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這些變化在平日裡似乎已被忽略,但在節日來臨之際卻凸現出來。以春節拜年、祝福為例,過去的登門拜年、寫信致賀、寄明信片等方式已經藉助便捷的通訊手段被打電話問候、發電子郵件和手機短信祝福所代替。其中,發手機短信以其快捷、經濟、環保等優勢已經成為公眾近年來習以為常的拜年方式。
不僅在元旦、春節、勞動節、國慶節這樣的重要節日,連像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臘八等中國傳統節日,或如聖誕節、感恩節、情人節、愚人節等源自西方的節日,人們也都自覺不自覺地給親朋好友發上一條短信表達祝福、聯絡感情。
更有子女在父親節、母親節向父母發短信問候,學生在教師節向老師發短信感恩,哥們兒、閨秘之間借兄弟節、姐妹節通過短信訴訴衷情,甚至連單身漢們也不忘借“光棍節”互相發條搞笑短信調侃一番。如此看來,過節似乎離不開了短信。若有誰過節期間不收發節日短信,那他/她不是不用手機,就是明顯的“OUT”了。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節日短信也不例外。就在人們應接不暇地處理節日短信時,一種心理障礙――“節日短信焦慮症”也隨之悄然來襲。
甚麼是“節日短信焦慮症”
“節日短信焦慮症”是近年被普通百姓和各種媒體叫熱的一個新詞,並不見於心理衛生和精神病學專業教科書中。正因為它不是一個很專業的概念,心理專家一般對它也不甚關注。然而,“節日短信焦慮症”畢竟是公眾經常面對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有必要從專業的角度對它進行理解、分析並尋求對策。名正則言順,首要的工作,是給“節日短信焦慮症”來個科學的正名。
節日短信焦慮症從概念上看,應該屬於焦慮症的範疇。而焦慮症是有明確的專業界定的。如《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將焦慮症定義為:
焦慮症是一種以焦慮情緒為主的神經症。主要分為驚恐障礙和廣泛性焦慮兩種。焦慮症的焦慮症狀是原發的,凡繼發於高血壓、冠心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軀體疾病的焦慮應診斷為焦慮綜合徵。其他精神病理狀態如幻覺、妄想、強迫症、疑病症、抑鬱症、恐懼症等伴發的焦慮,不應診斷為焦慮症。
具體細分,焦慮症之一的驚恐障礙有明確的診斷要點:
驚恐障礙是一種以反覆的驚恐發作為主要原發症狀的神經症。這種發作並不侷限於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預測性。驚恐發作作為繼發症狀,可見於多種不同的精神障礙,如恐懼性神經症、抑鬱症等,並應與某些軀體疾病鑑別,如癲癇、心臟病發作、內分泌失調等。
症狀標準為:
(1)符合神經症的診斷標準;
(2)驚恐發作需符合以下4項:
①發作無明顯誘因、無相關的特定情境,發作不可預測;
②在發作間歇期,除害怕再發作外,無明顯症狀;
③發作時表現強烈的恐懼、焦慮,及明顯的自主神經症狀,並常有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瀕死恐懼,或失控感等痛苦體驗;
④發作突然開始,迅速達到高峰,發作時意識清晰,事後能回憶。
嚴重標準為:病人因難以忍受又無法解脫,而感到痛苦。
病程標準為:在1個月內至少有3次驚恐發作,或在首次發作後繼發害怕再發作的焦慮持續1個月。
排除標準為:
(1)排除其他精神障礙,如恐懼症、抑鬱症,或軀體形式障礙等繼發的驚恐發作;
(2)排除軀體疾病如癲癇、心臟病發作、嗜鉻細胞瘤、甲亢或自發性低血糖等繼發的驚恐發作。
驚恐障礙之外,另一種更為常見的焦慮症是廣泛性焦慮,它的診斷要點為:
廣泛性焦慮指一種以缺乏明確對象和具體內容的提心吊膽,及緊張不安為主的焦慮症,並有顯著的植物神經症狀、肌肉緊張,及運動性不安。病人因難以忍受又無法解脫,而感到痛苦。
症狀標準為:
(1)符合神經症的診斷標準;
(2)以持續的原發性焦慮症狀為主,並符合下列2項:
①經常或持續的無明確對象和固定內容的恐懼或提心吊膽;
②伴自主神經症狀或運動性不安。
嚴重標準為:社會功能受損,病人因難以忍受又無法解脫,而感到痛苦。
病程標準為:符合症狀標準至少已6個月。
排除標準為:
(1)排除甲狀腺機能亢進、高血壓、冠心病等軀體疾病的繼發性焦慮;
(2)排除興奮藥物過量、催眠鎮靜藥物,或抗焦慮藥的戒斷反應,強迫症、恐懼症、疑病症、神經衰弱、躁狂症、抑鬱症,或精神分裂症等伴發的焦慮。
由此可見,廣泛性焦慮是一種更持久的焦慮症,而驚恐障礙是一種反覆急性發作的焦慮症,它們共同組成了焦慮症的範疇。那麼,節日短信焦慮症和焦慮症又有甚麼關係呢?如果它也歸屬於焦慮症的範疇,似乎沒有診斷標準規定得那麼嚴重;如果二者毫無關係,那它又何以得名“節日短信焦慮症”呢?其實,考察一下節日短信焦慮症與焦慮症的共性,就可以說明問題了。這個共性就是焦慮情緒:
焦慮情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反應,正常人和患者都會出現,並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疾病。日常社會生活中,充滿了引起人焦慮的各種現實因素,如兒童的考試焦慮、青少年的青春期焦慮、大學生的就業焦慮、青年的婚姻焦慮和生育焦慮、壯年的工作焦慮、中老年的退休焦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常言說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就是指的這種焦慮情緒。
其特點為:
(1)它是無緣無故的、沒有明確對象和內容的焦急、緊張和恐懼;
(2)它是指向未來,似乎某些威脅即將來臨,但是當事人自己說不出究竟存在何種具體的威脅或危險;
(3)它通常會
持續一段時間,如長期得不到改善,才有可能發展為焦慮症等心理障礙或身體疾病。從生理心理學上看,焦慮情緒是一種無根據的驚慌和緊張,心理上體驗為泛化的、無固定目標的擔心驚恐,生理上伴有警覺增高的軀體反應。
當焦慮情緒由處理節日短信引起或加重,持續存在一定時間,嚴重到影響了正常生活,連節日的喜慶氣氛都因處理短信大打折扣,甚至感覺節過得越來越累,怕過節到了“談節色變”的程度,那就說明已經被節日短信焦慮症困擾了。因此,節日短信焦慮症更確切的名稱應該是“與處理節日短信相關的嚴重焦慮情緒”。由於說起來拗口,解釋又困難,權且稱作節日短信焦慮症。這樣,終於給節日短信焦慮症正了名。
節日短信焦慮症的種種表現
節日短信焦慮症可以出現在處理節日短信的每個細節,可以細分為多種焦慮。乍一看,其表現之豐富真是琳琅滿目,讓人歎為觀止:
既然要表達節日祝願,就一定要自己原創短信。但是,編寫一條短信,儘管不過區區數十字,卻讓人絞盡腦汁。文字高雅點吧,顯得太矯情;語言直白些吧,又有點粗俗。寫點方言吧,不是同鄉看不懂;用外文單詞吧,不免崇洋媚外。寫長了怕人沒心思往下讀;寫短了怕人感覺你敷衍他。如此這般,高也不是,低也不是,寫也不是,不寫也不是,發別人寫的更不是,左右為難。眼看就要到除夕,發送短信的黃金時刻就要到了,可原創的短信一條都還沒編好。何況還要對許多不同人編寫不同的有針對性的原創短信。這難度簡直超過了國家元首公開發表新年致辭。真是讓人心急如焚。
好不容易自己編好了有個性的短信,或者挑選了條滿意的現成的短信,發送短信依然困難重重。發送前要選好對象。對領導要發,別人都發,就你不發,別自恃清高;可發給領導會不會有阿諛奉承之嫌,於是慎重了。對同事要發,天天抬頭不見低頭見,不發多生分;可節前上班見,節後上班還得見,幾天不見就忍不住發短信,對方會感覺我對他/她有想法吧,真是為難!對老師要發,不發就算忘了師恩;但老師會不會嫌自己虛情假意,為人處事還是老師教的,現在多少年也不去看望,還好意思發短信?這下更小心了。
對親朋好友、合作伙伴、業務客戶等等都有這種發還是不發的兩難抉擇。發送時機也很關鍵,早些天發搶在人先,說明你重視對方,可節日氣氛未濃,容易讓人看出動機不純;除夕、初一發,趕上大家短信潮多熱鬧,可既體現不出自己特色,又怕影響人家休息和心情,何況對方也不一定有時間看;晚些天發,顯得情深意重、回味悠長,可節都快過去了,對方會不會感覺我幾乎把他忘了,這時才想起來。短信寫得難,發得難,發完之後擔心對方看不看、回不回,依然放心不下,真是難上加難。
無論是別人寫好的,還是別人發過來的,將現成的短信轉發出去,可以省去自己編寫的精力,群發一下更是省去了許多麻煩。而且,別人的才思和智慧為我所用,又給自己平添了不少雅緻和幽默。轉發短信實在是一舉多得。但是問題和煩惱也隨之而來。在短信潮中,誰收到雷同的短信都不願去看第二遍,我又怎麼能保證對方以前沒收到過這條短信呢?有的短信也許編得太好,年復一年地被轉發,別人看膩了,我還不知道,豈不又被人笑話?不自己編寫,明顯已經是心不誠了,萬一現成的短信自己還沒看明白就轉發出去,讓人看出破綻多麼尷尬。有時也會收到落款與發信人不是一個人的短信,一看就知道是轉發來的,自己若不小心犯這樣的錯誤,對方知道轉發還好,不知道就會以為自己改名了,豈不更麻煩?這麼一想,連轉發這個便捷的方式也變得令人擔心起來。
在節日的喜慶氣氛中,收到別人發來的短信為過節增色不少,但同時收短信也會帶來焦慮。過節前,早早的就期待著誰會給自己發短信,等待了一個假期也沒收到,自己似乎被淡出了對方的記憶,惆悵和掃興讓節過的沒有了味道。在收到短信的高峰時段,一條接著一條條的信息讓自己收得不亦樂乎,難免顧此失彼。
此時可能錯過了自己期待的人,卻總被自己不熟悉或不希望聯繫的人發信息打擾。而且發短信來的人多已習慣不留落款,自己手機裡又沒存他的姓名,有時不免去翻紙質通訊錄,甚至把多年接到的名片也翻出來一一比對電話,結果還有些匿名短信成為無主的“孤兒”。對此是否要在回覆時順便問一句“您是那位”,也值得三思。問吧,對方一定要生氣,我好心發短信給你,你卻連我都不記得了,大過節的多傷感情;不問吧,他到底是誰,總令人心裡不踏實。
當然,除了以上短信焦慮的表現外,還有閱讀短信焦慮、回覆短信焦慮、保存短信焦慮、刪除短信焦慮等,症狀反應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特點是都伴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限於篇幅,就不一一列舉了。
為甚麼會出現節日短信焦慮症
如果參照節日短信焦慮症的症狀表現,不少人會發現自己也不同程度的罹患了此症。這個來勢兇猛、傳播廣泛的心理障礙的確是危害公眾節日心理健康的大敵。要消滅它,就要對其病因進行一番探討。通常,節日短信焦慮症的原因至少來自三個方面。
首先是現實原因,即人類對現代通訊工具既對其依賴又受其約束的矛盾。短信的優勢自不必言,短信的過度使用也勢必帶來問題。當過分看重小小一條短信的作用時,人類的習慣心理會盡可能的去操縱它。而短信畢竟是短信,它所承載的信息量是有限的。當人們讓容量有限的短信去承載更多信息負荷時,多餘的不能承載的信息只能由人們主觀去賦予想象的意義,而尚需要通過短信溝通信息的人類又怎麼能夠“心心相通”到對這些言外之意默契於心呢?更何況,節日短信在短時間內通過手機大量湧入收、發者腦的認知系統,造成了認知系統內部的信息超載。歧路多亡羊,人類的認知功能無法處理過多信息,同時又無法迴避時,便處於應激狀態,心理問題自然隨之而來。
其次是個人原因,即人的內在人格因素與其所處的外在環境因素之間的矛盾。人與人是千差萬別的,但在同樣的時間裡又不得不依賴同樣的方式進行溝通,勢必造成了個體內心與外界要求的不一致。當個體無法控制外界時只能調節自己的言行習慣以求適應,而調節、適應能力又各不相同,於是節日短信焦慮症便在不同人身上有了不同程度的表現。其中不難發現,易感者的人格特點是:追求完美,自我中心,控制慾強,刻板執著,謹小慎微,委曲求全,思慮過度,多愁善感等。有時不同甚至矛盾的人格特點會集中於一人身上,若難以隨機應變,心理問題就在所難免。
第三是文化因素,即傳統的文化心理與現代的交流方式之間的矛盾。中國人素以講究禮儀著稱,這一點在傳統的春節更顯得突出。於是一些平日裡不拘小節的人過年時也不得不變得遵守規矩、看重面子。儘管很多禮儀是封建農耕社會遺留下來的,但在無傷大雅的情況下完全可以作為民族傳統和文化遺產保留繼承。而現代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與過去大不相同,以信息時代的短信來作傳統的拜年手段固然帶有時代氣息,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麻煩。當意識到短信與文化尚存在不相容性時,也就不難理解為甚麼快捷的轉發、群發短信拜年方式會成為有爭議的禮貌問題了。因此,與其說節日短信焦慮症是一種臨床疾病,不如說它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
如何避免節日短信焦慮症
找到了病根,解決節日短信焦慮症就不難了。當意識到自己有可能患上,或已經患上了節日短信焦慮症時,就要及時的、科學的進行治療。治療的原則是:標本兼治。當然,也有輕重緩急之分: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標是顯而易見的焦慮情緒,處理焦慮情緒可以暫時迴避引起焦慮的對象。有勇氣的人可以擺脫一下短信的束縛,嘗試以傳統的方式拜年,如近地可以登門,遠方可以通電話。儘管會花費多點,但心裡踏實的同時也促進了直接交流感情。也有必要學習一些自我放鬆的方法,養成習慣自己調節身心,如練太極拳、瑜伽、靜坐等好習慣,不能因為過節就中斷了練習。如果嚴重到難以正常生活,如飲食無味、坐立不安、夜不安眠、甚至悲觀厭世,就有必要就診於專業醫生,服用有抗焦慮作用的藥物。
本是習以為常的人格特點,當人格成為易感因素時就要尋求改變。儘管“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難移不是不可移。在焦慮情緒相對緩解的穩定期,要自覺地改變習慣、更新觀念,嘗試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生活,接受新事物、新信息、新挑戰,與外環境保持和諧。如果自己改變有困難,可以求助專業的心理醫生,進行系統的心理治療。心理素質提高了,節日短信焦慮症就會遠離歡天喜地的節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