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抑鬱已經被大眾所瞭解和熟悉,但是我們一般想到的抑鬱,大多是我們成人,我們可能習慣性的覺得,孩子還小,天真爛漫,不愁吃不愁住,不需要為生計所迫,不需要處理那麼多人際關係,不用想那麼多複雜的人和事,不用完成那麼多繁忙的工作和家務,沒有大人那麼多的壓力,怎麼可能出現抑鬱呢?
然而,大量研究和臨床接診均發現:孩子患抑鬱的比例也很高,青少年抑鬱障礙的患病率與成人不相上下,在澳洲為12.1%,瑞典為11.4%,法國13歲以下兒童中,抑鬱障礙的患病率為10%。整體而言,抑鬱障礙的患病率在10%左右,而且,患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增高,在兒童期,男孩和女孩的患病率差異不大,但在青春期,女孩的患病率要高於男孩。因為與成人抑鬱相比,兒童抑鬱表現出更多的行為紊亂,容易被誤診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品行障礙、對立違抗性障礙等,而青少年抑鬱則常常被認為是“成長的煩惱”,給予引導和鼓勵煩惱期就會過去的。但是臨床案例顯示:兒童青少年的情感障礙(抑鬱症、躁鬱症和心境惡劣等)病情較成人嚴重,病程更長期慢性,發作時情感的轉折起伏更為快速且短促,症狀緩解期短,對藥物療效更差,自殺率更高,整體的社會功能遭受嚴重破壞,家人和社會的負擔更重,自殺已成為青少年死亡的頭號原因。所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在兒童青少年抑鬱障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哪些孩子容易患抑鬱障礙呢?
首先,從年齡上來說,青春初期為抑鬱的易發階段,以初一、初二(13-16歲)最為常見,且男孩比女孩更容易發病早1-2年,出現頻率最多見的抑鬱症狀是情緒低落、易激惹和精力減退和難以集中注意力或思考問題,13歲以上出現自責、無價值感的比率也增高。初中生的抑鬱水平顯著高於小學生,而小學生抑鬱水平隨著年齡增長和年級增高呈上升趨勢,這一趨勢在女生中尤其明顯;在性別上來說,從童年期到青少年期女生的抑鬱水平顯著增加,雖然在青少年早期,男生的抑鬱水平整體似乎高於女生,但是女生出現抑鬱的增長速度快於男生。整體而言,在青春期前,男生的抑鬱水平高於女生,但在青春期後,這一結果卻相反,與女生在青春期身體上的變化和帶來的壓力等可能有關,也與孩子青春期時,家長常處於“中年危機”這一自身困難時期可能自顧不暇有關。所以,如果是男孩,我們從小學五六年級就應該特別關注其情緒的變化是否是抑鬱的可能,而如果是女孩,我們尤其要關注她們生理發育變化階段的心理健康,做好必要的性教育。而在孩子們的青春期時,家長們也要自己努力的順利度過中年危機,及時在處理自身情緒和良好教養孩子方面做好統一與協調。
其次,在家庭方面,從遺傳角度來看,有結果顯示家族內發生抑鬱症的概率約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緣越近,發病率越高。所以如果家族的兩系三代成員有抑鬱的病史,那麼這個家族的後代更容易患抑鬱障礙,且女孩受遺傳的影響要高於男孩。父母單方或雙方罹患抑鬱的話,孩子更可能從遺傳上獲得抑鬱的易感素質和易感氣質,他們也更多的處於父母抑鬱的教養環境中,抑鬱的父母常具有較差的適應性應對技能,他們更可能採取拒絕或過度控制的教養方式,而這些教養方式會增加孩子患抑鬱的可能;未患抑鬱的父母表現出嚴厲懲罰、充滿批評、拒絕和敵意,以及過度干涉和保護等,同樣將導致或加重兒童青少年的抑鬱症狀,而給以更多的關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溫暖,如母親對幼兒敏感性高時,將能減輕兒童青少年的抑鬱症狀或減少患病的概率。此外,家境貧寒的青少年患抑鬱的概率更高。從家庭因素來看,兒童抑鬱與母親有關,而與父親似乎關係不大,母親如果心理控制力較差,對孩子的接納度較低,常常將各種憤怒、不滿或抱怨歸於孩子身上,那麼這樣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鬱;如果父母婚姻關係破裂,那麼兒童青少年患抑鬱的可能性更大,且女孩較男孩更容易受父母離異的困擾而出現抑鬱。但是,原本存在嚴重婚姻衝突的父母如果離異或分居,反而有可能減少兒童青少年抑鬱的危險性,且兩年後,這種危險度更為降低,正如很多人所說,父母關係不和睦對孩子心理健康的負性影響排序中,影響最小的,是好合好散,影響最大的,是不見又不散。
在社會支持方面,當孩子感受到缺乏同伴、老師和朋友支持的時候,更容易患抑鬱,最常見的是缺少朋友、社會退縮、孤獨感、在學校裡缺少愉快感和同伴關係差。所以某種原因導致生活環境的改變,例如寄養、寄宿上學、搬家、轉學、住院等,孩子患抑鬱的風險也會增高。抑鬱的典型主觀體驗就是無望、無助、無價值感,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三無”症狀,當孩子感受到整個世界的排斥和孤立,對自己發展和維持社交關係的能力缺乏信心,就會傾向於採取迴避社交的行為,遠離同伴,導致在遇到困難時,他們得不到或者不願意尋求同伴的支持和幫助,難以很快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容易陷入抑鬱的思維中。他們也容易懷疑自己不能控制環境中潛在的威脅,對環境事件充滿擔心,常處於強烈的應激和焦慮、喚起狀態,使自己深陷抑鬱的情緒而出不來。所以,在孩子上學接觸社會之前,我們就要在家裡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禮儀,鼓勵孩子走出家門,和社區同年齡段的孩子能夠打成一片,在孩子踏入學校和社會以後,在擔心孩子不走正道的同時,也要防止過度保護和限制,適當放手,鼓勵其獨立和自主,積極培養個人興趣愛好,發展自己的朋友圈,讓孩子有能力去適應和融入學校與社會生活,有著廣泛堅實的支持系統,強有力的緩衝成長中的煩惱,避免進入抑鬱的沼澤地。
在孩子的人格因素方面,依賴性高、低自尊水平、容易自我批評、自卑、性格偏內向、較孤僻、不願與人交往、適應能力差、情緒不穩定、缺乏獨立性、缺乏進取心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鬱。在應對事物的歸因方式上,傾向於把壞事件的原因歸結為自身,甚至否定自己全部、認為這種情況會持久存在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鬱,他們會過度消極悲觀的認為這種壞事情會因為自己的不好而反覆出現,且改善的可能性很小。也有很多孩子,將自己的幸福和滿足感完全歸因於自己所獲得的學習成績,那麼當他們的學習成績或排名達不到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時,他們也容易抑鬱,這更加提示我們要加強對應試教育的良性引導,在父母本能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上,除了希望孩子們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以外,更要加強對他們興趣愛好的培養和支持,抑鬱的一個核心症狀是興趣缺乏、樂趣喪失,現在的學習競爭壓力很大,即使孩子在學習上差點,但是他依然會有屬於他自己的那份開心和熱情,可以有效防止抑鬱的發生。
最後必須提到的是,身體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身體健康水平低下的兒童更易產生抑鬱問題,且在這方面與健康狀況良好的兒童有極顯著的差異。軀體疾病本身就對兒童青少年構成應激,尤其是造成或輕或重、或暫時或長久的身體缺陷的情況下。在軀體疾病的背景下,治療疾病的過程嚴重擾亂了孩子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秩序,患兒感受到挫折或限制、與熟悉環境分離,使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感、變得不知所措、焦慮不安、孤立、沒有歸屬感、對他人評價敏感等,且逐漸影響其自我概念的發展,孩子越關注自我,就越容易忽視生活的其它方面,興趣和熱情驟減,越關注缺陷和不好的事情,就越難看到世界的美好,越難感受到樂觀積極的未來,越來越感覺:我是不好的,我沒用,我不應該活在這個世界上。所以,當我們的孩子身體生病的時候,應給予患兒更多的尊重、理解和耐心,可以鼓勵他的好朋友、同學和老師來對他進行探望,鼓勵他勇於面對疾病,可以通過娛樂或者讀書學習等來轉移對疾病的過度關注,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心和呵護,讓他感到我不是一個人在與疾病作鬥爭,在充滿溫暖的氣氛裡,孩子的心不會冷卻,不管疾病結果如何,都會嘗試著去生機勃勃的綻放。過程順利的話,生病治病本身反而可以增強孩子對自己身體和情緒的把控感,增強對生命成長的信心,更好的抵禦未來抑鬱的發生。