、範圍及形狀。癌腫及炎症因有浸潤性,向周圍延續因而界限模糊。乳腺增生也沒有明確的界限,但其硬度,形狀,壓痛及與月經的關係和腫瘤相異。
酒窩徵(皮膚1x1cm內凹陷)或橘皮徵(範圍大小不等的點狀毛孔粗大及皮膚增厚) 的出現與以下情況相關:
1、癌腫侵及乳房懸韌帶或與局部皮膚粘連。
2、各種原因(主要是外傷)造成局部組織、脂肪或腺體的炎症甚至壞死。
3、某些表淺位於皮下的良性小腫瘤,當托起乳房時,相應部位的皮膚活動受限,可出現表淺酒窩。
4、乳腺手術後斑痕攣縮或深部縫線鬆脫,留有創腔。
5、慢性炎症遷延日久,皮膚水腫,可出現橘皮徵。
乳頭情況
檢查乳頭及乳頭後部的腫物可以用手指對捏與平捫相結合,如乳頭有回縮或指向偏離,應仔細檢查與腫物的關係。如有擠壓性溢液,應察看腫物體積有否變化。從理論上講,非哺乳期的溢液都是不正常的。一般來說,顏色越深越危險。如果乳頭及乳暈有表淺潰瘍及滲出,像皮膚病似的溼疹,必須警惕溼疹樣癌,常可觸及乳頭後實性腫物。乳頭內陷多為先天發育不良所致,可以手法牽出。如為乳癌所致內陷,多為近期出現,且呈進展趨勢,手法難以牽出,且乳頭後常可觸及硬結。另外,前者只是乳頭內陷,後者連同乳暈亦可有不同程度的內陷。
淋巴結
腋下若能觸及較硬而清晰的淋巴結,乳房內同時有疑似癌腫,常提示已有淋巴結轉移。往往乳腺內未發現可疑腫物,卻能觸及腋下淋巴結,則常因既往乳腺炎症或手術遺留局部淋巴結反應性腫大。但應警惕隱性乳癌轉移的可能性。
此外,下垂型的乳房,常在上半部觸及“厚塊”,此時應用雙手拇指從底部托起乳房,使上半部鬆弛,用其餘手指檢查,以免產生錯覺,或平臥位檢查。
副乳
腋前線的腫物如果柔軟,多為副乳。副乳的發育程度差異很大,理論上乳腺的任何病變,副乳都可以出現,但實際上發生率很低。副乳應與腋淋巴結相鑑別。(有些副乳位於肋緣下只有一個發育不全的乳頭痕跡)。
填充物
有些曾進行隆乳手術的填充物結塊後極似乳房腫物,結合乳房的整體情況經觸診和仔細查看體表疤痕可進行區分。
男性乳腺增生
多與長期服用某些心血管藥物或肝功能異常或有外傷史有關。一般呈兩種類型:乳頭後硬結或整體瀰漫性隆起。前者界限清晰。後者應與發達的胸肌鑑別,瀰漫性增生的乳頭位於隆起的中心,而健美胸肌的乳頭位於隆起的下三分之一。兩種隆起的硬度及輪廓也不同。
以上是筆者的一點粗淺經驗,臨床判斷時須結合腫物的伴隨情況,如患者的年齡、腫物發現的時間及變化趨勢、有無明顯的誘因、疼痛的程度及規律,以及其他儀器檢查結果綜合考慮,術前診斷可八九不離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