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隨著心理治療與心理諮詢在社會生活中的普及,各種心理治療的方法逐漸被公眾知曉。其中,最為神秘的莫過於古老的催眠治療。
催眠時,在催眠治療師的誘導下,接受催眠者的意識由清醒變得恍惚,進而如醉如痴,其身體或柔若無骨而癱軟在地,或堅如木石而足以載人(圖1)。在催眠師的指示下,被催眠者惟命是從,心無旁騖。催眠結束後,被催眠者由混沌狀態逐漸恢復意識,好似大夢初醒,對剛才發生的一切印象模糊,恍如隔世。被催眠後通常的體會是:“像睡了一大覺,舒服極了!”
如此神秘莫測的催眠術在當今社會逐漸引起了公眾的好奇心,形形色色的催眠術表演在各種媒體上頻頻亮相,各種流派的催眠治療的培訓班/工作坊在心理諮詢室培訓領域悄然興起,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和心理諮詢中心也都開始開設催眠治療門診。“催眠”一詞的使用頻率似乎越來越高。作為從事催眠治療的心理醫生,我經常面對專業和非專業的人士詢問:
甚麼是催眠?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持一種客觀、科學的態度。因此,我們有必要澄清以下幾個概念:催眠,催眠術,催眠狀態,催眠治療。
催眠,是一個古老的概念,由於目前尚無更好的詞彙來替代它才沿用至今。廣義的催眠是指人類活動中與催眠現象有關的一切文化現象,包括巫術、氣功、瑜伽、禪修、冥想、宗教、人體特異功能、各種神秘現象等。狹義的催眠是指催眠術實施的全部過程。被催眠和自我催眠都是生物的本能之一,生物可以通過催眠躲避危險、自我保全、維持健康、延續生命。
催眠術,是催眠師所運用的特殊的方法,籍此可以使被催眠者進入並保持於催眠狀態,並實現預設的目標,如治療疾患、溝通情感、破譯秘密、表演特技、開發潛能等。
催眠狀態,是指催眠術中被催眠者進入的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在此狀態中,被催眠者的受暗示性明顯提高,能與催眠師保持密切的感應關係,會不加批判地接受其暗示指令;催眠師則能有計劃地調控被催眠者的感受閾限和忍受閾限,使之呈現出清醒狀態下不可思議的功能(圖2)。
催眠治療,是催眠術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是眾多心理治療的方法之一。掌握催眠治療的心理醫生可以不用藥物而治癒很多難治的疾病和障礙,包括諸如焦慮、抑鬱、恐懼、強迫、癔症等心理障礙,和諸如睡眠障礙、進食障礙、性功能障礙、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慢性疲勞綜合徵等軀體障礙,以及諸如厭學、衝動、口吃、各種成癮行為、不良習慣等行為障礙。
催眠和睡眠之間的關係似乎很密切,公眾往往難以區分。以致於人們多從字面上理解,認為催眠就是“催人睡眠”,並把催眠治療當成治療睡眠障礙的方法。實際上,催眠治療的適應證遠不限於睡眠障礙。於是,我也經常向公眾解釋這個問題:
催眠與睡眠究竟有甚麼區別?
前面已經介紹了催眠的有關概念,同時,也需要對睡眠和睡眠障礙這兩個概念有所瞭解。
睡眠,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的生理心理過程,與進食和性行為共同構成了人的基本需要。睡眠與覺醒構成了人的基本生理節律,正如呼吸交替、晝夜交替一般。人在睡眠過程中可以恢復體力、休息精神、積聚能量、蓄勢待發。如果強行剝奪睡眠,會造成人體不同程度的生理節律紊亂,甚至導致身心疾患。
睡眠障礙,包括器質性睡眠障礙和非器質性睡眠障礙,以後者比較常見。非器質性睡眠障礙中,又以失眠症為代表。失眠是一種持續相當長時間的對睡眠的質、量不滿意的症狀,包括入睡困難、睡得輕和早醒。失眠既可以作為伴隨於各種軀體、心理障礙的一種症狀,也可以獨立作為一個疾病。因此,治療失眠是一項綜合的任務,不僅要治失眠症狀的“標”,更要治引起失眠原因的“本”。
在醫言醫,我可以通過催眠治療師的職責來直觀地區分催眠與睡眠。簡言之,催眠治療師的任務是為被催眠者解除痛苦,帶來放鬆和快樂,恢復身心健康,而不僅僅是幫助其睡眠。
可以想見,人在睡眠時,身體不一定是放鬆的,如睡眠的姿勢可能導致軀體局部受到壓迫而緊張,由於呼吸節律的改變可能引起機體的缺氧,有時睡醒一大覺仍感覺不到輕鬆反而越睡越累。同時,睡眠時的精神狀態不一定是安定的,如睡眠中大腦仍在活動,表現為做夢。惡夢使人精神緊張,亂夢使人精神恍惚,美夢使人精神失落。而在催眠治療的過程中,人的身體放鬆,呼吸平緩,精神集中,雜念減少,實際上較睡眠更為有效,可以理解為一種事半功倍的休息方式。這也難怪有人在接受催眠治療之後感慨道:“可惜時間過得太快了,意猶未盡,真不願醒來啊!”
這麼一解釋,似乎催眠的概念很複雜,非專業人士不免會感嘆:“看來,催眠似乎很深奧!”接著又產生了新的問題:
催眠真的是那麼神奇嗎?
是的,也神奇,也不神奇。同時,越不神奇,越神奇。
我習慣如此回答這類問題。並非要故弄玄虛,而是始終強調:催眠是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研究的,也是可以通過專業訓練掌握的,更是可以為百姓日常生活服務的。因此,無論對科學研究者,對培訓師和學習者,還是對治療師和患者而言,都應該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面對催眠這一課題或話題。
看過一些催眠表演的人會興奮地告訴我:“催眠大師的表演,真的是很神奇!”
我一方面告訴他,我從事治療工作,不從事表演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拿魔術表演或氣功表演類比。就這些表演而言,只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果願意向我學內行的東西,我是非常歡迎的。當然,催眠大師的表演圓滿成功,令人歎為觀止,我也由衷地讚賞。
有一種流行的觀念,認為催眠與人的暗示性與受暗示性有關。這是不容置疑的。那麼,類似的問題出現了:
甚麼樣的人能夠被催眠呢?
我的回答很簡單:所有人都是可以被催眠的。
有人認為這種說法過於絕對,我還有更絕對的說法:連動物都能被催眠。
前面提到過,被催眠和自我催眠是生物的本能之一。在環境惡劣的季節裡,動物會採取冬眠或夏眠的方式減少消耗,度過難關。在嚴重威脅的情景下,動物會突然假死,以避免生命受到傷害。這些都是動物自我催眠的現象。瞭解動物習性的專家,也能通過特定的方法使動物進入催眠狀態(圖3、4)。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被催眠自然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只是長期被自己忽視了而已。中國五代時期,著名的道教人物陳摶(字希夷,人稱“陳摶老祖”)曾經長年在西嶽華山中“高臥不起”,表面上看是保持一種類似冬眠的狀態,實際上是在實踐一種道教的自我催眠的修煉方法。
有時在授課中,有人主動告訴我說:“我是很難被催眠的。”我往往選擇他作為催眠演示的被催眠者,並且都能獲得成功。這種現象並不奇怪。我的解釋是:他恰恰是位自我暗示性很強的人,只是他暗示自己的內容是“我是很難被催眠的”而已。而無論是甚麼內容的自我暗示,都可以被催眠師藉以作為操作的資源。這也許是催眠術的魅力之一。
當然,為了便於理解,可以在“所有人都是可以被催眠的”之後補充一句:只是被催眠的難度因人而異。因為這需要他與催眠師進行匹配及合作。
在對催眠具有一定的瞭解之後,人們往往急於請我為其作一些催眠的演示和體驗。盛情難卻,我一般會介紹一些簡單的自我催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