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痴呆的定義:
痴呆是由腦功能障礙引起的獲得性認知功能缺損綜合症。由於大多在老年人中發病,被稱為老年痴呆。特點:
1、腦功能障礙-由於腦功能紊亂造成的,是一種器質性的疾患;
2、獲得性-不是先天性的疾病,是後天由於各種疾病導致;
3、認知功能缺-以記憶力、智能下降為主要表現。
二、痴呆分型:根據病因主要分為三大類:
1、腦變性疾病引起的痴呆――阿爾茨海默病性痴呆,又稱老年性痴呆、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主要介紹阿爾茨海默病性痴呆),阿爾茨海默病即所謂的老年痴呆症。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原發性退行性變變性疾病,臨床表現為認知和記憶功能不斷惡化,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性減退,並有各種神經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雖然這種病在任何年齡都能出現,但是通常在60~70之間出現;
2、腦血管病引起的痴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ntia,簡稱VaD);
3、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簡稱MixD)。
還包括路易小體痴呆、額顳葉痴呆、帕金森病性痴呆、由維生素Bl2、葉酸缺乏所致的痴呆等。
三、發病率
根據我國部分城市地區調查,60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為4.2%。隨著年齡增大,發病率逐漸增加,80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為20%。
阿爾茨海默病多見於60歲以上的老人,但50歲之前也可能患病。雖然這種病在任何年齡都能出現,但是通常在60~70之間出現。
四、死亡率
據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2011年的公佈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有約3650萬人患有痴呆症,每七秒就有一個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5.9年,是威脅老人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
五、治癒率
從目前的研究自立資料和臨床觀察看,無論中醫還是西醫治療,都只能相對延緩病情的發展,並不能從根本上阻止疾病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