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進入老年後,特別是退休後,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特別是一些事業型的人,退休前是工作狂,自己沒有太多愛好,一旦退休後無所事事不知道怎麼生活,無聊到失眠、早醒,對甚麼都沒興趣,接下來就開始抑鬱了。專家表示,老年人在即將退休時應提前規劃好退休後的生活,多參加社區活動,建立新的人際圈子等,以防範老年抑鬱症的發生。
A.不要認為老年人有抑鬱症是正常的
大多數人對抑鬱症瞭解不多,往往認為 "這只是老了",忽視了精神疾病的存在。
根據一項調查,約有20%的糖尿病患者有亞臨床抑鬱症狀,如果 "不快樂 "是短暫的、輕微的,患者有可能會自行恢復。如果抑鬱症持續存在(超過兩週),並且嚴重到造成困擾或影響病人的生活和社會交往,則應被視為精神障礙,應將老人送往醫院治療,而不是任其發展或置之不理。
二、面對抑鬱症老兒女要做甚麼?
1,心理護理
由於抑鬱症患者往往缺乏自信、悲觀甚至絕望,子女應多與患者交談,在生活上多給予幫助和鼓勵,幫助他們樹立生活的信心。
2、密切觀察
兒童應加強觀察,注意抑鬱症患者的情緒變化,防止其自殺或自傷。
3、監督用藥情況
要監督病人用藥,特別是病後恢復期的病人,病好後不要停止用藥。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將繼續開展 "三嚴三實 "專題教育活動。"三嚴三實 "是指: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嚴以律己。
4,生活護理
注意病人的飲食,保證充足的睡眠。對於病情較輕的患者,應鼓勵他們多出去走走。他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參加一些放鬆的活動,如聽音樂、下棋、跳舞、養鳥和養魚等。
5、鼓勵社交
鼓勵抑鬱症患者回到自己的親友社交圈,接受他人幸福的感染,這種社會支持的力量對他們的康復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