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腫瘤已經變成臨床上的常見病。但腫瘤的療效,無論中西醫都有待於提高。中醫對於腫瘤的防治有悠久的歷史,並有其獨特的理論和方法。向廣大患者介紹中醫對腫瘤的認識,使他們瞭解中醫,認識中醫,進而正確的選擇中醫,有利於患者的康復和治療。歸納起來,中醫對腫瘤的認識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中醫對腫瘤的病因病機的認識
我國古代醫書,對腫瘤的發生原因曾經有過論述,這些論述雖然還沒有完全闡明腫瘤發生的原因,或者有些是不正確的推斷,但是也有不少合理的見解。實際上,直到今天現代醫學也沒有將腫瘤的病因完全解釋清楚,比較統一的看法是,環境中的致病因素,例如各種不正常的物理和化學刺激,還有人體的內部因素,比如遺傳和精神因素,都有可能是腫瘤的病因。
中醫學認為,“氣”和“血”是人體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礎。中醫學裡的“氣”,既包含著身體內部運轉著的營養性精微物質,也指內臟器官的活動機能狀況。如果由於某些原因,使“氣”或“血”出現了不正常狀況,即所謂“氣鬱結”或“血瘀滯”的時候,就會引起疾病。對於腫瘤的發生原因,中醫學認為也是由於精神情緒的過度緊張、憂鬱,或者外邪(也就是外部致病因素)的侵犯,以及機體衰老、飲食起居的影響等等,引起體內氣血鬱結瘀滯,最後誘發腫瘤。另外,人體內所產生的某些不正常物質積累在身體裡面,或者內臟功能的失調、紊亂等等,都能成為誘發腫瘤的病因。
2、中醫對腫瘤的臨床表現的認識
在我國曆代文獻裡,有很多關於腫瘤臨床症狀的形象描述,包括瘤和癌這兩個漢字,都比較形象地體現了腫瘤的特點,據公元610年的《諸病源候論》這本醫書的記載,認為是體內“氣血的留結”,或者是人體所產生的某些不正常物質的滯留,著重點是留而不去的“留”字,加上病字偏旁就成為腫瘤的“瘤”字。惡性腫瘤在中醫學裡叫做“癌”,為甚麼會有這個名稱?這是由於到惡性腫瘤質地堅硬,部位固定,表面凹凸不平,好象岩石一樣,所以稱為“巖”。而在古時候“晶”字的上半部是一個品字,下半部是一個山字,它同岩石的巖字是通用的。“晶”字加上病字偏旁就成“癌”字了。
在腫瘤的症狀方面,歷代中醫文獻曾經有過相當正確的描述,不少還抓住了要點。《諸病源候論》記載:“瘤者,皮肉中忽腫起,初梅李大,漸長大,不痛不癢……”這段話是說,腫瘤是逐漸長大的,沒有痛癢症狀,經過較長時間以後,可能長得很大,不能消退。中醫學對乳癌的論述,歷代的資料很多。公元16l7年的《外科正宗》對乳癌的描述尤其具體,書中說當乳癌起初象豆子、棋子大小的時候,可能兩、三年沒有痛癢,漸漸長大以後出現持續性疼痛,再發展的時候好象許多栗子堆在一起,患病的部位會逐漸地變色、潰爛、發臭、凹陷的部位象巖穴,凸起的部位象蓮子;以後甚至發生鑽心一樣的疼痛。到身體出現衰竭的時候,就很難治好了。
即使是發病很低的男性乳腺癌,古代醫籍中也有描述,在17世紀初,明代一部叫做《證治準繩》的醫書中,記錄了一例男性乳癌的病例。這個病人在發病之前,曾經因為幾次參加“科舉”考試未能考上而悶悶不樂。後來,發現左側乳頭常常有小量分泌液流出,不久乳頭旁出現腫塊。由於沒有及早診斷和合理治療,腫塊增大、潰破、變成巖穴之狀。這些記述,基本上符合乳腺癌的症狀和演變。
另外,歷代中醫文獻還記述了喉癌、食道腫瘤、胃腸道腫瘤、甲狀腺腫瘤、皮膚腫瘤等。中醫學雖然早已認識到有些腫瘤是屬於難治之症,然而對腫瘤並不是束手無策。除了重視對全身的整體治療外,還包括針對腫瘤病變的藥物治療和手術割除的措施。
3、中醫對腫瘤的治療的認識
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提到,對腫塊這類病症,應該採用促使它消散的的治療方法。1700多年前的名醫華佗,對於腹內的結塊,在使用針刺術和藥物都不能達到治療目的時,就給患者施行全身麻醉,採用手術割除醫治。這些結塊,很可能包括了某些腫瘤在內;公元7世紀《晉書》裡寫道:“景帝目有瘤疾,使醫割之”。這是最早明確記錄採用開刀切除眼部腫瘤的病例。
除直接切除腫瘤外,歷年來,中醫在腫瘤的治療上不斷更新,主張內服與外敷相結合,內外夾攻,以消癌瘤。內服以扶正固本、活血化瘀、化痰散結、清熱解毒等方面的中藥,以便糾正體內的陰陽平衡,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抑瘤消瘤;外敷峻烈有毒之品,以求以毒攻毒,化瘤散結。相當於西醫的全身化療與動脈介入、放射線照射相結合,即全身治療與局部治療相結合的方法,給癌瘤造成滅頂之災。更為珍貴的是,古代醫家還為我們留下了一大批應用至今的有效腫瘤治療方藥/方劑,具有代表性的有小金丹、西黃丸、大黃蟄蟲丸、六神丸、片仔癀、消瘰丸、桂枝茯苓丸、海藻玉壺丸、當歸龍薈丸,梅花點舌丹等等。
近幾十年來,中醫學與現代醫學相互滲透,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中醫藥在配合手術、放療、化療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術前服用中藥,可增強機體對手術的耐受性;術後用中醫藥治療可減少術後發熱、貧血等症發生,促進手術創口癒合,提高和恢復有關臟器的功能、和機體免疫功能;配合放療、化療,可減毒增效,即減輕因放化療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白細胞下降,減輕嘔吐、腹瀉等消化道反應;減少因放療引起的口腔粘膜潰瘍、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腸炎等併發症的發生;並可增加放、化療對癌細胞的抑殺作用,從而提高放、化療的療效。
其次,中醫藥對一些腫瘤特有的併發症的治療也有獨到之處,如癌性發熱、疼痛和癌性胸、腹水。中醫通過對癌症病人的全面辨證論治,採用清熱解毒、發汗散熱、通腑瀉下等給癌症毒素出路的辦法治療癌熱;採用內外治結合內外夾攻的辦法以消瘤止痛;採用化痰逐飲、通利二便和扶正祛邪的方法減少癌性胸、腹水。
總的來講,中醫藥治癌的特點就是“簡”、“便”、“廉”、“驗”,故歷來深受病家歡迎。人體有自我保護、自我痊癒的的能力。對腫瘤,人體也有自己的反抗能力。當人體的自我保護功能足以遏制癌毒的時候,表現為正常;當人體的自我保護能力不足時候,就表現為腫瘤的發生。這種自我保護的能力與人體的正氣不一定成正比,有的人體虛弱的人,就不一定患癌;有的身體健壯,反而患癌。而中醫藥的治療就是試圖調整患者的內環境,企圖最大限度地提升人體的自我保護能力,而另一方面遏制癌毒的致病能力,所以希望腫瘤患者能再中醫藥的協助下,增強防病抗病能力,最終戰勝癌魔,獲得長期生存。
中醫如何識別腫瘤
發布於 2022-12-16 18:04
中醫如何識別腫瘤相關文章
腫瘤患者在完成了標準的手術、放療、化療後,還能做些甚麼?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總結多年臨床經驗和科研成果,提出了中醫腫瘤康復的概念。我科作為全國中醫腫瘤醫療中心組建了中醫腫瘤康復培訓基地,在這裡各專業的醫生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康復方案,通過中藥療法、情志心理調節、營養指導、體能運動指導(氣功、太極拳等)、中醫外治療法(針灸、耳穴、泡洗、按摩等)的綜合運用,全面調節和改善您的
發布於 2022-09-28 14:58
0評論
近年來,甲狀腺腫瘤發病率明顯上升,尤其是沿海地區,發病率較10年前上升4至5位,發病人數是10年前的4倍。甲狀腺癌發病年齡以20歲至40歲的青壯年為主,女性多於男性,發病率約為男性的3倍。該病初期無任何明顯症狀,患者不易早期發現,即便出現腫塊,也常常被誤以為是其他疾病而延誤治療。甲狀腺癌屬於惡性腫瘤,如不能早發現,將是埋在頸部的一顆定時炸彈,會危害病人的生命。中醫藥治療甲狀腺腫瘤,雖然對
發布於 2023-03-21 16:26
0評論
腫瘤治療雖以手術、放化療為主,但中醫中藥也有著不可小視的作用,尤其是晚期患者或是失去最佳治療時機的患者,中醫中藥不僅可減輕其病痛,還可能實現帶瘤生存。以胃癌為例,臨床中曾接診過一位胃癌患者,手術時病情已處在中晚期,因骨髓功能不佳,未進行系統化療,但患者並沒有放棄,而是開始尋求中醫藥治療,經過一段時間中醫辨證治療,該患者血象正常並順利完成:1、滋補膏方,四季都能吃膏方屬於中醫的特色療法之一,但不同
發布於 2022-12-16 20:04
0評論
一、從中醫的整體觀看腫瘤:腫瘤常發病於人體的某一部位,但是與人體的整個機能有關。中醫認為腫瘤是瘀血、積滯、痰飲、熱毒等致病因素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聚結而成的。不同部位的腫瘤,由於所主的臟腑不同,病機也不一樣,比如頸部、咽喉部的腫瘤,與氣鬱痰凝有關;乳腺、子宮、卵巢部位的腫瘤多與肝鬱血滯有關;肝臟的腫瘤與溼熱鬱火有關;胃腸道的腫瘤與水飲不化,溼熱淤滯或寒溼積滯有關。中醫認為任何部位的腫瘤與發生部位的
發布於 2023-01-19 06:11
0評論
1、肝熱血瘀型:上腹脹滿,疼痛拒按,可觸堅硬包塊,胸脅竄痛,煩熱口乾,口苦欲飲,便幹溺黃。或短赤,膚燥無華,舌質淡或暗紅,時有齒痕,苔白厚,脈弦數或弦滑有力。治當清肝解毒,活血化瘀,軟堅散結,培土固元。藥用半枝蓮、板藍根、蛇舌草、七葉一枝花、蟾皮粉、蜈蚣、柴胡、白芍、元胡、田三七、丹參、幹七、海藻、生牡蠣、夏枯球、白朮、曬白參、茯苓、木香、另用人工牛黃引藥入肝。便乾結加知母、大黃,痛加威靈仙、五
發布於 2024-11-16 20:31
0評論
隨著我國對於中醫藥的大力扶持,目前中醫藥對於腫瘤的治療越來越成為熱點,有相當多的患者在西醫治療同時,主動要求聯合中醫治療。改善術後患者的復發轉移:肝癌是一個高復發的惡性腫瘤,根據相關專家的研究,中醫對於預防腫瘤患者的復發和轉移有明確的療效。早中期肝癌患者術後服用中藥治療可以防止肝癌的復發和轉移。促進術後恢復:肝癌患者接受有創治療之後一般會出現乏力、食慾減退、大便不通、疼痛、發熱等反應,術前給予患
發布於 2022-12-10 19:42
0評論
康復醫學是現代醫學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往醫學界投入最大精力、財力的是臨床醫學部分,其重點是如何治療疾病;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健康的渴求使得“治未病”的呼聲越來越高,預防醫學也隨之逐漸受到重視;當下,由於臨床醫學的進步,我們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提高,疾病譜慢慢發生了變化,急性疾病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慢性疾病的增多便成為威脅健康的頭號敵人,康復醫學就是幫助這部分病人及因
發布於 2022-09-28 14:48
0評論
輸尿管腫瘤中醫辨證常為正虛邪實正虛主要以下焦肝腎虧虛,氣血陰陽不足為主,標實則因溼熱、瘀血、痰濁、癌毒互結。根據正虛標實的輕重程度及緩急,主要分為下列幾個常見證型。
腎虛溼熱證
證候有尿頻、尿急、尿道澀痛不適、腰痠腿軟、神疲乏力、或有低熱、或伴尿血色紅、間歇發作、頭昏眼花、口乾欲飲、大便乾結、舌紅薄白膩或黃膩,脈細,治法滋腎清利,化溼通淋。
方藥:知柏地黃丸加減
黃柏,知母,生地,山茱萸,丹皮,
發布於 2023-09-03 00:05
0評論
當前,各大醫院長有腫瘤性息肉的患者數量都在急劇上升,由於其被業界稱為癌前病變,所以被查出長有腫瘤性息肉的患者都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如同真的患上了癌症。醫生建議,被查出有腫瘤性息肉的患者有需要對其有一定重視,去進一步核查。目前中醫、西醫都對腫瘤性息肉的治療有科學有效的措施。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內的一切良、惡性腫瘤性息肉均為蓄毒久聚,淤積不通,熱腐化生形成。蓄毒乃:痰毒、熱毒、溼毒、食積毒、腐毒、煙毒、
發布於 2023-09-12 08:36
0評論
一、從中醫的整體觀看腫瘤:腫瘤常發病於人體的某一部位,但是與人體的整個機能有關。中醫認為腫瘤是瘀血、積滯、痰飲、熱毒等致病因素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聚結而成的。不同部位的腫瘤,由於所主的臟腑不同,病機也不一樣,比如頸部、咽喉部的腫瘤,與氣鬱痰凝有關;乳腺、子宮、卵巢部位的腫瘤多與肝鬱血滯有關;肝臟的腫瘤與溼熱鬱火有關;胃腸道的腫瘤與水飲不化,溼熱淤滯或寒溼積滯有關。中醫認為任何部位的腫瘤與發生部位的
發布於 2023-02-23 01:1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