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19 22:15

  有一句常用語說的好,不要重複發明輪子(“Don’t Reinvent the Wheel”),對醫學而言,既然現代醫學―我們稱之為“西醫學”已經發展的這麼好了,那我們還需要其他的醫學、比如中醫等傳統醫學嗎?當然,如果現代醫學這個“輪子”足夠完美,那我們只需要在這個“輪子”上進行改進就可以了,但是現代西醫學真的很完美了嗎?

  現代醫學是建立在無限細分、逐漸解析的形而上學的哲學思想上的實踐科學,我們先把人通過解剖分析其大體結構、通過病理檢測發現其微觀結構、通過生理指標檢測瞭解其病理生理指標的變異,對於發現的變異的指標瞭解其分子結構的改變、調節結構和機能的改變,最後瞭解其遺傳物質的改變等等。這些知識似乎把我們的疾病了解的這麼深刻了,但是在疾病防治領域,似乎並沒有看到多麼喜人的成績。人類基因組計劃曾經讓人們產生了戰勝癌症、戰勝很多疾病的信心,儘管人類基因組計劃發現了人類的整個基因組排列信息,但是發現基因的轉錄、翻譯的調控又受很多條件制約,單單知道序列的變化連同樣的序列為甚麼有時發揮正常的作用、有時又發揮異常作用這樣的基本問題也回答不清楚)。我們推測和基因調控有關,於是乎進行表遺傳學的研究,發現了一系列的信號轉導通路,這些信號轉導通路受上游和下游相關基因調節!當我們看到曙光的時候,小RNA(microRNA)發現又讓我們感到迷惑,這些僅僅只有21-21nt的小分子,一個microRNA居然能調節幾十甚至幾百個基因,而且這些小分子居然沒有具體的生理功能,從哪來?到哪去?我們知道甚少?似乎在醫學研究上,把我們進入一個怪圈中,我們把人類分為了“A、T、G、C”,但是還是找不到疾病的病因。因此又有人提出了系統論、整合醫學等等新概念,利用生物信息學的觀念來研究人體、研究疾病。這些路才剛剛開始,能用於臨床醫學尚需要很長的過程。是甚麼讓我們迷失了方向?

  醫學是一門實踐科學,不管我們瞭解與否,我們都需要對病人進行治療。儘管現代醫學似乎進步很大,但是真正在臨床上使用的治療方法可歸納為三種情況:機械性去除、人為對抗和簡單補充。

  首先我們看看“機械性去除”治療方法,這可能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是現代醫學的驕傲。以癌症治療為例,如果能將腫瘤完整切除,不管是預後較好結直腸癌、乳腺、胃癌等還是預後不好的胰腺癌、肺癌、肝癌等,其治療效果都是不錯的,但是如果不能通過手術完整切除,治療效果機會很差了;再比如冠心病的治療,解決冠狀動脈狹窄的最有效的手段是進行冠狀動脈搭橋或者使用冠脈支架等機械性手段,除此之外似乎沒有一個好的方法;再比如創傷中急性全身性炎症反應(sirs)防治,最有效的手段是通過血液濾過將炎症因子去除、預防其變化為多臟器功能衰竭;如鼻咽癌和肛管癌的放療,通過放療可能完全清除這些疾病病灶,因而達到了治癒疾病的目的;再如作為現代醫學標誌的器官移植,也就是把不好器官拿走,換一個新器官的“純機械”手段;其他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無法去除其疾病源頭的疾病,就不能很好的進行治療。

  其次我們看看認為“對抗療法”。自從抗生素的應用使得感染性疾病獲得了巨大成功以後,使用“對抗”成為一種潮流、一種理念,但是這種“對抗”在其他疾病治療中發揮了及其有限的作用。比如抗病毒治療,目前許多抗病毒的藥物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像“拉米夫定”這種治療HBV病毒最有效的藥物,其複發率是非常高的;再比如抗腫瘤治療,抗腫瘤的化療藥物,其根本不能夠提高患者遠期生存率,目前多數臨床研究也僅僅證明能延長數月生存,但是其產生巨大的副作用和巨大的社會經濟負擔;再比如近年來非常熱門的靶向治療藥,其理論基礎也就是使用單克隆抗體將一個腫瘤信號轉導途徑重要蛋白封閉,從而達到治療腫瘤作用,比如在結直腸癌治療中證明非常有用的抗VEGF和抗EGFR的抗體貝伐單抗和西妥昔單抗,花費巨大的費用,患者生存時間也就延長了數個月,而且有許多不良事件;再如對於克羅恩並治療中抗TNF抗體,其根本無法改變克羅恩病的病程,更不要說治癒疾病。所以說“人為對抗”這個思路可能並不是一個很好解決問題的方法。

  再看看“簡單的補充”治療。是最直接的機械論治療方法,比如說白蛋白缺少了,補充了白蛋白,患者低蛋白血癥好轉了,低鉀血癥,補充了鉀離子,患者低鉀血癥的症狀緩解了,長期營養不良的通過營養支持給其解決營養的問題;但是其他一些疾病,簡單補充就可能不能發揮作用了,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其已知為APC基因突變導致的遺傳病,那補充這種基因的蛋白或者置入這個基因能治療這種疾病嗎?很顯然不行。現代分子生物學進步已經發現了許多由於基因缺失導致的疾病,但是補充這些基因和其產物根本不能產生任何療效,曾經夢想的發現了某些疾病的分子生物學基礎,然後通過置入這些基因(knock-in)或敲除(knock-out)這些基因,可能就能治療這些疾病,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幾個在人類能發揮作用的基因治療產品。以前發現在許多基因中,缺乏免疫因子或發生過度免疫反應,我們通過補充免疫因子或抑制免疫似乎能發揮一定的作用,但是現在研究證明其收到的作用甚微。

  那麼現代醫學難道沒有用了嗎?很顯然是不對的!現代醫學其價值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現代醫學的這種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可能需要進行批判和調整。現代醫學有必要從傳統醫學、特別是傳統中醫中汲取一定的營養,這可能對其發展有重要影響。

  儘管傳統中醫學由於傳統文化的影響及歷史因素的侷限,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如對於解剖結構的認識起步較晚,中醫外科的治療相對短缺等。但是傳統中醫學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沉澱,有著自己完整的理論體系及豐富的臨床經驗,在現代醫學傳入中國以前,一直維繫著中華民族子孫的健康。在數千年的臨床實踐中,中醫學經歷過和平、戰亂、災難、瘟疫,理論知識及臨床經驗不斷完善,但其核心理論體系“陰陽”、“五行”、“藏象”、“經絡”學說卻絲毫沒有過時,《黃帝內經》和《傷寒論》等兩千多年前的著作依然指導著我們當今的診療工作。

  中醫學注重“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精神,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對於治未病的記載。《素問•上古天真論》記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這是對遵循自然規律生活、飲食有度、鍛鍊適當、起居有常從而預防疾病的最初的論述。事實上,目前許多疾病如腫瘤、冠心病、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均和不合理的生活、飲食習慣有關。

  中醫學強調“天人合一”、“五臟一體”的整體觀,堅持“整體”和“局部”的有機結合。中醫將機體分為“五臟六腑”,既注重臟腑各自的功能區別,又注重臟腑之間的聯繫,既重視局部發生病變的臟腑經絡形體官竅,又不忽視病變之臟腑經絡對其它臟腑經絡的影響。如肝的疏洩功能失常時,不僅肝臟本身出現病變,而且常影響到脾的運化功能而出現脘腹脹滿、不思飲食、腹痛腹瀉等症狀,也可影響肺的宣發肅降而見咳喘,還可影響心神而見煩躁不安或抑鬱不樂,影響心血的運行而見胸部疼痛。因此在治療上常常是“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在疾病之初,就阻斷了病變向其它臟腑經絡的傳變,這便體現了中醫治療的智慧。而現代醫學則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此現代醫學在“拆零” 同時應該注意“整合”,否則,當將個體過多拆分後可能就找不出其原來的功能了。

  中醫“上工治未病”思想是現代醫學最應該借鑑和學習的地方。《素問•上古天真論》記載:“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強調通過養性調神來增強正氣,起到預防疾病、健康長壽的功用。這一觀點對我們當前社會仍然受用無窮,當今社會的人們追求名利、急功近利、喧譁浮躁、人心騷動,各種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層出不窮,雖然醫學越來越發展,但不可治癒的疾病卻越來越多,其原因值得深思。

  傳統中醫對於“食療”的認識也源遠流長,防止“病從口入”就是我們老祖宗的巨大的智慧。《素問•藏氣法時論》就提出了:“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的食療理念,用五穀雜糧來滋養五臟,水果來營養臟腑,各種肉類來補益臟腑精氣,蔬菜來補充五穀雜糧、水果、肉類的不足,從其方面營養五臟。

  除此之外,傳統中醫還對許多食材的保健作用和藥性都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藥食同源”、“食分五性”等觀念,利用許多食物來治療和預防疾病。例如當患者出現倦態懶言、食少便溏等脾虛溼蘊的症狀時,常常予以白扁豆、山藥、薏苡仁以健脾利溼;出現目赤腫痛等肝火上炎的症狀時,常用菊花、決明子泡茶以清肝降火明目;出現脘腹脹滿、噯氣吞酸等飲食積滯所致的胃氣不和的症狀時,常用山楂、麥芽、稻芽以消食和中,健脾開胃。且在歷代醫家的組方用藥中,常常用各種食材配伍組方以治療疾病,取得良好的療效。例如《傷寒論》中被後世稱為“群方之魁”的桂枝湯,五味藥物中就有桂枝、生薑、大棗、甘草四味食材,服藥後又啜熱稀粥以助藥力,雖是普通的食品調料,經過精妙的配伍,卻能收到解肌祛風、調和營衛的顯著療效,廣泛應用於中風、傷寒及各種雜病中。又如《金匱要略》中的當歸生薑羊肉湯,僅用當歸、生薑、羊肉三味食材,便能取得溫中補血、祛寒止痛的良效,用於婦人產後氣血虛弱、陽虛失溫所致的腹痛。現代研究也證實,如茶、洋蔥等一些食物黃酮成分確實具有預防和治療癌症的作用。

  中草藥是一個巨大的寶庫,經過千百年來的臨床應用,傳統中醫學中藥的認識日趨成熟,對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引經報使、配伍、禁忌、治法、治則等內容不斷完善,而這些經驗可以在我們現代醫學的進一步研究中發揮重大的價值。如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利溼通淋,可以治療癰腫瘡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熱淋澀痛,而近年利用其清熱解毒消腫之功,單用或製成各種製劑,已廣泛用於各種癌症的治療,均可使臨床症狀得到改善或基本消失;現代實驗研究也發現高濃度的本品製劑在體外實驗中,對艾氏腹水癌、吉田肉瘤及多種白細胞病癌細胞均有抑制作用;又如冬凌草提取物冬凌草甲素,其對多種癌症具有抑制作用,而且還能調節一些腫瘤發生的信號轉到途徑。儘管目前化學合成的藥物技術非常高,但是化學合成的藥物與從天然藥物中提取的物質療效無法進行比較。比如紫杉醇,其來源於太平洋紅豆杉,治療一個病人需要6棵百年樹齡的紅豆杉,因此價格非常昂貴,而現在的紫杉醇以及它的抗癌同源衍生物可以通過其前體進行化學半合成製得,但其功效與天然提取的差異就很大。同樣的,人工種植的冬蟲夏草和人參與天然的藥物療效都相去甚遠,更不要說人工合成的了。

  總之,儘管現代醫學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其也處於人類認識疾病的初級階段,學習傳統醫學、特別像中醫這樣的具有悠久歷史、理論和時間經驗豐富、哲學思想深邃的傳統醫學,對探索現代醫學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現代醫學可以向中醫學學習相關文章
精準醫學是應用現代遺傳技術、分子影像技術、生物信息等技術,結合患者生活環境和臨床數據,實現精準的疾病分類、診斷及評估,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疾病預防、治療和康復等醫療服務全過程,以最小化醫源性損害、最低化醫療消耗,獲得病患的最佳康復。精準醫學並不等同於奧巴馬式“精準醫學”2015年1月20日,奧巴馬在國情諮文演講中提出了“精準醫學(PrecisionMedicine)”計劃,呼籲美國要增加醫學研究經費
發布於 2022-09-25 04:42
0評論
精準醫學計劃,將分兩步走,第一步側重於癌症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第二步全面推廣於各種疾病。那麼現階段的美國醫學界,精準醫學在醫療實踐中是一種甚麼狀態?本文將根據我在美國臨床學習和工作的經驗,側重介紹基因學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精準醫學在國外也處於起步階段。現在請專家參加所在醫院個體化治療中心的臨床討論會,感受到精準醫學正處於不斷髮展中。精準醫學的目標是根據患者的基因譜、環境和生活習慣進行個體化、精準
發布於 2022-12-01 21:06
0評論
現代介入肺臟醫學源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Interventionalpulmonology”才在國外開始使用。1999年,兩位美國學者JohnFBeamis和PraveenN.Mathur主編的《Interventionalpulmonology》一書,正式由McGraw-Hill出版公司正式出版,並在世界各地發行,2008年已由北京協和醫院徐作軍等教授翻譯,在國內出版[1]。2002年,美
發布於 2022-09-25 04:46
0評論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學模式轉向生物、心理、環境、社會醫學模式。現代醫學新模式的提出,為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和手段開展防病治病,提高人類健康水平開了闢新天地;並將出現與此相適應的新學科,新理論,從而大大推動現代醫學的發展;心身醫學則在此基礎上不斷髮展和完善。心身醫學是將人看作是既有軀體又有腦及心理活動並且和環境密不可分的具有生物屬性又有社會屬性的雙重屬性的人,用整體的觀念來診治病人的
發布於 2022-12-24 00:45
0評論
我國有中醫和西醫兩種醫藥學,這是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一大優勢。兩種醫藥學並存,不但可為廣大人民群眾的醫療保健提供多樣化的技術服務,而且通過兩種醫藥學的互相滲透,又可促進中醫現代化,加速我國醫藥學的發展。針刀醫學就是中西兩種醫藥學互相滲透的產物。針刀醫學是在針刀療法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一門新學科。自1976年針刀療法誕生之年算起,今年正好是它的而立之年。當初朱漢章首創針刀療法,把針灸針與外科手術刀的兩
發布於 2022-11-23 19:41
0評論
核磁共振(MRI)又叫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是繼CT後醫學影像學的又一重大進步。自80年代應用以來,它以極快的速度得到發展。其基本原理:是將人體置於特殊的磁場中,用無線電射頻脈衝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衝後,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信號,並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被體外的接受器收錄,經電子計算機處理獲得圖像,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是一種物理現象,作為一
發布於 2024-06-10 20:07
0評論
運動醫學(SportsMedicine)是醫學與體育運動相結合的一門基礎和臨床多學科綜合性應用醫學學科。研究和體育運動有關的醫學問題,包括參加運動訓練和缺乏運動對健康和病人身體的影響,防治運動傷病,運動在疾病防治和康復中的作用等,以促進生長髮育,增強體質,提高運動能力和技術水平。主要是研究運動、訓練、體育和缺乏運動對健康和病人身體機能的影響,其成果用於傷病防治、治療和康復。通俗地說運動醫學就是研
發布於 2022-12-06 16:41
0評論
談到中醫學對卵巢早衰病因病機的種種觀點,經常要引用《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的一段經文。故首先引用這段經文並加以解釋。原文: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譯文:女
發布於 2022-11-29 04:36
0評論
概述 在臨床醫學中冠心病是由高血壓,血脂異常,過度肥胖,長期抽菸,過量飲酒,缺乏運動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因素引起的,通常情況下冠心病的臨床症狀包括胸痛,心悸,乏力,出汗,發熱,噁心,嘔吐以及心力衰竭等一系列的症狀表現。患上這種疾病對於患者來說是非常不幸的,而且還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程度上的痛苦,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積極的去配合醫生治療,不要放棄治療,也不要亂用藥,防止對自己造成不利。
發布於 2023-06-10 22:04
0評論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生命就是氧化還原反應。人類的大多數疾病究其發病原因、發生發展的病理過程,或因或果,都與缺氧密切相關。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有美國氫彈之父之稱的愛德華?泰勒曾不無遺憾的說:“Itisnotentirelyimpossible,that,perhapssometimeinthenextdecade,professorsofmedicinewillhavedifficultyinexpl
發布於 2022-10-19 18:4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